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委員在地方重新分佈 上海權力被架空

人氣 25

【大紀元2013年04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金睛報導)中共十八大後,地方官員經過了兩輪調整,共有16名省級官員履新。而由於這些地方官員們在中共黨內身份與地位的不同,決定了其所在省市在參與中共中央重大決策上的話語權的不同。

外界注意到,在這新上任的16名官員中,最為突出的是,上海市市長楊雄,是除四川省長魏宏外,唯一一名不是中共中央委員及候補委員的市長。那麼這就意味著,隨後的五年中,楊雄將無緣參與只有中央委員才能參與的重大決策,上海的權力被架空。

16省地方官就位 「分量」各不相同

4月11日,杜家毫被任命為湖南代省長。至此,在中共十八大後,16個省級官員的人事調整全部「就位」。

此前,四川的魏宏、上海的楊雄、陝西的婁勤儉、山西的李小鵬、貴州的陳敏爾、浙江的李強、吉林的巴音朝魯以及西藏的洛桑江村、青海的郝鵬、寧夏的劉慧、廣西的陳武、安徽的王學軍、山東的郭樹清、黑龍江的陸昊、河南的謝伏瞻均已到崗。

其中,王學軍、郭樹清、陸昊、謝伏瞻、巴音朝魯、陳敏爾6人為中共中央委員,郝鵬、劉慧、陳武、杜家毫、婁勤儉、李小鵬、李強、洛桑江村8人為中共中央候補委員。

而魏宏、楊雄2人為非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及候補委員。

上海話語權被消弱

此前,上海市代市長楊雄被破格提拔引發外界注目。去年五月,楊雄在上海地方黨委選舉中被踢出上海市委常委,在中共十八大上連中央候補委員的資格都沒有,但卻最終接替韓正,出任上海市市長。

魏宏成為繼上海代市長楊雄後,違反中共正常組織程序,落選常委後升任省級政府「一把手」的官員。但外界一般認為,在李春城事件後,四川官場的人事突變造成魏宏的非常提拔,較能被人理解。

時政評論人士林鋒認為,楊雄以「非常委、非中央委員、非中央候補委員」身份躍升,這本不符合中共組織原則。非常提拔必有非常之因,這是習近平為安撫江派,防止江派在中共兩會前「魚死網破」、「破罐破摔」而採取的權宜之計。從目前的情況看,江派在上海表面風光,實際參與中央決策的權力被架空。

外界還認為,由於中共中央委員會委員由5年召開一次的中共黨代會產生(或由候補委員遞補),而5年間的中共重大政策都是由中央委員會討論通過,因而,10個省份政府「一把手」非十八屆中央委員這一格局也凸顯了在重大政策產生機制中地方參與度的變化。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jinjingyongmeng@gmail.com

(責任編輯:姜斌)

相關新聞
落選中央委員  副總參謀長章沁生首次入選人大
《炎黃春秋》座談會上毛前秘書揭江澤民醜事
兩會近6千死豬浮屍黃浦江 江老巢楊雄「攤上大事了」
人不治天治!死豬事件讓江派上海市長楊雄倒霉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