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與InnoCentive善用全球人才

共同創造的創新:善用全球人才

雷馬斯瓦米、高哈特

人氣 50
標籤:

Orange示範了企業如何藉員工、軟體開發者、創業家、以及顧客等多個開放平台帶動的共同創造獲益。

它同時說明了讓參與平台運作到位,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最大的挑戰在於釐清哪些互動是促成共同創造的主因,而哪些互動應該被管理。

如維基百科共同創辦人威爾斯(Jimmy Wales)所言,「若企業覺得共同創造是架個網站,然後把所有工作丟給使用者,那他就大錯特錯了。企業的任務是要提供使用者一個合作的體系,而這要花許多心力才能完成。」

企業與研究人員想要共同創新卻招致失敗,通常是基於兩個原因。一是設計了錯誤的平台,二是忽略了提供外部與內部關係人精彩豐富的參與經驗。單純提供一個開放式平台,不代表人們會對平台使用經驗滿意。

Mozilla與火狐瀏覽器(Firefox)的例子,說明了在建立共同創新平台時「精確」的重要性。Mozilla基金會董事長及前執行長貝克(Mitchell Baker),很早就體認到必須在維持控制與放手讓人發揮間取得平衡。

Mozilla擁有超過一百二十位員工,貝克表示,「沒有這些員工,Mozilla只是個好用的公開源代碼平台,而不會成為網際網路的一股力量。」

Mozilla採取高度分散的決策模式,將產品開發、軟體編碼、推廣與宣傳外包給志願者社群。

雖然大量外包,貝克強調,在處理許多流程時,其實需要高度紀律。她舉例,「比方在程式碼進入火狐的流程,就管理得非常嚴格。但是像在建立擴充軟體、將產品本土化、或是建立新產品方面,就不需要那麼斤斤計較。」

若說Mozilla是整個系統的心臟,社群就是它的四肢。若沒有這些社群,火狐不可能拓展至三億位用戶。Mozilla提供了類似骨架的平台,因此社群中任何人都能夠參與創新。

有時執行關於程式碼決策的人,也不是Mozilla員工。貝克表示,有些具備高度專業的人不願意受雇。但只要火狐提供這些能人志士有意義的共創經驗,它就能因他們的貢獻成功。

共同創新的另一項挑戰,在於帶動外部與內部設計者充分有效的合作。吸引外界人才不容易,但要內部研發人員接受新的開放系統,往往更是困難。

InnoCentive比起許多企業,更常面臨這樣的挑戰。InnoCentive是一家網路公司,專門為企業內部問題尋找外界的解決方案。

它擅長吸引外部問題解決專家,但是還在設法解決客戶內部的挑戰。InnoCentive成立於二○○一年,資金來自製藥公司禮來(Eli Lilly & Co),它的任務就是解決如禮來、寶僑(Procter & Gamble)、艾利丹尼森(Avery Dennison)、蘇威(Solvay)等企業提出的問題。

這些企業提出從五千美元到一百萬美元的獎金,以招攬問題解決者。來自二百多個國家,二十萬名工程師、科學家、素人發明家註冊為問題解決者。

一項由瑞士公司SCA做的研究指出,當企業在InnoCentive上找到問題解決方案,往往不到三個月就能收回七四%的投資。

直至二○○九年底,已有九百三十個問題被貼上網站,懸賞總計高達二千二百五十萬美元。而問題解決率也由二○○六年的三○%上升到四五%。問題解決者提出了一萬五千八百七十五則方案,其中五百三十九則得到總計四百六十五萬美元的獎金。

許多來InnoCentive找答案的企業,其實內部聘請不少研發人員,但它們發現InnoCentive的方案往往比自己的還優秀。研究也發現,當解決者不是該問題領域內的專家,成功解答的機率反而比較高。

如InnoCentive執行長斯普拉德林(Dwayne Spradlin)所言,「多樣性是我們的祕密武器。我們跨出企業的研發部門,向世界各地的創業家與問題解決專家尋求解答。

他們可以用你我無法想像的方式理出答案。」InnoCentive了解它必須管理網站上多元的體驗,也必須留意企業與問題解決者的參與及互動

例如,InnoCentive在二○○九年重新設計了它的線上「專案室」(project rooms),讓企業與問題解決者能對話得更順暢。它同時也擬出保護參與者智慧財產權的方法,而這對許多類似的平台都是個複雜的挑戰。

除了智財權問題,InnoCentive還必須解決客戶組織內部研發人員的抗拒,這些人往往不歡迎外部專家來踩他們地盤。

之前提到的Orange也是在外界專家進入公司與員工共同創新,員工才接受對外合作模式。InnoCentive做為平台提供者,最近正針對這項議題採取兩項解決措施。

第一,它發展了一套企業內部版的軟體,讓企業能找到組織內部的問題解決者。這個新軟體的目標市場不同,主要是協助客戶找到它原本就認識的人,但也讓研究人員有機會使用這項工具,得到良好的使用體驗,繼而願意尋求外界合作。

InnoCentive的另一項方法,則是派遣一組顧問服務團隊去企業指導如何使用新的軟體平台,並進行必要的行為改變。

InnoCentive的成長關鍵已經不是軟體平台本身,而是讓客戶企業的內部專家,願意放下研發的獨占權。@(待續)

摘編自 《共同創造到底有多厲害!》 商周出版社 提供

相關新聞
跨界  施振榮要創造藝術價值
住持:演出給我創造了一次流淚的機會
成功與主管溝通 創造雙贏局面
企業主:這是創造歷史的鴻篇巨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