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互動】

避颶風 紐約大撤離值不值得(1)

人氣 7

【大紀元2011年09月01日訊】(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主持人:各位觀眾大家好,今天還是由我來主持這一個小時的《熱點互動》熱線直播節目。

MP4下載收看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週末,美國東部東海岸經受了歷史上罕見的颶風「艾琳」的襲擊,特別是這個颶風從巴哈馬出發以後在北卡登陸,然後經過大紐約地區,然後經過了整個新英格蘭地區,最後到達加拿大,影響的範圍之廣、影響的人口之眾多,在美國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那麼特別是大紐約地區作為美國的經濟、文化的中心和全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也經歷了一場罕見的眾多人口的大撤離。今天我們想通過這一小時的時間和大家一起來互動討論一下這個颶風,在這個颶風過程當中美國政府、媒體和民眾的反應。

特別是我們今天在座的嘉賓都是在這個大紐約地區,也經歷了這場颶風,而且我們的觀眾當中也有很多人經歷了這場颶風,希望大家能打電話進來和我們一起分享您自己的經歷和想法,請大家打這個電話646-519-2879,或者通過Skype和我們連線:RDHD2008。現在我們先看一段錄像。

(影片播放開始)

彭博週六在布魯克林的科尼島(Coney Island)召開記者會,呼籲人們儘快撤離。

紐約市長彭博:「不要拖延,不要等到天氣變壞。現在科尼島已經開始下雨,這只是開始。」「不管艾琳的軌跡怎樣,這將是非常嚴重的暴風雨;不管減弱了多少,這都是威脅人命的風暴。」

彭博呼籲人們不要掉以輕心,愚弄自己,在撤離區的人們要趕緊離開。

這次需要撤離的紐約居民大約有37萬人,其中大部分住在布魯克林、皇后區和曼哈頓下城。自從2008年艾克(Ike)肆虐德克薩斯,艾琳是第一個登陸美國本土的颶風。

星期六清晨,「艾琳」颶風已經在預計的登陸地點北卡羅萊納州延海掀起強風巨浪,根據邁阿密國家颶風中心「艾琳」颶風已經在星期六清晨接近北卡羅萊納州海岸時減弱為一級,最高持續風速從二級的100英里降到90英里,但即使登陸後威力還會再減弱一些,一級颶風的威力仍然相當危險。

邁阿密國家颶風中心專家表示,這場風暴的可怕在於它的規模和持續時間,而不是在於風力有多強。目前「艾琳」的暴風圈範圍長達1千公里,每小時以14英里的速度向北北東前進。

紐約市已發布了史無前例的強制撤離令,並開放收容所收留民眾,同時破天荒宣佈地鐵和公車停駛,星期六中午之後,5座機場:甘迺迪機場、拉瓜迪亞、紐瓦克、泰特波羅和斯圖爾特國際機場都不再接受航班降落,至少6,100班航班取消。

紐約市政府以預設「最壞狀況」來做颶風來襲的防災準備。

記者:「我身後就是位於曼哈頓下東城格蘭街的一個避難所,這家避難所可容納三百多人,以便提供免費的食物、水還有床位。入住的手續非常簡單,只須要提供姓名、住址和電話,在填表過程當中還有華人義工相助。」

避難所前人來人往,行動不便的老人也由護工送到避難所安置。紐約市第一選區市議員陳倩雯也趕來了解選區內居民安置情況。

紐約市第一選區市議員陳倩雯:「政府規定一定要走,都在那些大厦,也不錯,一千九百多個家庭現在差不多剩下還有250個,我知道那個聖瑪嘉烈老人大廈現在每一個都安置了,所以希望大家都平安啊。」

(影片播放結束)

主持人:好,我們先來介紹一下今天的嘉賓,在場的有一位是中國和平主席唐柏橋先生,唐先生您好。

唐柏橋:您好。

主持人:另外一位是紐約城市大學的陳志飛教授,陳教授您好。

陳志飛:您好,大家好。

主持人:我們還有一位在線的嘉賓是氣象衛星的專家田玉東先生,田先生您好。

田玉東:您好。

主持人:我們先請田先生先介紹一下這個颶風是怎麼回事?它是怎麼分級的?一般來說它的路徑是怎麼樣的?為什麼這次紐約會發生這麼大的撤離?是由於颶風的途徑和以往不一樣,還是因為它的規模和以往不一樣?田先生。

