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香港簡訊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17日訊】僱員再培訓局被指賬目不清

【大紀元記者孫青天綜合報道】香港審計署公佈新一份報告,發現僱員再培訓局有學員欺騙課程津貼,但局方並未採取法律行動,甚至不追收有關津貼。審計署批評其賬目不清。勞工及福利局同意報告內容,表示會根據建議改善運作。

報告指出,單在上個財政年度,僱員再培訓局已發現41宗以虛假資料申請課程津貼的事件,但截至今年5月,局方只向其中7人追討回津貼。而局方並未將41宗欺詐個案轉交警方跟進。

而截至今年5月,有合共超過2萬5千人正輪候當局課程,當中部份人士輪候多時。審計署建議再培訓局應監察輪候名單,並採取集中處理等措施,縮短申請人的輪候時間。

報告又指僱員再培訓局與僱主合作期間,有部份公司不遵守合約,包括要求學員超時工作及給予低於合約原訂的薪金,但局方並未按規定向僱主收取5至10萬元的行政費。對此,審計署批評其賬目不清。

另外,再培訓局理事會在07年凍結12名員工薪酬,但審計署發現當中4名員工並無凍薪,他們的薪酬仍然高於所屬職級的頂薪,建議局方嚴格遵從理事會的決定。

海事訓練學院收學費混亂

除了僱員再培訓局外,職業訓練局成立的海事訓練學院,也被指收生及課程安排不妥當。報告指出,立法會在2010年撥款近3千萬元希望海事訓練學院增加培訓學額;但學院以課室不足為由,未有增加培訓學額。

此外,海事訓練學院短期課程的學費是按市價或收回十足成本的準則釐定,但在2009年2月開辦2班供政府部門的人員修讀的課程中,院方收取的學費為8,000元,並非正確的9,400元。另有一項課程的收費應為2,200元,但實際收取2,860元。

審計署建議職訓局促請海事訓練學院進行更有效人力調查,增加培訓學額,並確保向學員收取正確的學費。◇

審計指交通交匯處使用率低

【大紀元記者王文穎綜合報道】香港審計署批評本港部份位於鐵路站旁的公共交通交匯處,規劃時都高估使用量,或在附近設置多個交匯處,以致使用量偏低。

審計報告批評鐵路站附近的運輸交匯處使用率低。其中調景嶺站健明邨的公共交通交匯處於2004年啟用,但一直都沒有巴士或小巴使用該站。到2006年,運輸署才編配給校巴、直通巴士和電視台穿梭巴士使用。直至今年中,才有2條巴士線692P和93M於早上繁忙時間營運28分鐘和15分鐘。這個耗資近3千萬元興建的交匯處,審計署派人到實地視察,於平日早上繁忙時段,只有100人左右使用,甚至有居民在交匯處進行耍太極及打羽毛球等活動。

另外,位於西鐵錦上路站的交匯處,啟用7年以來,12個停車處只用了三分之一;奧運站附近的連翔道交匯處,啟用12年,18個停車處只用了四成。

另一個被審計署批評的是耗資1億4千多萬元興建的尖東站麼地道交匯處,原本是為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變身為露天廣場,要重置的15條巴士線而興建,但由於很多人反對計劃,巴士線可能無需搬遷。麼地道交匯處根本無需興建。

尖碼之聲早前向政府提出建議,將尖東站麼地道交匯處改為旅遊巴士停車場,以緩解尖沙咀作為旅遊區卻缺乏足夠旅遊車泊車位所引發的交通、司機生計問題。但一直未有得到運輸署、運輸及房屋局和旅遊事務署任何正面回應。

審計署要求運輸署,要想辦法善用設施,令運輸交匯處更具成本效益,日後應該要完成主要工程的設計定案和公眾諮詢,才進行附屬運輸工程。

運輸署表示,會汲取經驗,日後更精確估算交匯處需求。◇

偷水壞水錶致少收逾億水費

【大紀元記者莫森綜合報道】香港審計署指,去年因為水錶不準確及被非法偷水,食水的流失量已超過3千多萬立方米,令水務署少收了1.6億元水費。

審計署發表報告指出,單計去年,本港食水的流失量已超過3,400多萬立方米,估計少收的水費高達1.6億元。其中,審計署發現全港277萬個使用中的15毫米水錶,有三成已經超出7年的理想使用年期,更有6%用了超過12年,讀數可能會低於實際耗水量。估計去年便涉及1,700多立方米的食水,少收水費8千萬元。審計署建議水務署盡快更換已老化的水錶,提高準確度。

