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吃過期食品沒問題 食用期標籤 純屬誤導

人氣: 420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1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紐約報導)深夜,肚子開始咕咕叫,準備煮麵條、配雞蛋、火腿,卻突然發現「最遲銷售日期(Sell-by Date)」已過。那煮還是不煮來吃呢?專家回答:「當然煮啊,除非最遲銷售日期過去一個多月」。這個答案是否很令你驚訝?

最近的一項調查發現,有76%的美國消費者錯誤地認為,一旦超過印在包裝上的日期,食品就不安全,不能再食用,本調查由 ShelfLifeAdvice.com和Harris Interactive共同完成。

他們認為,消費者的這種觀念可能造成每年29萬噸、高達7億美元的食品浪費,「其實真沒有必要」,食品安全專家埃塞爾‧提爾思咖(Ethel Tiersky)強調。
  
被誤會的過期日

食品標籤制度在不同的國家之間是不同的,很多國家採用食品標籤是為了起建議提醒作用,如大多數國家要求奶製品和其它易腐食品必須在到期日前出售。

美國農業部門沒有明確要求食品的安全日期,但是少數項目,如嬰兒食品及嬰兒奶粉是有嚴格要求的。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指出,食品日期跟產品品質有關,跟安全不安全之間不直接劃等號。

現在的情況是,「許多消費者混淆了『最遲銷售』與『保存期(Use-by)』兩個概念」,提爾思咖說,「最遲銷售日期是用來告訴商店經理產品的下架時間,但這些時間並沒有法律意義,也不表示過期產品變質或已受污染。」

但還是有很多人搞不清楚食品的「最遲銷售日期」代表啥。「事實上,食物過期並不意味著食物壞了」。大多數食品仍可在最遲銷售日期之後的幾天甚至幾週內食用,保質期限只是一個「建議」,是把這些產品撤下貨架的信號而已。

提爾思咖表示,他不相信食品製造商會為了銷售更多的食品,故意使用假日期來欺騙消費者,但食品的標籤日期真的很容易誤導人。
  
三種常見日期標籤

所有的食品最後都會變質變壞,但大多數情況下,日期標籤不是判斷能否食用的「絕對指標」。「舉個例子,過期食品更可能意味著味道、質地不是最佳,但不是說都不能吃了。不幸的是,很多消費者並不知道這一點。」 提爾思咖補充說。「究竟能不能吃,取決於過期之後你還放了多久。」

在美消費者需要瞭解三種常見的食品日期標籤:

●最遲銷售日期(Sell-by Date):也被稱為「到期日(Expiration Date)」,消費者看到後,就知道從這一天以後,就不要再買這批產品。但如果食品買回,存放在冰箱或儲藏室,即便過期,也可在隨後的幾天甚至幾個星期內 食用,但究竟能放多長時間取決於那是甚麼食物。

●保存期(Use-by):這是食品生產商保證產品質量的最後期限,但它也不是說食品不安全,或者是過期就該丟棄掉。

●最佳食用日期(Best if used by):是保證食品的口味或質量處於最佳狀態情況下的時間段,意思是過期之後口感就沒有那麼好,跟能否可以食用沒有直接關係。

「牛奶通常有一個最遲銷售日期(Sell-by),而不是保質期(Use-by),我一般會伸手拿貨架上靠後的,因為那裏的牛奶是最近日期出廠,也是最新鮮的。」

「罐頭食品一般印刷的是保存期(Use-by),而不是最遲銷售日期(Sell-by)。而且罐頭食品在保存期(Use-by)過後不會輕易變質變壞,除非出現罐頭凸鼓、凹陷或生銹。」
  
過期食品究竟能留多久

為了幫助消費者判斷「過期」的食品是否還能吃,ShelfLifeAdvice.com收集匯總了各類大學研究、政府專家,以及其它可靠的食品安全來源,提供的「過期」食品有效期。

牛奶:如果冷藏的話,可在「最遲銷售」日期(Sell-by)之後保存一個星期左右。跟大多數食品一樣,判斷食品是否還能食用,可通過「嗅覺測試」,聞一聞便知還能不能吃。如果牛奶呈現稠而不均勻的溶液狀,或有凝塊或絮狀物,聞起來有酸味,那就要扔掉。

白軟干奶酪:尤其是巴氏殺菌的產品,在有包裝的情況下,在過期後可持續多放10-14天。過了之後,奶酪就會變硬。

酸奶:可以在最遲銷售日期之後的10天以內食用,超過10天以後,活的有益細菌環境就會開始破壞,這些有益菌是酸奶裡有益健康的成分,並且是天然的防腐劑。

雞蛋:如果妥善冷藏,在最遲銷售日期到期後的三至五個星期內都能食用。

罐裝食品:在包裝日期過期很久都能食用,只要罐頭的外觀保持良好狀態。如果罐頭外面有凹陷、生銹、或腫脹,那請直接扔掉。

對於許多其他產品——包括奶酪、調味品、黃油/人造黃油、果汁——都可以在最遲銷售日期過後不久日間內安全食用。
  
常識判斷最靠譜

一般情況下,專家建議消費者,在超過最遲銷售日期後,應用一些常識性的判斷,再決定是保留或扔掉食品。

●檢查食品外包裝是否有損壞。食品外觀是否變硬或變粘糊,是否褪色,可以表明是否有細菌存在。

●是否讓你有食慾?如果產品聞起來不好聞,或者看起來不好看,那就不要吃它。

●評估冷凍食品。病原體在冷凍食品中是不能生長的,所以把食品冷凍起來,可以保持數月的新鮮。

●評估的廚房食物。不包含水分或脂肪的乾貨食品,即便在「保質期」過去很久,也可能沒問題,這時要靠嗅覺和味覺來判斷能否食用。

●打擊食源性疾病。大多數食物中毒的病例不是因為「食品過期」,食源性疾病通常是由於沒有正確洗手,保存食物放錯了溫度,清洗不夠乾淨,或者是交叉污染(食品原料跟受污染的肉類和其它物品放到了一起)。

(責任編輯:麗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