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以科技展 台灣館接單豐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6月17日報導】(中央社台北17日電)在剛結束的以色列科技展中,台灣館現場接單金額逾百萬美元、估計1年內接單金額可達545萬美元,成果豐碩。

2011年以色列科技展14日至16日在特拉維夫市(Tel Aviv)舉辦。這項科技展每2年舉辦1次,今年為第21次舉辦,是以國最大且最重要的科技產品展,每年都有許多各國廠商展出最新穎的各式工具機及科技產品,向來是拓展以色列市場的最佳展覽管道。

為增進台、以雙邊經貿關係,協助台灣業者拓展以國商機,外交部特委託中華民國對外貿易協會於14日至16日,組團參加。

根據貿協隨團專員唐圓順的統計,這次台灣館現場洽談買主共有707人次、現場接單金額103.2萬美元、估計1年內接單金額可達545萬美元,成果豐碩。

主辦單位的以色列會展中心表示,本年共吸引包含台灣、德國、匈牙利、波蘭等多國業者組團參加,共有300多家廠商參展,展出面積達1.5萬平方公尺,使用特拉維夫會展中心的6個展館及戶外展示區。

在中華民國駐以國代表處經濟組及主辦單位的細心安排下,台灣館與德國館位於同1展館,同台爭艷,展現兩國堅強的工業實力。以參展面積區分,德國館和台灣館分佔國家館的第1、2名。

德國館以大型機械設備如大樓用空氣清淨機及大樓鐵捲門等新型設備參展,凸顯德國工業製造堅固耐用的特性。台灣館則以精巧外型、精密設計、優異品質等特點,深深吸引買主的目光。兩國展館同台,卻各有特色,各具巧思,讓參觀者目不暇給。

為歡迎台灣參展團,駐以代表處特於開展前夕的13日晚間,在特拉維夫卡爾頓飯店(Carlton Hotel Tel-Aviv)舉辦1場歡迎酒會,邀請以色列重要政商人士出席,與台灣團團員交流。酒會由駐以代表張良任主持。

到場貴賓包括:以國工貿部鑽石珠寶局局長、工貿部官員、商業總會副會長、商界重要人士、媒體專欄作家等60餘人,將台以雙邊的經貿及情誼交流推上另1高峰。

張良任致詞時表示,台以雙邊經貿及產業結構具互補性質,台灣的製造能力強,以色列則善於研發及創新,如能結合雙方的優點,將對雙邊的經濟發展有很大的助益。

他又以台灣與中國大陸簽訂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台商足跡遍佈大陸,台、以攜手合作,將可在全球最重要的消費市場中,大展身手,搶佔先機。

台灣館於14日11時在外貿協會服務攤位前舉行開幕剪綵儀式,由張良任、代表處經濟組組長莊惠明、台灣團團長汪貴玲共同剪綵,吸引買主及國外參展廠商前來觀禮,拉抬台灣館氣勢。

外貿協會共徵集11家台灣廠商,展出產品多元,結合台灣的優勢產品如電子零件、電腦周邊設備、水資源處理及利用、通訊產品、機械產品,包括旺天科技(GPS)、懋曄企業(散熱鰭片)、理頓實業(金屬加工機)、亞馬技研(水資源利用)、(火丁)塔科技(KVM及電子看板)、明傳經貿(淨水器)、德明萬銀(電動摩托車、LED燈)、上銀科技(線性滑軌、滾珠螺桿)、大幃電子(連接器)、敔泰企業(電鍍機械)以及中華民國中東經貿協會參展。

參展廠商中,台灣多項產品成為外國展館的亮點,包含電動摩托車、USB 裝置的GPS、各類散熱鰭片、家用廢水處理系統、線性滑軌等,都吸引眾多以國買主目光,洽詢率甚高,其中亞馬技研的家用廢水處理系統,因設計環保且安裝便利,獲得以國海法大學教授的青睞,將持續與台商合作開發適用以國環境的完整系統。

另外,德明萬銀的電動摩托車,挾台灣三陽及光陽摩托車於以國的高知名度及高佔有率,加上精巧出眾的外型設計,更於展場出盡風頭,洽詢買主絡繹於途。

旺天科技的USB GPS個人化裝置,設計新穎,且充滿可塑性,提供了此間研發見長的中小型科技公司,極具想像空間的軟體應用載具,吸引以國的電子迷紛紛搶購樣品。

明傳經貿的各式各樣淨水器,對於極度缺乏水資源及水處理技術先進的以國業者,也頗具吸引力,獲得許多廠商有關產品的諮詢與表達代理的意願。

莊惠明表示,以國商業模式以研發型的設計公司居多,縝密的研發實力,吸引了全球高科技廠商前來尋寶。台灣廠商如上銀公司也於此間併購了1家科技公司。實際上以色列的海水淡化技術全球首屈一指,自通訊技術以至於國防科技轉作民用技術,都蘊藏龐大的商機。台商如能提高前來拓銷的頻率,積極洽尋策略聯盟夥伴,對於台商業者,可如虎添翼。

雖然以國人口僅700多萬人,但各類電子通訊及化工人才素質精良,研發陣容堅強,恰與台灣快速設計及生產優勢產生互補效果。這次參展團中部分電子零組件廠商及電鍍機械廠商參展目的,即以尋找策略聯盟夥伴為著眼,期能於本展中發掘適當的技術合作夥伴,結合兩國優勢,共創未來。

去年以色列經濟成長率達4.5%,在已開發中國家中獨占鰲頭。高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平均值2.7%,顯示該國市場熱絡。

據中華民國海關統計,去年國際經濟復甦,以色列自台灣進口比2009年大幅增加35%,達到5億3000多萬美元,台灣自以色列進口也同幅成長36%,達到近7億美元,雙邊貿易金額超過12億美元,回復到2007年金融風暴前的水準。且因兩國產業,特別於電子及半導體產業部分,具有互補性,貿易結構呈良性循環,因此未來雙邊貿易仍具成長空間。

根據以國中央銀行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國際景氣回溫,以國各類商品及服務的進出口貿易明顯成長,因此以國央行於4月份上調今年度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3.8%調升至4.5%,首季以國經濟成長率更達4.7%,優於預期,顯見以國市場今年甚具拓銷價值。

以色列的傳統工業主要包括鑽石加工業、農業、食品加工業、化學工業、自動化工業等,都具世界先進技術。特別於1991年以來,以色列政府將國防研發的技術成果,逐漸導向商業應用,加上境內為數眾多來自前蘇聯的移民猶太科學家累積的經驗,研發能量甚為強大,逐漸成為全球重要的科技創新國家,國際大廠登門求購新技術者時有耳聞。

目前英特爾、摩托羅拉、微軟、IBM、Google及惠普等世界知名大廠在以色列都設有研發中心。

台灣團這次就近觀察,因應以國高電價及高水價,加上市區交通壅塞等問題,潔淨能源、水資源循環利用、環保交通相關的自行車及電動滑板車市場方興未艾,是台商可掌握先機,前來拓銷的最佳時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