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門百年古厝 見證華僑愛國

人氣: 26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8日電)舉國歡慶建國100年國慶日,金門著名百年古厝山后民俗文化村是旅日華僑王國珍、王敬祥父子斥資建造,王家贊助國父孫中山革命運動,民俗村見證金門華僑愛國的歷史。

山后民俗文化村位於金沙鎮山后中堡,由18棟閩南式建築構成,始建於清光緒2年(西元1876年),完工於光緒26年(西元1900年),有111年歷史,為金門保留最完整的古厝群,現為熱門觀光景點。

民俗文化村是由王國珍、王敬祥父子在日本經商致富,以鉅資自中國大陸延聘匠師,並自泉州、漳州等地引進建材興建,用以安置族人,整個聚落為燕翹、馬背式的紅磚建築,散發地方人文和建築藝術的特色。

王國珍是在1868年左右前往日本經商,創設貿易商館「復興號」,為神戶主要僑商,貿易網絡遍及大連、營口、煙台、哈爾濱、上海、台灣、廈門、新加坡,呂宋、安南等地,在日本組成福建公所,擔任首屆會長。

王國珍膝下無子,領養二哥王孝箱的兒子王敬祥為嗣。王敬祥出生於1872年,在金門度過童年,16歲赴日依親,一邊接受新式教育,一邊幫助父親王國珍經營生意,其後接掌「復興號」,1913年擔任正金銀行神戶支店買辦,成為華僑領袖之一。

最讓地方民眾津津樂道的是,王敬祥在日本大力支持孫中山的革命運動,成立中華民國僑商統一聯合會,並以會長身分募集革命資金,孫中山在東京成立中華革命黨,王敬祥出任神戶大阪支部部長,出錢出力參與革命。

根據金門縣志記載,王敬祥於民國12年(西元1923年)病逝日本,國父親臨弔唁,可謂備極哀榮。王敬祥的孫子王柏群於民國93年返鄉祭祖,即透露其父王重山,正是國父所命名,讓王家引以為榮。

民俗文化村計有閩南式二進住宅16棟、三進鄉塾及二進宗祠各一,其中,鄉塾名為「海珠堂」,陳展王國珍、王敬祥父子經商、贊助國民革命的圖片、文書等史料;睹物憶歷史,讓人興起「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的感懷。

國父說「華僑為革命之母」,王敬祥支持國民革命的史實,在民俗文化村獲得印證,也讓有「僑鄉」之譽的金門,寫下金門人在中華民國建國史上沒有缺席的光輝一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