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從美高鐵戰略對比7.23處理手法

人氣 8

【大紀元2011年08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金靖報導)溫州高鐵撞車慘劇,舉世震驚,而後中共當局對事故的處理手法,更加令世人震驚。有專家認為,面對此類事件,自由世界絕對不敢想像「通車比救人更重要」的中共邏輯。

大陸「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決定了「7.23」處理手法

北車集團機車工程師魏明(化名)對大紀元記者表示,他比較了中國大陸和美國、英國和香港有關「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不得不感歎:「一個國家最高政府給出的鐵路事故應急預案和調查條例,竟如此粗糙,連具體機構、程序細節都沒有,可見從上至下的管理多麼粗放。」而美國鐵路事故調查程序,長達116頁,哪怕死了一個人,聯邦法院都要介入調查。
這在中國大陸是不敢想像的事。

魏明特別指出,大陸「處置鐵路行車事故應急預案」中的工作原則「儘快恢復運輸。分秒必爭,快速搶通線路,儘快恢復通車和運輸秩序」和「堅持以人為本。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最大程度地減少行車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自相矛盾,其實在這個條例中,就是把通車放在了首位。

魏明認為,搶通線路會破壞現場,需要音像和書面記錄,很可能這點中共當局都沒做到。雖然相關條例以國務院名義、實際是鐵道部起草。鐵道部自己立法、自己執行、自己監督,怎麼保證不出問題。即使有監管部門,他們仍然可能由於利益共謀。沒有反對黨監督,沒有媒體監督,還是不完善。

通車重於救人 逆國際潮流的準則

「國際準則是救人第一、調查第二,最後才是通車。」曾擔任六年「九廣」鐵路主席的田北辰認為,內地與香港最大的分別是「軟實力」,是管理文化的分歧。例如,通報系統,失蹤和死亡人數,「家屬一定非常著急,至少誰買了車票可以公佈。」

《第一財經日報》報導,田北辰在給溫家寶的信函中建議,擴大調查範圍,除了查明事故真相、追究責任以及將來如何防範外,報告中還應形成統一的應對和善後機制。他說:「因為香港的價值是人的安全重於一切,我們情願因為混亂被人唾罵,也不願意死一個人。事故發生後,不查清楚決不通車。」

華南師範大學副教授、富布萊特學者、專欄作家唐昊日前發文指出,回顧鐵路這次的處理溫州動車追尾事故的方式,不但在平時對線路沒有風險評估;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輕率地宣佈是雷擊導致事故;即使在出了重大人命事故之後,也是沒有經過安全評估就迫不及待地清理現場、重新通車。

唐昊認為,通車居然比救人更重要,充分說明在行政壟斷行業裡、在領導們的心目中,評價標準究竟是甚麼。在利益驅動下,壟斷企業對消費者利益和安全的無視到了令人無法容忍的地步。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的是政府公共服務精神的缺乏、私營經濟的現代企業精神的缺乏。有的只是集官僚和資本家於一身的雙重惡習。

未雨綢繆 美國的《高速客運鐵路安全戰略》

魏明介紹,看看美國,還沒建高鐵,安全戰略先行,中國開始和現在都沒看到這樣的東西,特別是民眾的參與度及對國民的建議的尊重,就是差距吧,這就是溫州事故的根本原因。

美國聯邦鐵路局(FRA)於2009年7月24日初次發表《高速客運鐵路安全戰略》(下稱《戰略》),首版是《公開徵求意見草案》。FRA將《戰略》發給鐵路安全諮詢委員會成員,向業界徵求意見。截止到2009年8月28日,20個不同組織提出了它們的建議。所有建議都經過審閱,其中恰當的提議修訂到此份《戰略》的終稿中。此《戰略》力求保證鐵路客運服務的安全性不因速度而動搖。

多個組織稱讚FRA制定高鐵戰略,讚許FRA所採取的積極而漸進的發展模式。參與討論者認可《戰略》所提出的前景,高度評價FRA為美國引進高鐵提出的明確規範框架。

世界級高速鐵路的特徵是安全。速度越快,列車碰撞和出軌的後果就越嚴重,因此,在速度加快的同時,出台著重於預防措施的安全性能條例可謂迫在眉睫。

相關新聞
拿人當小白鼠 民眾揭溫州慘案真正原因
知情人揭高鐵實名制的陰謀
動車事故凸顯中國高鐵系統危機
北車工程師:高鐵CTCS是個「山寨」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