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稱房企欠稅3.8萬億推高房價 掩政府暴利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1月24日訊】(大紀元記者方涵綜合報導)11月24日,中共央視報導稱,大陸45傢知名房地產公司8年欠繳土地增值稅3.8萬億元,導致大陸房價上漲,引來業內在微博上的一片噓聲。然其數據計算和邏輯推論被指錯誤明顯,在為中共政府從地產業攫取的巨額利潤開脫。華遠董事長任志強直指相關報導「愚蠢無知」。

房企8年欠稅3.8萬億 數據差10倍

11月24日,中共官媒央視稱SOHO中國、富力、萬科、招商地產、合生創展、金地集團等45家上市房企拖欠土地增值稅上萬億,其中欠繳最多的雅居樂地產控股有限公司欠繳達83億元。

央視報導稱,北京職業律師、註冊會計師、註冊稅務師李勁松和中國科學院社會發展與公務創新研究部部長康小明根據中共統計局、財政部、以及稅務總局公佈的房地產相關數據,測算200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8年間,全國房地產企業欠土地增值稅超過3.8萬億元。

央視數據公佈後,遭到中國民眾在網上質疑,「45家房企,最高才欠83億,總數怎麼達到3.8萬億的呢?求解!」如果45傢房企都按欠稅最多的雅居樂83億計算,最大欠稅3735億,只有3.8萬億的十分之一。

央視曝光45家知名房企欠繳3.8萬億土地增值稅,引來業內在微博上的一片噓聲。華遠董事長任志強表示,土地增值稅是按項目所在地政府規定的比例在預售時先預繳,在未達到稅法規定的結算條件時,可以不交,並不違背稅法,也非拖欠。

房價飆升 政府拿房地產利潤75%

參與計算欠稅額的康小明說,如果能把房地產企業欠繳的土地增值稅及時足額徵繳,「很多開發商的資金鏈,應該就扛不下去了。這將使得他們利用閒錢炒高地價,抬高房價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對其觀點,中國民眾針鋒相對地稱,「不管從哪個角度增加收款,都不可能降低房價!最後的結果都是算在老百姓身上。專家也蠢」

央視試圖把大陸房價飆升的責任推給房地產企業的論調,不但民間不認同,其他官方媒體也唱反調。

2013年11月12日,中共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日前在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透露,根據官方數據粗略估計,2012年政府和銀行從房地產獲得收入47917億元,佔全年房地產業銷售額6.4萬億元的75%,其中土地出讓金占房屋銷售額的40%左右。許教授表示,有的地方政府已準備進行「一房四吃」:一吃土地出讓金,二吃轉讓住房所得20%的個稅,三吃房產稅,四吃遺產稅。

2007年一季度至2013年一季度,大陸139家A股上市房企繳稅額高達6429.7億元,而同期的淨利潤僅為6265.4億,相當於房企每掙1元利潤,需交納1.02元稅款。

地方減房企土地增值稅 炒高地價互利

大陸的土地增值稅是指對房地產企業售房收入扣除開發成本等支出後增值部份徵收的稅款。房地產毛利率只要達到34.63%以上都需繳土地增值稅。由於該稅種屬地方稅,地方政府在執行上用盡灰色空間,將本來高達30%至60%的稅率,大減至只有1%至3%,令增值稅本來要打擊土地囤積與炒風的功能,幾近於無。

另外,房地產企業也有各種手法,逃避繳稅。例如,一套150萬的房子,按100萬銷售毛坯房,同時再簽署50萬精裝修的合同,這樣土地增值稅只按100萬計算。另外,稅法規定,代建房不收土地增值稅,只收3%建築稅,如果房企先找到客戶再建房(例如先賣樓花),就可以避開土地增值稅。還有,在大陸,一方出地一方出資金的合作建房可暫緩交納土地增值稅。很多政府機關手中有地,同地產商合作建房,機關人員的房子就沒有了土地增值稅成本。

由於不列入地方財政預算的賣地收入是地方政府搞「大手筆」政績工程的主要資金來源,各級官員貪污腐敗的「肥肉」,地方政府對房企逃稅的做法視而不見,主要是需要其幫助推高房價,以便能高價賣地。

2003年廣州一手房均價3888元/平方米,2012年14044元/平方米,漲幅261%;2003年北京一手房均價4456元/平方米,2012年20700元/平方米,漲幅365%;2001年上海一手房均價3500元/平方米,2010年21000元/平方米,漲幅500%;2003年深圳一手房均價5680元/平方米,2012年18900元/平方米,漲幅233%。

2008~2012年五年間,地方政府土地出讓總收入超過11萬億元,中共地方政府土地出讓純收入約4.1萬億元。如此巨額的土地出讓資金的去向外界卻難以知曉。2013年3月份中共財政部《關於2012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13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中,有關地方土地出讓支出的表述只有一句: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安排支出2.8萬億元,下降1.3%。

地方巨額土地出讓收益,同期搭建的投融資平台相比,還是小頭。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副總工鄒曉雲介紹,土地已成為中共地方政府投融資的一個重要工具和手段,政府通過土地出讓和抵押等環節,可以擴大城市建設規模,以便賣出更多商業地產,收取更多稅收。

《2012年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截至2012年底,中國84個重點城市處於抵押狀態的土地面積為34.87萬公頃,抵押貸款總額5.9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7%和23.2%。

(責任編輯:林詩遠)

相關新聞
金陵客:房價越調越高 多少眼淚在飛
北京樓價壓不住的背後原因
外媒:中國五月房價急劇上升 凸顯政策困境
金融時報:星巴克也被中國房價打得鼻青臉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