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金磚國家稀薄的含金量

李梅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5月13日訊】金磚會議在東道國高調報導中落幕,並拋下豪語——西方發達國家主宰世界政治經濟的局面將成為歷史。然而,中俄互不信任,各國爭奪出口市場,金磚國家的含金量有多高?由金磚國家為主導、重塑國際秩序的時代遠未到來。

4月15日在中國海南島三亞市結束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給東道國留下了幾分興奮,大陸媒體做了高調報導,香港《文匯報》甚至發表評論說,此次金磚會議預示著,西方發達國家主宰世界政治經濟的局面將成為歷史。

金磚國家(BRICS)之稱源自於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組成的金磚四國。美國高盛公司經濟學家奧尼爾在2001年首次提出了金磚四國的概念,引用了這四個國家的英文首字母形成BRIC,由於該詞與英文的磚(Brick)相似,因此被稱為「金磚四國」。在這次三亞會議上,南非第一次加入,形成金磚五國,改稱「金磚國家」(BRICS)。

高盛公司最初提出的金磚四國基本上是一個投資的概念。這四國的領導人在2009年6月才在俄羅斯舉行首次會晤,2010年4月在巴西召開第二次首腦會,並在隨後的聯合聲明中對當時的全球經濟形勢等問題發表了看法,商定推動四國的合作措施。至此,金磚四國被視為開始形成初步合作的機制。

這次三亞峰會,南非應邀首次參加,時政評論家胡少江撰文指出:「它意味著,除了以發達國家為主的北美和澳洲之外,亞、歐、非、南美四大洲都有新興發展中大國參與峰會。」金磚參與國在地域上具有了更廣泛的代表性,勢必使得峰會的聲音在國際舞台上更具有份量。

會後發表的《三亞宣言》也顯示,在大宗商品國際價格的穩定、國際金融、貨幣體系改革、以及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等事項上,各方發出了盡量一致的聲音;俄羅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獲得支持;巴西、印度有望在聯合國安理會改革問題上得到中俄相助。更大的突破是,五國還達成了一些會議機制安排。

外界認為這些安排有助於使金磚國家逐漸轉變為更具有實質意義的組織,但如果因此而預言世界政治經濟的主導格局發生了變化,那則是一種過度的詮釋。

金磚國家的經濟實力

金磚五國就整體而言,其國土面積占全球的近30%。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估數,到2009年,該五國總人口為29.1億,占全球67.3億總人口的 43%,而美國的人口為3億,占全球總人口的4.6%。2010年五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占世界總量的18%,貿易額占全球的15%。(詳見附圖:2010金磚五國GDP與歐盟美國占全球總量之比)


數據對比顯示,金磚五國的GDP總和為11.3萬億美元,少於美國的14.7萬億和歐盟的16.3萬億。也就是說,金磚的經濟實力總和還不及美國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但其人口總數幾乎是美國的10倍。因此,胡少江說,金磚五國要成為美國、西歐那樣的富裕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金磚的內部關係與矛盾

就金磚三亞會議來看,五國在一些宏觀的、相互間又沒有太大衝突的國際事務上力求達成共識,提升新興經濟體國家在國際事務上的發言權。而從微觀層面、五國之間的相互合作等方面看,政經分析家們認為金磚國家仍是一個脆弱的、走向不定的、非正式的國際組織。

瑞銀(UB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喬納森.安德森(Jonathan Anderson)表示,「這並非一個正在快速一體化的、統一的經濟集團,」從經濟角度看,金磚裡有四個國家都在力圖與第五國——中國發展雙邊關係,中國在其餘金磚國家的貿易中已經佔到大約12%,比2000年初高出6倍,而且仍在迅速增長。與此同時,南非、巴西、印度和俄羅斯僅將各自資源的3%左右投入相互間的貿易,這一比重在過去十年內幾乎沒有變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製造品出口國,其外匯管製造成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貿易摩擦與日俱增。而在此次三亞金磚會議上,中國的外匯管制問題並沒有列上議程。

有分析說,這使得曾經在「匯率戰爭」中與中國站在一起、而今日漸失和的金磚巴西感到沮喪。雖然巴西樂見中國進口其自然資源,但又擔心被「搾乾」。另一方面,對資源的需求推高了巴西貨幣的匯率,導致其製造業出口減少,從中國進口的製造業產品增多,從而對巴西的製造業造成越來越大的損害。與此同時,巴西的製造商卻難以進入中國市場,巴西航空工業公司(Embraer)和客車製造商Marco polo先前嘗試進軍中國市場,均遭受挫折。

而印度對此次金磚會議感到失望的成分居多。印度《先鋒報》4月17日報導說,在本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議上,南非成功融入金磚國家之列,但在16日晚間離開中國的印度總理辛格(Manmohan Singh)卻兩手空空。印度前外交祕書拉利特.曼辛格認為辛格此行「令人失望」,因為中印之間未能達成更多結果。

此間,觀察家還談到了金磚國家在國內經濟發展上面臨著的共同問題,比如經濟結構調整的諸多不確定因素,目前都在經歷著高通貨膨脹的不安,還有的面臨巨額財政赤字、環境污染、貪腐嚴重等問題。同時金磚五國相互間存在爭奪出口市場的矛盾,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改革、國際市場能源和材料價格、國際貿易以及地區戰略利益等重大問題上,五國的立場並不總是一致,中俄之間的不信任尚存。

如果金磚國家繼續保持一種權宜之計式的、鬆散的同盟關係,這些衝突或不構成問題。如果試圖拉緊結盟,那更多的矛盾將會浮現和激化。所以,金磚國家的含金量未見得有多高,由金磚國家為主導、重塑國際秩序的時代還遠未到來。◇

本文轉自第221期【新紀元週刊】
http://mag.epochtimes.com/b5/223/9322.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相關新聞
金磚四國的成色和內應力
東南亞市場  將優於金磚四國
金磚四國為美公司帶來發展機會與挑戰
金磚四國bric退燒 狸貓六國civets活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