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倡政改被孤立 學者籲告別趙改革範式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07日訊】原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炎黃春秋》 雜誌社社長杜導正最近接受港媒採訪時表示,倡導政治改革的溫家寶總理由於左派的壓力而「迅速被孤立」,連一些溫家寶的支持者「亦未敢直言支持」。

原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署長、《炎黃春秋》雜誌社社長杜導正在接受香港《明報》採訪時透露,自去年以來多次發出進行政治體制改革呼籲的溫家寶總理去年9月在中南海一場有關「政改」的辯論中因為遭遇左派的壓制而被孤立,「出現了如廬山會議中彭德懷被孤立一樣的情景」。

杜導正說:「左派集體壓過來,溫家寶迅速被孤立,有的人心裏和行動同時支持;有人心裏支持,行動卻左顧右盼。於是,出現了如廬山會議中彭德懷被孤立一樣的情景。雖然如此,溫家寶仍然頂住壓力,屹立不倒。」不過他說,國家主席胡錦濤並未改變對溫家寶的態度。

面對溫家寶多次提及政改,及杜導正作為體制內人士提出的改良路線,德國之聲引述中國憲政學者陳永苗的看法說:「我認為杜導正等人的政治言論,更應該看作是對八十年代趙紫陽改革的不斷回憶,他們活在八十年代改革的範式當中,當下所有的政治格局,他們也會套進這個範式裡,例如八十年代有趙紫陽,今天就要找到新的趙紫陽,那就是溫家寶。」

陳永苗分析認為,當下掌握主流話語權,佔有政治和經濟資源的大多為體制內人士,在公眾的認識中,只有持開明改革觀點的人才是體制內正面的人,這也是杜導正等體制內人士話語流行和被公眾接受的原因,一些想反對或拋棄這些言論的人,如中國兩億的青年農民工、城市蟻族,他們的聲音不足以淹沒這些主流聲音。 所以能代表中國未來思潮的力量,目前還沒有能力把台上的、過時的力量傾覆。

陳永苗認為改革已經經過三十年,社會條件已經不再適應改革,也不必把中共視為可以改革和變化的力量:「主張改良的一批人,如果願意將其社會資源用來替老百姓說話,用來維權,那麼老百姓就不會變為民粹或暴力革命的力量,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溫和改良才有可能。這些改良人士不再公車上書、不再期待溫家寶是趙紫陽,不再回憶八十年代改革範式,而是要告別廟堂之歌,告別天安門,走向草根、民間,替老百姓說話,這樣才有一個不流血的革命就如『阿拉伯之春』一樣,才有和平轉型的可能性。」

(責任編輯:薛飛)

相關新聞
中國律師解析溫家寶CNN訪談﹕中共是非法組織
大陸傳媒五中全會前談「政改」專家稱無意義
劉孟奇:溫家寶政改說只是國王的新衣
夏小強:溫家寶談政改被解禁的寓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