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贏面大? 研究:選前股市漲連任有望

【大紀元2012年10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如果您想知道11月6日誰會入主白宮,不妨參考一下美國股市的表現。根據社會科學研究網(SSRN)一份最新的研究顯示,股市表現是一個很好的選情意向指標,其準確性優於傳統的失業率指標。

NBC新聞網報導,這份題為「社會情緒、股市表現和美國總統選舉」的研究報告是由美國智庫「社會經濟研究所」(Socionomics Institute)的普理徹爾(Robert Prechter)和戈埃爾(Deepak Goel)、埃默里大學的派克(Wayne Parker),以及劍橋大學的藍波特(Matthew Lampert)等學者聯合撰寫的,他們研究了自1792年以來每次總統選前的一些重要指標的預測準確性。

他們發現,若股市表現特別好,現任總統的贏面較高。戈埃爾說:「我們發現最好的選前指標是選前三年來的股市報酬變動率,(失業率)在我們的測試模型中沒有任何的預測價值。」

例如,在1996年,比爾‧克林頓獲得了壓倒性的勝利,因為在選前三年期間,道瓊指數暴漲了63.8%。相比之下,1932年的赫伯特‧胡佛(Herbert Hoover)慘敗,因為前三年的股市報酬下跌77.3%。

這項發現對於奧巴馬的連任來說可能是個好消息,因為自2009年9月中旬以來,道瓊指數上揚了34.8%,僅管這個報酬率的數字不比克林頓的亮麗,但卻足以將奧巴馬送上白宮寶座。

研究人員稱這個股市報酬率是一個「社會情緒」指標。當社會情緒趨向正面時,投資人傾向追漲股票,亦即他們押注現任者會連任。反之,當社會情緒負面時,股市傾向下滑,導致現任者連任失敗。

他們比喻說,如果現任者的選舉結果是1塊美元,那麼股市的表現可能會貢獻33美分,而全美的失業率則影響不到1美分。

他們除了測試股市和失業率指標外,也測試了GDP和通脹率。他們發現,股市指標的準確度在任何時期都高過其它指標。失業率和通脹率的選情預測能力不顯著。經濟增長是一個顯著的指標,但其效能不及道瓊指數的表現。

普理徹爾在發表這份研究的博客上說:「我們相信我們的研究有助於證明游離選民並沒有很理性地權衡每個候選人的價值,他們的投票行為大多取決於他們的感覺。」「一個正面的社會情緒趨勢會誘導投資人在選前三年將股價指數推高,它也誘導選民在良好情緒下投票給現任者,讓其連任。」

這份研究證實了所謂「財富效應」對選情的影響,亦即持續上漲的股市讓民眾感到更富有,對經濟更有信心。

研調機構S&P Capital IQ的首席投資策略師薩姆‧斯托瓦爾(Sam Stovall)表示,自1900年以來共有28場美國總統選舉,其中民主黨贏13次(勝率46%),共和黨贏15次(勝率54%)。

他在題為「總統選舉預測指標:股市表現通常會預示勝利者」的報告上說,在大部分情況下,「股市已被證明是一個預測選情的可靠指標」,如果股市在選舉年的7月31日至10月31日期間上漲,將預示「現任總統會連任」。他補充,標普500指數用來預測誰將入主白宮會是一個更好的指標。

報告中說,自1900年來,8次股市下跌,現任者被取而代之,指標命中率88%。只有在1956年這個指標失敗,當時標普500在選前三個月下跌7.7%,但史蒂文森(Adalai Stevenson)卻沒有取代艾森豪總統。

斯托瓦爾說:「有兩個原因導致了1956年的股市滑坡: 蘇伊士運河事件和蘇聯鎮壓匈牙利起義。平均而言,現任者被取而代之的選前三個月,標普500的跌幅是5.1%。」

今年7月31日至10月31日,標普500的漲幅達4.1%,這暗示:奧巴馬在11月6日的選舉很有利。

藍波特稱,在空頭市場擔任總統的人較不受選民歡迎,「如果奧巴馬總統在空頭市場擔任總統職位,他是否能打破慣例?我們不得而知。」「尼克森在1972年的空頭市場中贏得了壓倒性的連任勝利……但尼克森的民眾支持度急降,因為更大的空頭市場開始了,不到2年他下台了。」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選舉參選人對選民強調經濟問題
美國總統選舉候選人聽證伊戰問題
【熱點互動】美國總統選舉與救市法案
奧巴馬還是羅姆尼 美大選一成選民猶豫不決成關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