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倡政改被孤立 学者吁告别赵改革范式

标签:

【大纪元2011年06月07日讯】原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炎黄春秋》 杂志社社长杜导正最近接受港媒采访时表示,倡导政治改革的温家宝总理由于左派的压力而“迅速被孤立”,连一些温家宝的支持者“亦未敢直言支持”。

原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署长、《炎黄春秋》杂志社社长杜导正在接受香港《明报》采访时透露,自去年以来多次发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呼吁的温家宝总理去年9月在中南海一场有关“政改”的辩论中因为遭遇左派的压制而被孤立,“出现了如庐山会议中彭德怀被孤立一样的情景”。

杜导正说:“左派集体压过来,温家宝迅速被孤立,有的人心里和行动同时支持;有人心里支持,行动却左顾右盼。于是,出现了如庐山会议中彭德怀被孤立一样的情景。虽然如此,温家宝仍然顶住压力,屹立不倒。”不过他说,国家主席胡锦涛并未改变对温家宝的态度。

面对温家宝多次提及政改,及杜导正作为体制内人士提出的改良路线,德国之声引述中国宪政学者陈永苗的看法说:“我认为杜导正等人的政治言论,更应该看作是对八十年代赵紫阳改革的不断回忆,他们活在八十年代改革的范式当中,当下所有的政治格局,他们也会套进这个范式里,例如八十年代有赵紫阳,今天就要找到新的赵紫阳,那就是温家宝。”

陈永苗分析认为,当下掌握主流话语权,占有政治和经济资源的大多为体制内人士,在公众的认识中,只有持开明改革观点的人才是体制内正面的人,这也是杜导正等体制内人士话语流行和被公众接受的原因,一些想反对或抛弃这些言论的人,如中国两亿的青年农民工、城市蚁族,他们的声音不足以淹没这些主流声音。 所以能代表中国未来思潮的力量,目前还没有能力把台上的、过时的力量倾覆。

陈永苗认为改革已经经过三十年,社会条件已经不再适应改革,也不必把中共视为可以改革和变化的力量:“主张改良的一批人,如果愿意将其社会资源用来替老百姓说话,用来维权,那么老百姓就不会变为民粹或暴力革命的力量,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温和改良才有可能。这些改良人士不再公车上书、不再期待温家宝是赵紫阳,不再回忆八十年代改革范式,而是要告别庙堂之歌,告别天安门,走向草根、民间,替老百姓说话,这样才有一个不流血的革命就如‘阿拉伯之春’一样,才有和平转型的可能性。”

(责任编辑:薛飞)

相关新闻
中国律师解析温家宝CNN访谈﹕中共是非法组织
大陆传媒五中全会前谈“政改”专家称无意义
刘孟奇:温家宝政改说只是国王的新衣
夏小强:温家宝谈政改被解禁的寓言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