田玉東:颶風「艾琳」是從熱帶大西洋產生出來的,然後就是直襲佛羅里達還有美國東海岸。一般來說,颶風都是在熱帶的海面上形成的,包括熱帶的太平洋和熱帶的大西洋,在熱帶太平洋形成的我們叫做颱風,它們那邊形成的數量實際上比大西洋要多一點。在大西洋這邊叫颶風。

剛開始的時候並不是所有的風暴在熱帶海洋上都會形成颶風,有的時候開始的時候就是有一個低壓,如果低壓發展起來的話它就會形成一個熱帶風暴,熱帶風暴也並不是就被稱為颶風或颱風,只有在適合的條件下,這個熱帶風暴才會稱為颶風或者颱風。

然後形成了颶風或颱風以後,它就會根據它的風力大小、直徑大小,就會分成一到五級。大部分颱風不會掃到美國大陸來,因為基本上每年有10個、20個颱風形成,大部分先通過熱帶……中美洲影響會多一點,但是大部分在到達美國之前就會轉到東北方向的海面上去。

每年基本上對美國大陸,特別是東海岸被掃到的記錄還是相當少的,像今年這個「艾琳」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情況,因為它一下子就直撲美國東海岸過來,然後沿著東海岸一直往北走。一般的話,大部分颱風在大西洋向北,走不了多遠,因為大西洋往高緯度的時候,海洋的溫度就比較低了,所以沒有太多能量來支持它,所以它就會消失掉。

這次這個「艾琳」是攜帶了很大的水氣,在它的行進過程中降了很多的雨,一路上造成很多的洪災,是這樣一個情況。像這麼大的颶風的規模能夠到美國大陸上來,大概要平均3到5年才有一個吧,但並不是規則的,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能夠掃到美國大陸,這個還是很難預測的。

但是因為現在氣象衛星技術的發展,我們可以準確的看到這個颶風在什麼地方,幾天就可以看到它向哪邊來了,而且對於它將來的路徑有一定程度的預測性,而且這個颶風移動的速度比較緩慢,所以我們就可以提前幾天向紐約城市一樣告訴群眾做些預防的措施。

這就不像地震一樣了,碰巧前幾天我們也有一場地震,這個就很難預測,但是因為現在氣象衛星技術的發達,還有包括地面雷達、網絡的發達,這個颶風我們已經能夠很完善的來監測它,一定程度上它的路徑還很難完全預測,但基本上它到什麼地方之前我們是有足夠時間做準備的。

主持人:那我再問一個問題,美國主管預報颶風的是不是有一個專門的中心在做這件事情?

田玉東:是的,在佛羅里達,它屬於美國商業部下面的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

主持人:好,謝謝田先生。那我們回到現場來,像紐約這一次發生這麼嚴重的大撤退,我想特別是兩位都住在紐約或紐約附近,能不能介紹一下你們個人所經歷的這一次紐約地區發生的這個大的疏散情況?

陳志飛:我覺得這個的確是我到美國這麼多年,快20年了吧,可以說是刻骨銘心的一次經歷。原來類似的事情都發生在美國南部,或者發生在這次風暴的起源地加勒比海地區,並沒有直接打進美國的大都市。因為這個概念看起來好像也很小。

但是紐約一直是作為一個災難片的主角,所以大家也就認為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是一個娛樂的事情,要不然好萊塢也不會經常把它拿出來作為一個消遣的對象。可是這一次的確是實實在在的,不是說《明天過後》(The Day After Tomorrow)的景象,那水來了以後真的會淹沒很多的人。

那麼從這個事件來看,迄今有48個人喪生,在美國東部可能有25人,這是我看到的。我本人雖然在曼哈頓工作,但我住在新澤西,新澤西那天我覺得是讓人感到非常恐怖,而且那天晚上我一夜都沒有睡覺,就是風聲呼呼不止。

讓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這個颶風到了紐約之後,好像風力減弱了,並沒有帶來預期的那種災難,如果到紐約的強度跟我在新澤西經歷的一樣的話,我覺得這次防範措施不但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還可能不夠,因為很多大樹倒了,而且我們家的電到昨天晚上才恢復。就是說我在美國快20年了,第一次停電這麼長時間,之前停電最長的紀錄可能就是2個小時,這次達到了快100個小時。從這點來看,我覺得它的強度是非常大的。

