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看護外勞 輔導與管理

文通

人氣 418
標籤: , ,

十幾年來,因為兄弟姐妹各有家庭及事業,無法親自全程照顧年邁多病的父母,只好透過仲介公司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協助。五年前自工作崗位退休後,接父母同住,親自督導前後兩位外籍看護工(阿萌與安妮,均為化名)的工作與生活,累積了一些輔導管理經驗,與大家分享。

基本上,我要聲明:對於外籍看護工願意離鄉背井,隻身到另一個人生地不熟,語言又不通的國度從事辛苦的家庭看護工作,表示十分敬佩與感謝──說實在的,我自己還沒有出國工作的勇氣。至於看護工的表現,有人說好壞全憑雇主運氣。碰上好的,一切OK;遇到壞的,則受一肚子氣。不過,我認為雇主是否對看護工進行有效的輔導管理,也是重要因素。

就以我們家為例來說吧。印尼籍的琳達(化名)是第一個到我家工作的看護,由於時間久遠,且當時我未與父母同住,只有大約一個禮拜回家探望老人家一次。因此,對她並沒有什麼特殊印象。

琳達工作期滿後由來自越南的中年已婚婦女阿萌接手,由於爸媽身體狀況較不穩定,我除了利用週末假日定期探視外,也常臨時抽空回家帶爸媽去看病,並偶爾用電話提醒阿萌需要注意的工作事項,但對她的工作及生活狀況不甚了解。

接父母同住後,實際了解阿萌的工作及生活情形,調查後才發現已在我家工作五年多的阿萌,之前只與父母同住時出了不少狀況。她交了已婚的臺籍男友,時常不假外出與男友約會;她自行到外面撿資源回收品,變賣賺外快;她有兩隻來路不明的手機,接進打出的電話不斷……而這些問題,老爸老媽竟然都被蒙在鼓裡,我們兄弟姐妹也多不知實情。

難怪阿萌常說:「以前跟阿公阿嬤住,很自由,現在不自由。」我也發現,越來越「油條」的阿萌,每天最期待也是最快樂的時光,就是早上和下午推著輪椅帶老媽到附近的公園開「越南同鄉會」,與同鄉聚會聊天,有時還忘了回家的時間。後來,在她六年工作期滿前三個月左右的某一天,發現並證實阿萌伸第三隻手,偷了我一萬二千元現金。我立即採取斷然措施,雖然視阿萌如同家人而不忍心報警,但要求仲介公司明快處理,第三天就提前將她遣送出境。

安妮是第三位出現在我家的看護工,來自印尼的未婚年輕女孩。基於前車之鑑,我特別重視對她的管理輔導,約法三章,一切從頭做起。

其一,專心照顧老人家。老爸往生後,老媽的身體狀況一年不如一年,失智症日益嚴重。基於安全考量,更要儘量做到「形影不離」的地步,尤其要特別注意防止老媽再度跌倒。總之,一切以照顧老人家為優先,其他的事,可以暫時擺在一邊。

其二,不可單獨外出。規定安妮每次推輪椅帶老媽外出到附近公園散心時,必須另有家人陪同,且須刻意避開外勞聚集聊天的場合。因為我常常看到公園一角,外勞把我們坐著輪椅的老弱長者晾在一旁,她們只顧三五成群嬉鬧聊天的畫面,實在令人心酸不已。我也認為,這些外勞利用「同鄉會」彼此交換情報,說長話短,人際關係變複雜了,難免衍生安全及管理上的問題。

其三,禁止購用手機。雖然安妮一再要求購買手機,我們始終沒有同意。不過,我們主動幫她代購專用的國際電話卡,可用家裡的電話直接打回印尼。後來發現安妮有一拿到電話卡,就一口氣打完的壞習慣,只好改為限量供應──除非情況特殊,否則每週只給一次一張,建議她長話短說,知所節制。

安妮工作尚稱勤快,也愛乾淨。只是情緒管理能力較差,有時會鬧情緒並出現較不禮貌的行為,例如:說話大聲、頂嘴及愛哭。所幸經過輔導後,已漸漸減少。

安妮工作之餘,喜歡看電視,幾乎是唯一的休閒活動。我們鼓勵她多看閩南語節目學語言,多看烹飪節目學做菜。兩三年來她的閩南語進步很多,廚藝也精進一些。為了幫她解解鄉愁,我們還特別送她一台收音機,鼓勵她收聽專門為外勞製作的廣播節目,也定期到印尼店幫她購買自印尼進口的期刊雜誌。

轉眼間,安妮在臺第一階段三年的工作時間即將期滿。正逢政府開放雇主直接聘僱外勞方式,聽說勞雇雙方都可以節省不少費用。她從廣播節目中得知這個好消息,已多次主動表明請求雇主同意展延工期並建議採直接聘僱方式辦理。

基於工作需要及安妮的工作表現,我已開始蒐集探詢有關資料,準備辦理留人的相關手續。期待安妮在第二甚至第四個三年的在臺工作期間,充分配合雇主的輔導管理,檢討改進工作缺失,有更好的表現。@

相關新聞
為什麼有些人不喝酒也會醉? 專家解析原因
安寧病房護士經驗談:臨終者最驚人的3件事
咖哩飯醬汁該放左邊或右邊? 日本網友投票
清熱健脾的靈根「蓮藕」 挑選秘訣一次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