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7日香港简讯

人气 1
标签:

【大纪元2011年11月17日讯】雇员再培训局被指账目不清

【大纪元记者孙青天综合报道】香港审计署公布新一份报告,发现雇员再培训局有学员欺骗课程津贴,但局方并未采取法律行动,甚至不追收有关津贴。审计署批评其账目不清。劳工及福利局同意报告内容,表示会根据建议改善运作。

报告指出,单在上个财政年度,雇员再培训局已发现41宗以虚假资料申请课程津贴的事件,但截至今年5月,局方只向其中7人追讨回津贴。而局方并未将41宗欺诈个案转交警方跟进。

而截至今年5月,有合共超过2万5千人正轮候当局课程,当中部分人士轮候多时。审计署建议再培训局应监察轮候名单,并采取集中处理等措施,缩短申请人的轮候时间。

报告又指雇员再培训局与雇主合作期间,有部分公司不遵守合约,包括要求学员超时工作及给予低于合约原订的薪金,但局方并未按规定向雇主收取5至10万元的行政费。对此,审计署批评其账目不清。

另外,再培训局理事会在07年冻结12名员工薪酬,但审计署发现当中4名员工并无冻薪,他们的薪酬仍然高于所属职级的顶薪,建议局方严格遵从理事会的决定。

海事训练学院收学费混乱

除了雇员再培训局外,职业训练局成立的海事训练学院,也被指收生及课程安排不妥当。报告指出,立法会在2010年拨款近3千万元希望海事训练学院增加培训学额;但学院以课室不足为由,未有增加培训学额。

此外,海事训练学院短期课程的学费是按市价或收回十足成本的准则釐定,但在2009年2月开办2班供政府部门的人员修读的课程中,院方收取的学费为8,000元,并非正确的9,400元。另有一项课程的收费应为2,200元,但实际收取2,860元。

审计署建议职训局促请海事训练学院进行更有效人力调查,增加培训学额,并确保向学员收取正确的学费。◇

审计指交通交汇处使用率低

【大纪元记者王文颖综合报道】香港审计署批评本港部分位于铁路站旁的公共交通交汇处,规划时都高估使用量,或在附近设置多个交汇处,以致使用量偏低。

审计报告批评铁路站附近的运输交汇处使用率低。其中调景岭站健明邨的公共交通交汇处于2004年启用,但一直都没有巴士或小巴使用该站。到2006年,运输署才编配给校巴、直通巴士和电视台穿梭巴士使用。直至今年中,才有2条巴士线692P和93M于早上繁忙时间营运28分钟和15分钟。这个耗资近3千万元兴建的交汇处,审计署派人到实地视察,于平日早上繁忙时段,只有100人左右使用,甚至有居民在交汇处进行耍太极及打羽毛球等活动。

另外,位于西铁锦上路站的交汇处,启用7年以来,12个停车处只用了三分之一;奥运站附近的连翔道交汇处,启用12年,18个停车处只用了四成。

另一个被审计署批评的是耗资1亿4千多万元兴建的尖东站么地道交汇处,原本是为尖沙咀码头巴士总站变身为露天广场,要重置的15条巴士线而兴建,但由于很多人反对计划,巴士线可能无需搬迁。么地道交汇处根本无需兴建。

尖码之声早前向政府提出建议,将尖东站么地道交汇处改为旅游巴士停车场,以缓解尖沙咀作为旅游区却缺乏足够旅游车泊车位所引发的交通、司机生计问题。但一直未有得到运输署、运输及房屋局和旅游事务署任何正面回应。

