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中國航母2011年下水是媒體炒作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4月17日訊】近來,有網民和大陸官方媒體根據「瓦良格」號腳手架拆除等細節,推斷並宣稱中國的航母將於2011年夏天出海試航。對此,大陸《軍事世界POINT》月刊執行主編趙楚認為,「瓦良格」號2011年下水的可能性不高,很可能出自部份媒體的炒作。

4月5日、6日,中共兩家官方媒體首次披露多張來自軍事論壇的延壽之後的「瓦良格號」照圖片,並介紹說:「該航母的大型艦橋(除主動相控陣雷達系統外)已接近完工」以來,引發國內、國外媒體的廣泛關注。人們普遍認為,延壽之後的「瓦良格」號最早於今年的7月1日下水。

據《新聞晨報》4月15日報導,近來網上流傳不少「瓦良格」號的最新照片,有人根據腳手架拆除等圖片細節推測「瓦良格」號可能即將首航,甚至有人推測首航的時間就在2011年7月1日。另外,美軍太平洋戰區司令威拉德4月12日在美國參院軍事委員會出席聽證會時聲稱,中國首艘航空母艦最早將於2011年夏天出海試航,並稱中國部署航母將對該地區的力量平衡產生重大影響。

不過,上海國防戰略研究所研究員、《軍事世界POINT》月刊執行主編趙楚表示:根據「瓦良格」號航母的建造技術和各方面條件,2011年出海的可能性不高,這些傳言很可能出自媒體的有意炒作。

中共打造航母「意義深遠」

4月12日,美軍太平洋司令威拉德在美國參院軍事委會出席聽證時表示,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今年夏季有望出海試航,該艦的部署將使該地區的力量平衡發生重大變化。

威拉德認為中共打造航空母艦可謂「意義深遠」,但是他認為這種影響基本上是象徵性的,因為中國的航母空母艦真正用於作戰,還需要長期的訓練,發展和演習,也許是幾十年後的事了。

威拉德在參院聽證會上表示,中國軍力有明顯增長。目前中國軍方增加常規潛艇、核潛艇的數量,並提高了這些潛艇的性能;增加部署彈道導彈;增強網絡戰的能力等。這一形勢讓周邊國家感到擔憂,併進一步刺激亞太地區的潛艇數量猛增,並有可能阻礙美軍的行動自由。

「瓦良格號」建於1985年,為6.5萬噸級航母,採用滑跳式甲板,在蘇聯解體時僅完工70%,隨後歸烏克蘭,因烏克蘭無力續建,1998年由中資創律集團耗資約2000萬美金買下,當時中方稱將改為海上賭場,卻在2005年進入大連想把它打造成中國的第一艘航母。

炒作航母 更多是政治目的

美國克萊蒙特研究所的研究員、中國軍事問題專家林長盛對BBC中文網說,美國軍方關於中國建造航母的評價並非出於純粹軍事性的考慮,也有它的政治目的。

林長盛認為,中國製造航母面臨三個主要的技術難題,這些難題不解決,中國航母只是一個夢。

首先是船的動力問題,中國在航空和船舶動力方面問題較多。其次是航母飛機起飛的系統問題,美國航母所使用的是彈射器助飛,而俄制航母使用的是依靠飛機自身的動力彈跳起飛,因此對艦載飛機本身要求極高。同時,艦載飛機在降落時承受的重力非常大,因此需要飛機本身非常堅固;此外,由於需要在非常短的距離內起飛和降落,對飛機的發動機要求也非常高,但中國航空發動機的問題卻是一個薄弱點。

《漢和防務評論》月刊創辦人平可夫在最新出版的《中國製造航空母艦》書中指出,中國目前仍複製1970年代前蘇聯設計的「瓦良格」航母,其設計存在致命的缺陷,包括整個該航母攜帶大量的防空導彈、艦對艦導彈,儼然一座大軍火庫,一旦中彈,極有可能引發二度爆炸效應,而且極大地降低了航母本身內部空間的有效使用,所以歐美的航母設計不採用這種方式,下一代俄羅斯航母也不採用「瓦良格」的設計方式。

林長盛認為,中國擁有全面作戰能力的航母需要20年的時間。

相關新聞
美軍航母集結東亞 引關注
分析:軍方策劃J-20曝光 疑與航母搶錢
第七艦隊司令:航母殺手難阻美國海軍
美航母企業號增援波灣兵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