非法取水方面,定罪個案在過去3年持續增加,由08年的60宗增至去年的91宗,增幅達五成二,水務署追回190多萬元水費,另外罰款50多萬元。但審計署發現,25宗發生在食環署轄下街市的偷水定罪個案,水務署都沒有通知食環署及相關工程部門跟進。其中一個街市檔主,接連在2009年及2010年被定罪3次,但水務署沒有通知食環署,令食環署無發出警告信。根據租約,租戶不遵從法例,食環署可以發警告信,6個月內3次書面警告便可終止租約。

審計報告認為,水務署未有定期訓練職員調查偷水個案,有員工亦沒有盡量搜證,建議加強培訓員工偵查和搜證的工作。

至於住宅非法取水方面,主要是用以沖廁,2008至2010年間,有48宗定罪個案,只收回100多萬元水費。審計署調查時發現有住宅大廈即使被定罪,仍繼續非法駁喉取水使用。審計署認為水務署有權截斷供水加強阻嚇。

水務署回應指,已經與食環署聯手打擊在街市檔主非法取水的情況,而在保障私隱的情況下,水務署將會通知食環署有關被定罪個案,以便食環署採取行動。◇

上水屠房豬樣本含H3N2

【大紀元記者莫森綜合報道】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佈香港大學8至10月上水屠房豬隻流感病毒監測結果。在約1,000個豬隻樣本中,有15個樣本檢出帶有人類豬型流感病毒基因的H3N2豬型流感病毒,但未有發現甲型H1N1人類豬流感病毒。

負責今次監測計劃的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教授裴偉士重申,該種含人類豬型流感病毒基因的H3N2豬型流感病毒,應該不會對人類健康構成重大威脅或影響食物安全。

食物安全中心一直協助香港大學有關研究人員每個月2次到上水屠房抽取豬隻血液、咽喉及鼻腔樣本進行化驗,以監察流感病毒在豬隻的情況。在上一輪5至7月有關的監察計劃中,亦曾發現同類病毒。

中心發言人表示,食環署會在邊境管制站檢查動物衛生證書及入口豬隻健康狀況,所有入口和本地活豬進入屠房後,亦需經過宰前和宰後的檢驗檢疫,檢驗結果合格的方可供應市場,供市民食用。◇

盜渠蓋 警搜回收場拘三人

【大紀元記者曾嘉連綜合報道】香港警方昨日突擊搜查新界北區20多個回收場,搜獲一批坑渠蓋及路牌等政府物資,拘捕3名回收場負責人,他們涉嫌盜竊及處理贓物。

警方進行一項代號「行山者」的行動,派出約120名警員,於昨日下午約1時搜查屯門、元朗、大埔和邊境地區共20多個回收場,檢走至少20多個懷疑盜竊所得的渠蓋和6個路牌等,大部份印有政府標記,並拘捕2男1女收場負責人,年齡由25至54歲,他們涉嫌處理贓物及盜竊。

警方相信有人偷走政府物資後,變賣給回收場圖利,估計不涉及集團式經營;又相信被捕人士在回收時,未必知道有關物件屬政府所有。搜查行動仍然繼續。

不過,其中一個回收場的負責人指事件是一場誤會,他同時承辦了政府多項掘路工程,期間暫時把渠蓋搬回回收場存放。他指做法沿用多年,並向警方展示相關工程合約,警方仍在調查。

警方過往亦在新界區多個回收場檢獲大批懷疑被偷竊的路牌、電纜及坑渠蓋,當中包括屬於房屋署和路政署的路牌。◇

相關新聞
2011年11月3日香港簡訊
2011年11月4日香港簡訊
2011年11月9日香港簡訊
2011年11月11日香港簡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