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境煉真金 不怕命來磨

「香腸手」胡錦銘 掙脫殘障家庭陰霾

小人物奮鬥故事
鄭少凡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

基隆海岸邊,沿著大武崙依山傍海的公路行走,接近外木山的沙灘時,看見路旁佇立一棟窄小、破爛不堪的鐵皮屋。

別看這鐵皮屋不起眼,每到夏天,這可是一個人氣興旺的攤位,為夏日沙灘戲水的遊客提供香噴噴的烤香腸。攤位主人是外號叫「香腸手」的青年胡錦銘。他今年26歲,外表黝黑、臉龐圓潤,是個道地的陽光男孩。

談起話來總是樂觀開朗的胡錦銘,完全看不出來從童年就因母親重度智障、父親中風半殘廢而一無所有。他曾悲觀失望、自暴自棄,還加入過幫派鬼混。這些悲慘的過去,與他目前笑容滿面的臉龐成了強烈對比。

讓人格外好奇的是,胡錦銘如何擺脫逆境,並以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

困頓家庭--母親智障,父親老年痴呆中風

與胡錦銘訪談時適逢奈格颱風來襲,巴拿馬籍貨輪瑞興輪因船難擱淺在基隆大武崙的外海上。坐在胡錦銘的香腸攤鐵皮屋外,可以清楚看到遠處的瑞興輪斷了半截的船身,正在颱風天的波濤洶湧中與海浪搏鬥著……

此情此景,恰恰就是胡錦銘的人生寫照――在狂濤巨浪中卻不願沉沒!

童年時期的胡錦銘,和父母住在烤香腸攤後面的屋子。由於母親是重度智障,生活無法自理;父親則是外省退伍老兵,年老多病,在胡錦銘小學三、四年級時逐漸老年痴呆,之後中風、神智不清。胡錦銘回憶道:「我小三時回家,跟爸爸講話,我講東他講西,因為他慢慢地老人痴呆了;有時候回到家,看到那飯都是好幾天前的,我爸就熱了讓我吃。」

胡錦銘就是在這種沒有父母照顧、三餐不繼、沒有一套乾淨衣服可穿的情況下長大!

胡錦銘雖然有父親退伍後的些許退休俸維持家計,但沒有健全、正常的雙親撫養,去學校也有同學嘲笑他:「哈哈!你媽媽是白痴!你家好窮!」讓他感到自卑與絕望。每到放學,看著同學的父母來學校接小孩回家,心中格外沮喪。

回家一進門,不見家庭溫暖,胡錦銘看到的是母親痴呆地對他傻笑,全身都是大小便的父親也對他傻笑。胡錦銘至今仍感嘆不已:「心裡很不平衡,從學校走回家,天冷心更冷!」也不敢邀同學來玩,因為家裡盡是父母親大小便的臭味。

國二時,胡錦銘的父親去世。他沒有哭,幼小的心靈五味雜陳。因為,看著父親多年行動不便地活著、常浸泡在自己的大小便中,離世對他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解脫?但當時學校老師無法理解胡錦銘的心境,看他沒掉淚,還斥責他不孝。

外人怎知胡錦銘內心的苦楚……

無依無靠--沉迷電玩,逞凶鬥狠加入幫派

父親離開人世後,看著家裡智障的母親,「我覺得看不到希望!」無助的胡錦銘多次坐在海邊絕望地想跳下去……

還好父親的一位軍中好友,胡錦銘稱他為「阿伯」的長輩,對他照顧有加。有他的熱心相助,胡錦銘心中稍有踏實感。

悲傷無助、沒人管教的胡錦銘,開始沉迷於電玩,每天坐在電腦前多達十幾個小時,坐到臀部都長了痔瘡;甚至連就近念的職業學校漁業科也差點畢不了業。所幸胡錦銘後來想起父親以前對他的期待,希望他能念到大學,於是補足了不足的學分,從高職畢業後,考到宜蘭的一所二專夜間部。

