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煙台紅富士蘋果被曝「吃毒藥」長大

人氣 119

【大紀元2012年06月11日訊】山東煙台紅富士蘋果以個大皮潤、甘甜酥脆暢銷中國各地。作為煙台紅富士主產區的棲霞和招遠,年產蘋果十幾億公斤。日前,陸媒記者調查發現,一種無任何標誌的藥袋被當地果農大量使用,藥袋包裹幼果直到成熟,白色藥末與蘋果直接接觸,目前這種藥袋仍在大量生產和使用,並不斷呈擴大之勢。

「套上藥袋的蘋果品相好」

據《新京報》報導,60歲的果農劉國強脖子上掛著裝有上百個紙袋的正方形布口袋,穿梭在密密匝匝的蘋果樹間。他將紙袋套在幼果上,一捏封口,紙袋就掛在樹上,一些白色粉末從紙袋飄出,粘在劉國強手指上,散發出一股刺鼻氣味。

「紙袋裡有藥,也叫藥袋,是禁止使用的。」劉國強說,當地不少果農套袋時戴口罩和手套,有的甚至將頭包裹嚴實,「像戴上防毒面具」。初夏時節,紅富士蘋果已有杏般大小,滿樹青色幼果將被藥袋包裹5個多月,直至成熟上市。

這種藥袋長寬約十五六厘米,外面是黃色的複合紙,裡面的深色紙沾滿白色藥末,直接與幼果接觸。

劉國強說,大秦家鎮的果農幾乎家家都在用這種藥袋,長出來的蘋果品相好,表面光滑不長黑點。

棲霞市亭口鎮的果農孫紹遷近日也忙著給蘋果套藥袋。孫紹遷家有三畝蘋果樹,需要7萬多個藥袋,還僱了一名勞力幫忙,一畝蘋果地約套袋兩萬個。

孫紹遷說,藥袋5分錢一個,成本3千多元,一名勞力要用10天多,成本也在2千多元。收成好的時候,一年三畝地能賺4萬多塊錢。

他回憶道,套袋這道工序始於10多年前,但那時的紙袋裡沒有任何藥。近幾年來,賣紙袋的經銷商開始推銷藥袋,說蘋果套藥袋賣相好。

招遠市一家農業合作社的技術員陳富寬稱,蘋果樹每年噴灑十幾次農藥,套上紙袋可有效避免農藥與果實直接接觸,降低農藥殘留,但近幾年藥袋開始流行。他拿出去年未套藥袋的紅富士蘋果,其中一個表皮布滿大小不一的黑色斑點,並有白點凹陷,而用了藥袋的蘋果表皮則比較光滑。

孫紹遷和劉國強也認為,收蘋果的不會管果農用的是藥袋還是紙袋,他們只在乎質量好不好,「用藥袋習慣了,擔心不用藥袋品相不好,賣不出好價錢」。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從棲霞市到招遠市百餘公里沿線,幾乎綿連的各村蘋果園都在大量使用藥袋。記者還在同一棵蘋果樹上發現了三種不同的藥袋:一種藥袋裡面黑色紙上白色粉末呈點狀密集;另一種藥袋內白色粉末已將黑紙覆蓋;還有一種藥袋,少量藥物隱藏在黑紙內側。一名套袋果農說,有一些藥袋是去年剩下的,所以藥量比較少,新套上去的藥袋則藥量足,「不同藥袋廠的藥袋,藥量也不一樣」。

藥袋內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何藥物,孫紹遷和劉國強等果農透露,用了好多年了,「人人都知道是退菌特和福美胂。」農業合作社的技術員陳富寬也表示認同。

藥袋拒賣外地人

5月13日下午,《新京報》記者走進棲霞市寺口鎮幾家銷售紙袋的店舖。一聽外地口音,商家們大多疑心重重,表示紙袋目前不賣給外地人。記者問及是否有藥袋售賣時,商家直接將記者拒之門外。

寺口鎮中心一家化肥店的女店主表示可以幫助聯繫藥袋加工廠。她說,藥袋5分錢一隻,5萬隻以上起售,第二天給確切答覆。

當日下午,「一輛京牌照車來到鎮上」的消息迅速傳遍鎮上所有紙袋店舖。記者再次聯繫女店主時,對方謹慎詢問那車是不是他們的,並說:「現在跟你們不熟,以後熟悉了再賣給你們」。

寺口鎮多名商家透露,去年11月份,山東一家電視台曾在該鎮暗訪,曝光果農使用的藥袋裡面含有的農藥可能屬於違禁農藥。

農業合作社理事長開藥袋廠

5月30日上午,《新京報》記者以考察設備為由進入緊鄰寺口鎮的招遠市阜山鎮藥袋加工作坊。

一排平房院落,不到40平米的平房內擺著三台製作果袋的機器。五六米長的機器上,一端是黃、黑兩種卷紙,傳送帶傳遞過程中,被膠水粘合在一起。紙袋內側的黑色紙面上,密布著一層白色粉末狀物體,散發著農藥的氣味。在另一端,成品紙袋已摞成幾摞,工人看著電子顯示器,當數字跳到100時,會抄起一摞紙袋扎上皮筋,裝入尼龍袋中。

作坊主梁玉剛指著機器傳送帶下沾有白色粉末的滾軸說:「藥兌上水,多少憑感覺」,放在滾軸下,機器一轉,藥就抹在紙袋上了,「一袋藥能產2萬個藥袋」。他說,每台機器只需兩三人操作,每天每台能產約15萬個紙袋,「如果不加藥,每個紙袋售價3分錢左右,如果加藥,每隻5分左右」。

記者調查發現,梁玉剛是當地一家農業合作社的理事長,負責銷售農藥、種子和化肥等物資。

藥裡面含的是甚麼誰也不知道

調查期間,記者暗訪發現,棲霞、招遠的數家蘋果藥袋加工廠大多隱匿在村落中,呈家庭作坊式經營,生產流程大致相同。買上三台制袋機,「一年下來,輕鬆收入10萬到20萬元」,多家藥袋作坊的老闆說,但對於所用藥物究竟是甚麼,他們都諱莫如深,「這種藥裡面含的是甚麼,我也不知道,但肯定是不讓用,藥是從河北進來的。」

招遠市農業技術員陳富寬也介紹,近年來,藥袋開始在棲霞、招遠等地流行,使用區域不斷呈擴大之勢,「整個煙台地區都很受歡迎」。

《新京報》記者把來自小作坊和蘋果園的數十個藥袋帶回北京,試圖聯繫檢測機構檢測是否含有退菌特、福美胂。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北京市農藥檢定所等多家檢測機構都表示難以檢測。

農業專家表示,退菌特是福美雙、福美鋅、福美甲胂的復配製劑,主要用於防治果蔬病害。成分中的福美雙對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噴藥時注意防護,誤服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福美鋅與皮膚接觸會引起皮炎;福美甲胂則對皮膚和黏膜有刺激作用。而福美胂是一種防治植物病害的含胂農藥,對蘋果腐爛病有特效。(文中部份人名為化名)

(責任編輯:徐亦揚)

相關新聞
廈門大學生催生「有毒食品維基百科」
《洛時》:在中國 食物來源根據身份而定
鄭欣然:「無神論」真坑中國人
湖南大量毒鹽入市 民責監管失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