审计署要求运输署,要想办法善用设施,令运输交汇处更具成本效益,日后应该要完成主要工程的设计定案和公众咨询,才进行附属运输工程。

运输署表示,会汲取经验,日后更精确估算交汇处需求。◇

偷水坏水表致少收逾亿水费

【大纪元记者莫森综合报道】香港审计署指,去年因为水表不准确及被非法偷水,食水的流失量已超过3千多万立方米,令水务署少收了1.6亿元水费。

审计署发表报告指出,单计去年,本港食水的流失量已超过3,400多万立方米,估计少收的水费高达1.6亿元。其中,审计署发现全港277万个使用中的15毫米水表,有三成已经超出7年的理想使用年期,更有6%用了超过12年,读数可能会低于实际耗水量。估计去年便涉及1,700多立方米的食水,少收水费8千万元。审计署建议水务署尽快更换已老化的水表,提高准确度。

非法取水方面,定罪个案在过去3年持续增加,由08年的60宗增至去年的91宗,增幅达五成二,水务署追回190多万元水费,另外罚款50多万元。但审计署发现,25宗发生在食环署辖下街市的偷水定罪个案,水务署都没有通知食环署及相关工程部门跟进。其中一个街市档主,接连在2009年及2010年被定罪3次,但水务署没有通知食环署,令食环署无发出警告信。根据租约,租户不遵从法例,食环署可以发警告信,6个月内3次书面警告便可终止租约。

审计报告认为,水务署未有定期训练职员调查偷水个案,有员工亦没有尽量搜证,建议加强培训员工侦查和搜证的工作。

至于住宅非法取水方面,主要是用以冲厕,2008至2010年间,有48宗定罪个案,只收回100多万元水费。审计署调查时发现有住宅大厦即使被定罪,仍继续非法驳喉取水使用。审计署认为水务署有权截断供水加强阻吓。

水务署回应指,已经与食环署联手打击在街市档主非法取水的情况,而在保障私隐的情况下,水务署将会通知食环署有关被定罪个案,以便食环署采取行动。◇

上水屠房猪样本含H3N2

【大纪元记者莫森综合报道】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公布香港大学8至10月上水屠房猪只流感病毒监测结果。在约1,000个猪只样本中,有15个样本检出带有人类猪型流感病毒基因的H3N2猪型流感病毒,但未有发现甲型H1N1人类猪流感病毒。

负责今次监测计划的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教授裴伟士重申,该种含人类猪型流感病毒基因的H3N2猪型流感病毒,应该不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或影响食物安全。

食物安全中心一直协助香港大学有关研究人员每个月2次到上水屠房抽取猪只血液、咽喉及鼻腔样本进行化验,以监察流感病毒在猪只的情况。在上一轮5至7月有关的监察计划中,亦曾发现同类病毒。

中心发言人表示,食环署会在边境管制站检查动物卫生证书及入口猪只健康状况,所有入口和本地活猪进入屠房后,亦需经过宰前和宰后的检验检疫,检验结果合格的方可供应市场,供市民食用。◇

盗渠盖 警搜回收场拘三人

【大纪元记者曾嘉连综合报道】香港警方昨日突击搜查新界北区20多个回收场,搜获一批坑渠盖及路牌等政府物资,拘捕3名回收场负责人,他们涉嫌盗窃及处理赃物。

警方进行一项代号“行山者”的行动,派出约120名警员,于昨日下午约1时搜查屯门、元朗、大埔和边境地区共20多个回收场,检走至少20多个怀疑盗窃所得的渠盖和6个路牌等,大部分印有政府标记,并拘捕2男1女收场负责人,年龄由25至54岁,他们涉嫌处理赃物及盗窃。

警方相信有人偷走政府物资后,变卖给回收场图利,估计不涉及集团式经营;又相信被捕人士在回收时,未必知道有关物件属政府所有。搜查行动仍然继续。

不过,其中一个回收场的负责人指事件是一场误会,他同时承办了政府多项掘路工程,期间暂时把渠盖搬回回收场存放。他指做法沿用多年,并向警方展示相关工程合约,警方仍在调查。

警方过往亦在新界区多个回收场检获大批怀疑被偷窃的路牌、电缆及坑渠盖,当中包括属于房屋署和路政署的路牌。◇

相关新闻
2011年11月3日香港简讯
2011年11月4日香港简讯
2011年11月9日香港简讯
2011年11月11日香港简讯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