考慮到家裡還有母親需要照顧,不便遠行,胡錦銘本想放棄升學,還好「阿伯」鼓勵他:「你就去吧!你媽我來照顧!」吃了這顆定心丸,胡錦銘踏上了宜蘭的求學之旅。他白天打工晚上念夜校,打工的性質五花八門,但多是粗重活,例如在工地搬鐵條或是搬運沉重的肥料,還賣過豆腐等。

約一年多後,胡錦銘回到基隆老家,看到阿伯已經病倒。當下胡錦銘就選擇暫時放下學業,回到基隆照顧母親與阿伯。

自從父親去世後,阿伯就成了照顧他的第二個父親。阿伯病倒讓胡錦銘心中涼了半截:「最不想發生的事情發生了!」胡錦銘內心百感交集,心中的無力感、痛苦、悲觀等負面情緒一一湧現,他再次墮落!

白天就近在加油站打工後,晚上胡錦銘開始混幫派,當起小弟。回想起這段歧路,胡錦銘說道:「其實當時就是想賺錢!因為朋友在幫派,就陪他去做,時常去街上暴力討債。槍啊!毒品啊!甚麼都在你面前,就像電影演的一樣,其實很危險。」

幡然醒悟--進入大學,在海邊「創業」賣香腸

直到有一次,他親眼看到一位大哥找小弟頂罪,小弟因此坐牢。胡錦銘幡然醒悟:「後來我想想,下次人家出事,說不定就換我頂罪了!不能再幹了!」加上阿伯病情每況愈下,於是他決定洗手脫離幫派,專心照顧阿伯和媽媽。

「後來每天晚上手機都關機,長達三年,就怕人家晚上又要來找你出去圍事。」胡錦銘道出心中的掙扎與困頓。

後來胡錦銘換了工作,工地剛好在一所學校附近。看著學生上下課,心中又燃起求學的希望。由於母親、阿伯身體都不好,所以他就近選擇基隆的經國管理學院食品營養系就讀,以便每天早起帶阿伯去吃早餐。那年他20歲,比一般大學就學年齡晚了二年。

沒有金色年華,胡錦銘的青春歲月黯淡無光。他如何得以突破看似難以翻轉的宿命?

「當你有錢時,別太囂張,因為一定有人比你更有錢;當你覺得你很可憐時,要想到一定有人比你更可憐!」胡錦銘在一次演講時聽到了這句話,感觸良多。他開始覺悟:「我不能自暴自棄,我得往前走走看!」就這樣,胡錦銘的心態慢慢地由負向走向正向。

為了貼補家用,上課期間,胡錦銘在學校打工、在校外教游泳,暑假期間則在自家門前的鐵皮屋「創業」,賣起烤香腸,兼賣海灘用具。

夏日基隆外的木山海灘攤販,從此增加了一個年輕、黝黑的新面孔。

重新站起--衝出谷底,覺悟「心裡殘障才是真殘障」

開始時,胡錦銘跟鄰居借了一個二手的烤肉架,土法煉鋼開始烤香腸。由於尚未掌握燒烤的技巧,時常把香腸烤焦、烤爆,自己吃這些烤壞的香腸吃到快吐。有遊客看到這種情況,很熱心地幫忙他烤,「少年仔!你這樣烤香腸裡面不會熟啦,我幫你烤啦!」

長期悲觀、孤立的成長背景,致使胡錦銘不習慣與人正常互動。剛開始做生意時,連向顧客收錢都不敢。後來顧客多、忙不過來,幾位大學好朋友友情相挺,也上陣幫忙賣,胡錦銘才漸漸地掌握烤香腸的技巧,也漸漸地學會如何做生意與客人互動。

好景不長。胡錦銘的住家一直存在著土地糾紛,地主長期以來都想拆掉胡錦銘的房子。這種窘境對胡錦銘全家而言,一直是個龐大的壓力。在他大三那年,地主終於決定拆掉房子。

拆房子那天,胡錦銘默默地坐在屋外,母親則在一旁哭泣。看著自己的家被拆除,他心中無比沉重。在那之後,被視為第二個父親的阿伯也病重過世,胡錦銘頓時覺得自己一無所有……

