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張忠謀:念大學首重謀生技能

人氣: 58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3月19日報導】(大紀元記者江禹嬋台灣新北報導)對於現在大學教育,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大學生應該培養3種能力。首先,必須要學會一項謀生技能,再來是培養邏輯思考的能力,最後則是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只要養成這3項本事就很夠用了。他勉勵大學生,雖然不一定全做得到,至少謀生技能要先掌握,其餘可以再慢慢培養。

輔仁大學19日舉辦100學年永續成長論壇,邀請張忠謀以「我如何看待大學教育」為題進行演講,並與學生對談。

尋謀生能力 邁向成熟第一步

很多人念到大學畢業後,出社會卻找不到一個滿意的工作,甚至覺得自己被欺騙了。張忠謀建議,在大學階段就應檢視、評估自己接受的教育,是否可以引導到未來謀生的技能,他強調「這是成熟人生第一個要做的事」。

除了以謀出路為主要目的之外,人文素養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張忠謀表示,到美國後就讀哈佛大學,雖然只有1年,但是卻養成對音樂、文學、看新聞雜誌的習慣,充實豐富了他往後的人生,他說:「假如我不懂蕭邦,我的人生將缺一角。」

不過在美國當教授的叔叔認為,哈佛重視的是通識教育,建議他轉到麻省理工學院才能學到謀生技能,因為在當時往理工研究方向走,幾乎是中國人在美國的唯一出路,並問他:「你大學4年後要做什麼?」問得張忠謀一時語塞,有如當頭棒喝,才開始思索自己的未來。

麻省理工 奠定科技業基礎

跟哈佛的生活比起來,麻省理工的學習可以說是「枯燥無味」,同學沒那麼有趣,但非常用功,每天晚上11點還在做習題,但這段時間卻給了他最重要的謀生技能,奠定他這輩子在科技業的基礎。

另外,大學生要有「邏輯思考」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應該一邊養成獨立、批判性的思考能力,惟有如此,在面對新聞媒體所發表的怪事亂象時,就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張忠謀提醒,大學生平時要多看好書,聽有學問的人談話,如大師級演講等;他的一位教授曾提到,要學好英文,就要讀紐約客(TheNew Yorker)雜誌,從哈佛到現在,他依然每天固定閱讀,做到始終如一。他說,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將受益無窮。

笑談哈佛生活 宿舍學到最多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19日前往輔仁大學演講,他表示,自己只在哈佛大學就讀1年,那時規定全體大一生都要住宿,他住的地方大約100多人,每個同學都擁有不同的興趣、領域和專長,有的想作音樂家、文學家、科學家等,這些同學都教他非常多知識,因此那1年擁有非常豐富的學習經驗。

哈佛的生活是多采多姿的,不論是波士頓的博物館、音樂廳、還是看棒球比賽;其中有個好朋友,立志當一位英文老師,引導他閱讀了許多古典文學、文學著作等;他認為,求學階段,除了學習謀生技能外,還要多涉略其他領域以及培養多方興趣。

尤其是他的室友,就是一位頗有魅力又英俊的男孩,才剛入學就有一大堆女朋友,當然也不吝嗇的教他許多寶貴的經驗,引起台下學生一陣哄堂大笑。

不過,他也曾遇到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他談到,當他在麻省理工學院想要攻讀博士,學院有個規定,只要2年考試沒通過即永不錄用;沒想到自己竟連續2年都沒有通過考試,這打擊使他幾乎一個禮拜都吃不下飯、睡不好覺,覺得無顏見父母親,還有自己新婚的太太。

後來他發現,人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就先到職場上工作,從中發現自己的長處在於「管理」而非純粹做研究的學術,沒想到最後得到公司賞識而送他到史丹佛念博士。

張忠謀說,轉了一圈還是回到校園念書,只是心境上有很大的不同。他建議,如果不是以學術界為志向,可以先到社會上歷練一番,等你回過頭來進修,會更知道自己真正要學的東西是什麼,也會更加用功。◇

責任編輯:李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