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尼國需求 布衛生棉獲好評

font print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4日報導】志工系列報導-尼泊爾國際志工2(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14日電)因為資源匱乏,尼泊爾婦女沒有使用衛生棉的習慣,頂多用布代替,有些婦女甚至放任流血不管,清大國際志工教導當地婦女使用布衛生棉,減少婦女病橫行,廣受在地好評。

清大志工每年前往尼泊爾鄉村及山區服務,除了義診,也進行衛教。連續5年擔任志工、前往尼泊爾7次的王筱芳表示,當地婦女對月經的觀念不足,肚子痛常搞不清楚是懷孕?還是生理痛?碰到生理期,多半選擇穿布裙,隨手用裙擺擦拭血跡,容易造成細菌感染。

因為看見婦女病橫行,志工團苦思解決之道,考量環保與永續性,布衛生棉成為首選。

在台灣,有「翅膀」的衛生棉早已司空見慣,但在尼泊爾卻是新奇概念。清大志工們為布衛生棉加上翅膀,方便吸收、固定;甚至在翅膀上縫上小鈕扣,便於收納。考量功能性,夜用或量多時,團員們還在棉布裡加上吸水性強的毛巾布,強化吸水性。

雖然只是小小一個布衛生棉,但種種貼心設計,卻大大改變當地婦女的生活。王筱芳說,布衛生棉獲得村民廣大迴響,甚至是男性、年長的阿伯也都來學,希望做給自己的老婆和女兒。

談到布衛生棉教學,王筱芳透露,其實母親對她前往尼泊爾服務一直感到擔心,於是她也利用這個小小話題,詢問母親早年台灣使用布衛生棉的習慣,不僅讓母親瞭解她在當地的志工服務,也意外拉近母女感情。

除了衛教,清大志工也在尼泊爾進行硬體設施改善。王筱芳說,因為沒有足夠燃料,當地人只好喝生水,加上人畜沒有分離,造成水源污染,傳染病問題更為嚴重,所以志工們也在當地蓋廁所、拉水管,運用在地材料建造「濾水塔」,希望從基本面改善衛生問題。

「有準備,才能做好服務」,王筱芳表示,雖然每次出隊只有短短40、50天,但從前置作業到回國檢討,幾乎要耗掉1年半時間,志工們投注的心力超乎想像。

她認為,所謂志工,除了心存善念,更要有準備地去服務,把所有可能性都事先想過,結束之後還要反思、檢討,「不僅對方受惠,自己也能得到更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臺北市旅館商業同業公會溫情送暖, 14日下午1時起將包下京華城喜滿客影城,邀請財團法人育成社會福利基金會70位師生提前過節,並由公會幹部扮演聖誕老公公發送禮物、遊戲聯歡。
  • 【大紀元2月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8日電)南韓性感歌手李孝利行善不落人後,繼去年底捐助獨居老人5000萬韓元(約新台幣132萬元)後,今天又大手筆捐贈1億韓元給南韓慈善團體,可謂名副其實的人美心也美。
  • 苗栗彭姓癌末更生人獨居殘破木屋,唯一願望只想有遮風避雨的棲身之所,苗栗地檢署9日發動志工、社會勞動人幫他修屋圓夢;不料男子昨天下午即陷入昏迷,今天凌晨離開人世。
  • (shown)接待WASC考核官的飛天藝術學校校長、主任看上去都氣質高雅,老師們也個個都精神飽滿,臉上洋溢著自信的活力。一查簡歷,這些老師很多都是來自劍橋、普度、史丹佛等名校的博士、碩士,藝術老師也來自世界一流的藝術團隊。飛天學生不但成績突出,氣質更是出類拔萃。學生們舉手投足和言談舉止間都有一種傳統的貴族氣息。這在現代化、自由化的美國,哪怕是其他私立學校也是很少有的,這讓WASC官員們感到很詫異。
  • (大紀元記者郭千華宜蘭報導)宜蘭縣政府為加強提昇癌症病患的生活品質,全國首創成立頭髮銀行,展開「為癌友募髮」,藉由捐髮傳遞愛與關懷,「讓愛更美麗、讓宜蘭更幸福」。7日在宜蘭縣立礁溪國民小學4樓視聽教室,由宜蘭縣縣長夫人林素雲及數位捐髮者母親,共同親自為捐贈者剪髮,讓宜蘭的婦女節更顯溫馨。
  • 2012年3月10日在台南文化中心的演出,神韻巡迴藝術團第六度為台灣的民眾展現真善美融為一爐的純青境界,神韻重現中華神傳文化深刻的內涵,獨特的藝術形式和經典原創的歌舞樂景吸引了許許多多主流社會人士讚歎的眼光。
  • (shown)「林來瘋」的突然颳起,令球迷驚喜,也讓人震驚。假如不是因為傷病無人上場,坐了兩年冷板凳的林書豪差點被逼得去當牧師。林書豪帶給不同的人們以不同的驚喜,從東方元素到美國夢,再到信仰追求,每個人從他的故事中都得到了啟迪。
  • (shown)曹醉夢 滿族,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中國畫系、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班,曾為大陸美術學院教授。多年從事中國畫的山水、花鳥畫的探索與研究,作品以表現中國北方霜雪、寒冰及蒼荒曠野、幽禽野雀為主。近年來致力於兼工帶寫冰雪類中國畫的研究,成為該畫派的擎領人。其畫作曾在國際展覽中多次獲獎,出版藝術理論專著兩部、合著兩部,出版有《當代繪畫藝術》、《曹醉夢畫集》等畫集。在藝術領域,第一次提出與「美術」相對立的「醜術」的藝術理論,目前從事該項目的研究。
  • (shown)60年來,男女老少的藏民被迫拋下世代居住的土地,前仆後繼踏上艱險的徒步逃亡之旅。13年前,24歲的藏族姑娘達珍背著糌粑和行李也默默跋涉在終年冰雪覆蓋的雪山上,雪霜將她的黑髮凍成了冰,而希望似火燒灼心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