但是他轉念一想,既然落入人生最谷底,最慘也不過如此,只要繼續向前走,一定會越走越好。「我知道我人生最谷底已經是這樣,不會再慘了啦,畢竟已經經歷了那麼多風雨。其實很多人都會遇到苦難,只是我很年輕就遇到了,就看你怎樣去面對。」

目前剛修完海洋大學食品科系碩士專班課程的胡錦銘,開朗地分享自己的座右銘:「身體殘障不是殘障,心裡殘障才是真殘障!」過往的陰霾似乎早已不見蹤影。雖然胡錦銘現在還得照顧智障的母親,但相信內心不殘障的他,會勇敢地繼續打拚下去……

--轉載自《看雜誌》99期http://www.watchinese.com/article/2011/3549

(責任編輯:容乃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在大樹媽媽的心中,把打工作成「志業」,把別人的孩子當自己的小孩,把這份工作當作「志業」,這裡的服務沒有「下班」、沒有「休假」的界線。
  • 曾是職業軍人的黃榮輝,多年前到飯店與女友餐敘約會,不料出門卻被跳樓自殺的人壓個正著,下半身癱瘓,但在女友不離不棄下重拾人生希望,成為居家就業的典範。
  • 南韓1名年輕勞動工人一夕爆紅,搖身一變成為國際知名的歌唱新星。他在當地電視選秀節目中,充滿爆發力的表演,在影音分享網站YouTube上,已有超過1000萬用戶點閱觀看。
  • 埔里陳綢阿嬤帶領15名孩童騎單車環半島做公益,今天傍晚平安返抵埔里;分享會上,孩子們說最愛阿嬤帶的暖身操,「感謝阿嬤一路的陪伴與鼓勵」,讓他們收穫滿滿。
  • (shown)剪黏深奧、耗時,涵蓋許多工法,包括結構力學、營建、土木、彩繪、交趾陶等專業技藝,是一門複合媒材的藝術。剪黏雖來自於中國大陸,然而文化大革命後,這門傳統工藝已在中國大陸消失。談起臺灣的剪黏,最著名的莫過於臺南安平葉家,葉家從葉鬃(人稱鬃師)開山、葉進祿(人稱進祿師)接棒,目前由第三代葉明吉接手,為臺灣剪黏藝術的開山立宗門派。對於這麼多的創作與古蹟修復作品,敦厚的父子倆非常謙虛,絲毫不自滿,葉明吉說:「傳承自祖父葉鬃的祖訓:習藝者要謙卑,優點讓別人說,不要自己吹噓。一山還有一山高,謙虛是業界必備品格,這樣才能受到認可,也才能從中汲取經驗。」
  • (shown)由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2011年第四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亞太初賽,7月29日起一連三天在台北展演二館舉行,有來自亞太區71位的好手參賽,比賽內容有中國菜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川菜、魯菜、粵菜、淮揚菜、東北菜。
  • 線上遊戲公司「娛樂玩子」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可仁,是一位九年前來到台灣創業有成的韓國人。小時候曾經因為沒錢讀書而出去打工賺錢,長大後,在創業的過程中,歷經一九九七年韓國金融風暴而失業、初次創業公司倒閉負債沉重,他抱著破釜沉舟的膽識與精準的研判,努力東山再起,好不容易展現曙光之際,卻不料被股東背信坑騙鉅款,公司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陷入風雨飄搖的險境。幸好當時修煉法輪功已有五個月的陳可仁,秉持著「真、善、忍」的法理處事待人,公司很快度過難關,自此發展蒸蒸日上,年度業績總在新台幣一億三千萬至一億五千萬之間。
  • (shown)廖安麗,她是《神雕俠侶》裡的經典版郭芙、《楚留香》中永遠的宋甜兒。淡出娛樂圈28年,她把所有的愛給了家人。去年,在丈夫出家的剃度儀式上,當丈夫三次跪拜在她面前時,廖安麗忍不住淚如雨下……對愛,她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要對任何人或物愛得太深太沉溺。人生始終都有生離死別。太愛,到分離或失去時,會很痛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