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峰:欣聞中國公佈多種問題食品「安全攝入量」

喬志峰

人氣 4

【大紀元2012年11月23日訊】質監部門:每天飲用1斤酒鬼酒不會造成健康損害。針對酒鬼酒中檢測出塑化劑問題,相關部門負責同志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取決於攝入量和攝入時間的長短。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以媒體報導的酒鬼酒中DBP含量為1.08mg/kg計算,每天飲用1斤,其中的DBP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11月22日《北京晨報》)

酒鬼酒塑化劑超標風波持續發酵,酒鬼酒股票還在停牌。千呼萬喚始出來,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1日晚間終於發佈公告,確定50度酒鬼酒樣品中含有塑化劑成分,其中DBP最高檢出值為1.04mg/kg,為衛生部標準0.3mg/kg的247%。儘管超標數字很是駭人,但相關部門的表態卻給我們吃了定心丸:塑化劑雖毒,危害不大。酒鬼酒,每天可以喝一斤。

酒鬼酒塑化劑事件爆發後,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白酒行業塑化劑超標現象由來已久,甚至有的企業產品超標10多倍。由此可以看出,塑化劑超標並非只有酒鬼一家,而是白酒行業的通病,「每天可以喝一斤」的標準不僅對酒鬼適用,對整個白酒行業都適用。每天一斤,這樣的「安全攝入量」對普通人而言足夠了。有幾個人能每天喝一斤白酒呢?即便有這樣的高人,且因此成了「酒烈士」,也可以將其定性為「酒精中毒」甚至是「撐死的」嘛,與塑化劑無關。此論一出,白酒行業必彈冠相慶、一片歡騰。

現在某類食品出問題,往往不是一兩個品牌,而是整個行業全軍覆沒,也難怪老百姓常常哀歎「我們還能吃甚麼」。值得欣慰的是,隨著社會的發展,雖然問題食品仍然層出不窮,但相關部門很顯然比以前更負責任了,及時發佈問題食品的「安全攝入量」就是一大進步。今年3月,農業部副部長、中國飼料工業協會會長高鴻賓就曾對記者表示,自己並不贊成媒體對「致癌牛奶」等的過度炒作。針對有純牛奶被檢出致癌物質黃曲黴素M1超標一事,高鴻賓稱,此事的傳播「弄得太嚴重了」:「你說吃了致癌,它得吃幾噸、吃幾年才致癌啊?」與副部長相比,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專家孫忠實給出的標準更精確。他在做客人民網強國論壇談含鉻膠囊時說:一天吃六個膠囊,一天三次、一次兩個,沒有吃掉多少鉻。所以,要冷靜,不要恐慌,不要把藥用空心膠囊鉻超標說成很大的危害……欣聞中國公佈多種問題食品「安全攝入量」,不由感動得熱淚盈眶。有了這份關懷和承諾,我們還有甚麼不敢吃的?

毒膠囊一天可以吃六個,塑化劑白酒每天可以喝一斤;至於致癌奶粉,但吃無妨,吃幾噸都沒事。不知道這些個「安全攝入量」是有科學的數據做支撐,還是滿嘴跑火車張嘴就來?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頭等大事,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即便問題食品危害不大,只要其存在安全隱患,就必須引起重視,絕不可心存僥倖。食品安全問題之所以氾濫成災,表面上看是黑心商家見利忘義、缺少「道德的血液」;可最根本的原因,還在於相關部門失職失責、監管不力甚至跟奸商蛇鼠一窩、狼狽為奸。如果他們都能真正負起責任來,老百姓何至於提起食品安全便膽戰心驚呢。

相關新聞
香港行政會通過問題食品可先禁售再檢驗
食安中心查獲多種問題食品
中國食品安全的威脅緣何揮之不去?
《南都》揭中國食品安全「叢林狀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