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金錢草復育成功 金門生態增色

人氣: 6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守國金門28日電)金門縣林務所與嘉義大學合作復育繁殖俗稱金錢草的食蟲植物—寬葉毛氈苔,將移地復育,也將研發在地文創或生態產品。

寬葉毛氈苔是稀少的食蟲植物,金門早期在鵲山、后隴及前埔溪等流域常發現,近幾年水泥開發與破壞,野生種源大量減少,為保護這種珍貴的植物資源,縣府投入大量經費與人力進行棲地復育工作,林務所則配合繁殖及移地復育作業。

縣林務所表示,受限原始棲地的惡劣生存條件,植物為了生存,會將部分器官如莖或葉演化成捕食器或分泌黏液捕捉昆蟲,消化後將養分作為生存的補充,這類群的植物被稱為食蟲植物。金門是個蕞爾小島,食蟲植物棲地種類的歧異度,卻有相當高的生態及保育價值。

縣林務所與嘉義大學合作,以組織培養,在無菌環境中繁殖寬葉毛氈苔。

縣林務所表示,無菌室組織培養最大的好處是可有效觀察細小的種子,追蹤改善及調整培養步驟,短期可獲大量且純正的原生種源。種苗從培養基中移出後,種植在水分含量很高的潮濕土壤中,接受光照,就能很快適應自然環境而持續生長種子來繁衍下一代,生長3到6個月後,開花結實產生種子繁衍下一代。

寬葉毛氈苔有高度的園藝及藥用價值,縣林務所將它作為第一階段的試驗重點。

縣林務所表示,寬葉毛氈苔可作為自然保育教學的最佳教材,可推廣到各中、小學的自然教室,讓學生在學校親自培育種植及觀察寬葉毛氈苔植物的生態習性及特殊的捕蟲功能。寬葉毛氈苔也能栽植在生態教育的展示櫥窗或推廣中心,讓遊客了解金門擁有的珍貴天然資源。

林務所指出,不管移地復育或人工介入繁殖,都不比原始棲地的保育方式好,環境蘊含的生態功能及棲地多樣性價值是不可取代的,因此以不同方式延續食蟲植物的遺傳價值,在保育及開發利用間取得最大的平衡。

如對食蟲植物好奇的民眾,可到金門縣植物園溫室及食蟲植物區內觀賞,但林務所提醒民眾,如看到昆蟲沾粘在食蟲植物中,不要協助「逃生」,自然世界中生命的消失與出現,都是永續循環中重要的歷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