對於大紐約地區的疏散,現在有點眾說紛紜,而且現在中國觀眾好像也加進來發表他們的意見,因為我聽說這次中國的媒體,包括鳳凰電視台派了很多的記者在紐約當地採訪。所以很多人覺得這次疏散沒有必要,因為過後只是造成了一種頂多是Tropical storm(熱帶風暴)的局面,並沒有造成原來預期的那種颶風的效果。但是我覺得從政治家的角度來說,從防禦的角度來說,他們做的是非常成功的。

主持人:好,唐先生。

唐柏橋:我也覺得這次防禦是非常必要的。你設想一下,紐約就算是這次後面的風力是減弱了,但是它也是百年一遇的,就是說我來了20年沒有遇到過這種風暴,這是百年一遇的,加上前一段時間有一個地震,那個地震也是沒有任何預報的,所以當時有人有點驚慌啊。那麼風的話畢竟有預測性,所以大家就會高度警惕,我覺得這個是無可厚非的。

第二個更重要的是什麼呢?因為紐約是一個金融區華爾街,如果說按照原計有20%可能從巴哈馬過來,那這樣有二級颶風的話,因為巴哈馬是三級,到北卡登陸的時候是一級到二級,到紐約,那個颶風中心,那個颶風眼如果還在這個中心,最大的可能性是穿過布魯克林的NASSAU COUNTY,這樣的話,布魯克林的downtown(市中心)剛好是差不多在一起。你看那900公里,一個大圈圈,從NASA宇宙飛船拍出來,那很驚心動魄的,鋪開一大片。這種情況下,就是百年不遇。

奧巴馬兩次講,大家的警惕可能還不夠,要做最壞的準備,有可能是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其實我們這次非常僥倖,當時那個風沒減弱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有20%的可能,如果那樣的話,那紐約的防範措施是不夠的,為什麼呢?因為紐約沒有防範地震和颶風的經驗和設備。

你比方邁阿密,那我們太清楚了,邁阿密、巴哈馬我們經常去度假,每年都來颶風的,他們覺得很好玩。我們去台灣也是一樣,把窗戶都釘好了,他們都知道放假了,也正好趁這個機會休息。

但紐約不一樣,那個高樓一個玻璃一砸下來可能就砸死人了,你看那個環河大橋都說有可能會垮掉,因為它那個結構不是防颶風的,它是方塊型的結構,它一百多年了,一垮了的話,要是你事先沒有防範,那可能死的人就是成百上千了。所以我覺得這次防範是非常有必要的。

主持人:特別是由於紐約沒有這種防範颶風的經驗。好,我們現在接一下紐約楊女士的電話。

楊女士:橫河先生好,兩位先生好,還有田先生你們都好。首先我想要說這次颶風也好,洪水也好,我覺得我們美國政府做的非常非常好,我們紐約市的市長也 好,市民也好,每個人都做的非常好。

我覺得首先是要感謝老天爺。第二個要感謝美國政府和我們美國警民一致的來關心全國的美國的人民。我沒什麼可說,就是說只有美國能做的這樣好,也只有在我們這個國家做的這樣好,非常感謝!

主持人:剛才紐約的楊女士說這一次能夠渡過這一關主要感謝老天爺,然後感謝美國政府做的非常好。那我們再接一下美國王先生的電話,王先生您好。

王先生:你們大家好。這次為什麼要大驚小怪?要大量的把整個紐約市撤退,地鐵、公車都要停駛,為什麼他要這樣做?原因就是民主制度,他不敢不這樣做,為什麼呢?因為這個市長在今年下雪的時候,氣象局報告這個雪會下得不怎麼大,結果一下下得很大。唉唷!他沒有準備。結果那個報紙罵他,老百姓也罵他,罵得他狗血淋頭,罵得他鞠躬道歉,道了很多次歉。

他這一次不敢掉以輕心,所以紐約市向來沒有為風為水有犧牲過,他不敢掉以輕心,萬一真的大風大水來了的話,紐約市一死幾十個人那就不得了了,那這個市長要完了。所以他這次為什麼要這麼徹底的做呢?他不是做給奧巴馬看,他也不是做給州長看,他是做給老百姓看,他怕老百姓罵他。

主持人:好,謝謝王先生。

(待續)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


http://www.youmaker.com/

視頻:【熱點互動】避颶風 紐約大撤離值不值得

相關新聞
地震加颶風  紐約都不紐約了
艾琳過後紐約看似恢復平靜
紐約河水溢出曼哈頓部分街道被淹
黃天辰:從颶風中的美國記者所想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