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高薪 跨行學養魚

科技人:保石斑王國 須轉型精進技術

「養魚才是最快樂時光」/ 科技人棄高薪 成石斑魚達人
font print 人氣: 3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8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施芝吟台灣台北報導)他願意放棄人人羨慕的科技業高薪,回到家鄉培育魚苗,創造出以700噸的總飼養水量,飼養133萬尾石斑魚苗的紀錄。今年35歲的林宏賓日前被漁業署表揚為模範漁民。

林宏賓說,4年前南部分公司被迫北遷,從事石斑魚苗養殖的父親恰巧要轉型,毅然決定和父親一起打拚,開始石斑魚苗養殖。戶外養殖是看天吃飯的,一次大雨甚至是颱風,就可能造成魚苗血本無歸,因此轉型為室內養殖。本身也不是學術底子,跨行業相對困難,不懂不會就請教業界翹楚,技術更日益精進,整個室內養殖,包括管線等所有規劃,完全自己動手。

讓林宏賓自豪的是,一般700噸的總飼養水量,約只能飼養20到40萬尾魚苗,他曾締造飼養133萬尾的紀錄。他說,本身的積極度要夠,魚池水質的清潔、變化等都要時常注意控管,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照顧,不能掉以輕心。如今魚苗養殖,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未來希望藉由學術和經驗交流,再創佳績。林宏賓開心地說:「養魚才是最快樂時光」。

最後,他補充,「技術外流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台灣養殖業必須不斷研發精進技術與種苗培育,具備永續前進能力,外銷市場大陸占多數,希望政府建立專業養殖區,業者需要轉型跳脫,才能維持石斑王國美譽。」

另一位模範漁民李陳月嬌原本是在農會上班,由於公公退休才踏入養殖生涯,她說,剛開始也都不會,漁會有舉辦課程或是觀摩從不缺席,進一步了解如何養殖。李陳月嬌指出,現在很多人養殖石斑魚,供過於求,台灣技術也外流到大陸,現在價錢降很多,日子難過,只能改養其他魚種,也希望政府輔導外銷提高價錢。

在枋寮區有石斑女達人之稱的李陳月嬌害羞地說,「謝謝居民的稱呼,也沒有特別做什麼事,只是用心經營養殖業。」◇

(責任編輯:尚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今天表示,龍膽石斑魚受病毒等因素影響,種苗無法量產、養殖發展不普遍,水試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最近培育種魚,以聚合酵素連鎖反應檢測技術篩檢出未帶病毒的種魚,再培育出無病毒感染的優質種魚,並提高魚苗育成率。
  • 【大紀元3月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九日電)來台訪問的諾魯共和國總統史可迪(Ludwig Scotty)等一行,今天參觀勞委會職訓局南區職訓中心,對中心培訓學員的用心,展現高度的肯定與興趣。史可迪並希望職訓中心未來能協助諾國培育技術人員。
  • 【大紀元7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七日電)年度漁民節暨模範漁民頒獎典禮本週六將在瑞芳區漁會的深澳漁港舉行。台灣省漁會總幹事陳有慶表示,漁民節慶祝活動非常熱鬧有趣,風雨無阻地從早進行到晚,歡迎民眾全家大小一起到深澳漁港,共同體驗台灣漁業的新風貌。
  • (中央社記者沈如峰宜蘭縣9日電)宜蘭縣漁民陳翰霖、沈天輝,在過去漫長的歲月中,將自身所學的技術與經驗協助其他漁民,日前分別當選今年度全國模範漁民及全國優秀漁民,縣長呂國華今天公開表揚。
  • 為增殖沿岸海域漁業資源,高市府海洋局日前在鳳鼻頭漁港外海實施魚苗海放作業,共計海放「點帶石斑」2萬尾;海洋局說,點帶石斑屬高經濟價值魚種,營養與肉質深受消費者喜愛,並呼籲漁友,不要在3浬內海域從事拖網作業,讓魚苗能順利復育。
  •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1日電)農委會今天召開記會公布99年漁民節12位傑出模範漁民,當中不乏年幼就捕魚的老人家,也有為了養家二度就業的婦女,25日將在高雄舉辦的全國漁民節活動上,頒獎表揚他們。
  • (大紀元記者李曜宇台灣高雄報導)高雄市林園區水產養殖業產發達,提供全國沿海約9成的石斑魚苗,但是當地卻沒有水產檢驗站,讓業者相當不便。9日終於成立檢驗站,提供業者就近檢驗之服務,可望進一步保障高雄水產品質。
  • (大紀元記者簡惠敏台灣屏東報導)每年的7月1日是漁民節,為向終年辛勞的漁民朋友表示感謝與祝賀,屏東縣東港區漁會2日舉辦第52屆漁民節表揚大會,共53名模範漁民、漁船及運銷推廣績優從業人員獲獎,其中李建成獲選2012年度「全國模範漁民」殊榮,71歲的陳註年紀最大,老當益壯入列。
  • 屏東縣東港鎮今年的傑出漁民李建成,再獲選全國模範漁民殊榮,他說,從沒想到能拿到這個獎,討海一生,值得了。
  • 【大紀元7月1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3日電)7月1日為漁民節,今年全國漁民節活動,將於20到21日在台南市安平漁港觀光直銷中心舉行,除了動靜態活動,將表揚12位模範漁民,獲獎者盼導入企業經營與新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