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繁為簡的美學:檔案管理新概念

石詠琦

人氣 11
標籤:

秘書在整理檔案的過程當中,應該隨時注意以下的檔案管理新概念:

(一) 減少紙張使用

前面提過,時間等於空間等於金錢。如果能用資訊作業取代的表格、公文、報告,儘可能不再使用紙張,可以用光碟片或壓縮性檔案儲存。

(二) 定期整理

每隔三個月要辦公室大清倉一次,以便把平常我們隨手一塞的東西給翻出來,不要的就扔了,要的就立即歸檔,至少把五分之一的東西丟了,保持一些空間來,才能「汰舊換新」,任何空間太滿了就裝不下了,時間就因此而浪費在塞滿及找不到的搜尋裡。

(三) 單純制式

無論書信、表單、公文都以最簡單的格式化、制式化來處理,讓所有人填進去的東西越少越好,所經過的關口也以不超過三級就好,以便爭取時效。

四) 制訂檔案時效

一般檔案分為永久保存、十年保存、三年保存及一年保存四種。辦公室裡 80% 的檔案都只保存一年即可。

財務相關憑證依稅法規定保存七年,法律憑證保存十年或永久保存;一般會議紀錄及計畫書也只要保存三年,所以實在不要等到一個員工辭職或公司搬家才來整理「遺物」,否則辦公室無疑就是倉庫及家具行的代名詞。

(五) 善用檔案人才

許多機關行號都會把新進的人員或即將退休的屆齡長者,奉為最佳檔案管理者。

這有一個缺點就是,他們可能對組織不夠了解,或者把檔案管理當成一件打發時間的無聊工作處理。

其實,已發生的文書資料的確很少人去珍惜,直到有一天想要調卷調案的時候,才急如星火。

有許多老闆在找不到檔案的時候,往往破口大罵;但當用完之後,又來個順手一丟,再也難覓芳蹤了。

(六) 採用中央管理

中央管理(Central Filing System)就是將組織各種檔案交由檔案室或資料室共同管理,而非各部門各單位個人管理,原因是這樣才能有效率的歸類編案編目,而非各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

(七) 採用正確分類

如果我們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才可能正確的選出所需的分類法,例如,日期法、地域法、部首法、顏色法。

沒有專業檔案管理經驗及訓練,很可能在一開始就弄得亂七八糟,之後想要再改,可就不簡單了。

(八) 善用檔案工具

例如名片的管理,到底是用盒裝呢?活頁式呢?還是名片簿儲存?如果用名片簿,那越來越多要怎麼辦?如果用檔案夾,要用哪一種?用硬殼的還是軟式的?用懸吊式的還是滾筒式的?

(九) 注意汰舊換新

這是指要隨時更新資料。新的名片來了,就要比對與舊的是否相同。是否要將每張名片註明日期及地點,以便收存整理方便?還有舊的雜誌、過期的報紙,不要堆積如山,浪費空間就是浪費時間。

(十) 注意檔案編目

如果沒有統一的人員管理檔案,很容易就會產生案名的不同,而使人遍找不到的麻煩。現在我們用電腦存檔更要注意檔名,因為換人就永遠找不到檔案了的機會比比皆是。

(十一) 注意存檔方式

這是如果只用電腦儲存檔案,則必須有能夠共同享用的空間。因為在區域網路裡可以存查,所以我們要有 Master File 的觀念。否則也許每個人都以為其他人會存檔,而都最後殺光了重要的資料,那就怎麼都不回來了。

(十二) 注意調卷調案

如果在公務單位上班,你可能注意到,調卷及調案都非常嚴謹。

也就是說,公家單位對於檔案的處理十分審慎,想要借閱一些資料,就要填寫借閱單,要簽名,要依時限繳還。

而一般企業行號就比較馬虎,拍拍肩膀就可以借調,借完大家就會忘掉。@(本文結束)

摘編自 《優質秘書養成術》 書泉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資安新技術  受駭風險小
英議員好愛推特 年近千小時
研究:社交網站臉部辨識功能傷害隱私
越南電腦病毒附身  資訊遭竊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