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精選今譯

乞丐至孝至廉 義薄雲天

作者﹕鄭重

人氣 21
標籤:

【原文】

嘉善周震榮,宰永清,嚐書張乞人事。張乞人,永清縣南門外貧人也。父歿,行乞養母,止無廬舍,穴土為居。會天大雪,知縣魏繼齊過其處,聞歌聲出地中,怪之。左右曰:「張乞人也。」呼出問之,答曰:「今日我母生辰,歌以勸餐耳。」命車載其母子至官廨,繼齊母饋其母大布及粟,繼齊饋乞人錢十緡。乞人叩頭曰:「官母賜我母,不敢不受;官賜我,我不敢受。」繼齊曰:「與其殘杯冷炙,日夕沿門也。」答曰:「殘杯冷炙,我母安之久矣,且無所污也。我愚民,不知此十緡,官何所受之。 我母年八十,我年六十有一。為官清白,百姓足矣!」繼齊漸汗下,不復強授焉。為營室於城內金花巷,將命居之。乞人負其母,去,不知所終。於是仁和老友趙佑,讀而為書其後云:

乞而孝,難矣;乞而廉,尤難。觀乞人之受官母賜,不受官賜,其真視萬鍾猶呼蹴哉!惟孝,故能廉;不廉,不成其為孝也。雖然,乞人以乞養母,宮以官養母,官母之賜乞母,何莫非官之有,所受以安其母?乞人特推其安母之心,以重官母,亦善為官地也。官盍徐省其向所受之果克安母,母之安之亦如乞母乎?則無獨為乞人難也,則猶幸此一官之知慚也。

――清代趙佑 :書《書永清張乞人事》後

【註釋】

趙佑:(紀元1727—1800年),字啟人,號鹿泉,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進士,授 翰林院編修,官至左都御史,曾多次出任科舉考試主考官。著有《清獻堂集》。
緡(讀民):本為穿錢之繩。此作計量單位,一緡為一串錢。
鍾:量詞,容六斛四斗。
呼:喚而施與。
蹴(讀促):腳踢而施與。
難:問難。

【今譯】

嘉善(地名,屬浙江)人周震榮,擔任永清縣令,曾記載張乞人的事。張乞人(姓張的 叫花子),是永清縣南門外的窮人。父親死後,靠乞討供養母親,居住沒有房屋,靠土洞安身。

有一次,適逢天下大雪,知縣魏繼齊,經過那個地方,聽見歌聲從地洞中飛出,感到奇怪。隨從的人說:「是張乞人在唱歌。」叫他出來後,便問他為甚麼唱歌?

張乞人回答說:「今天是我母親的生日,我只是用唱歌,來勸她老人家加餐罷了。」

知縣魏繼齊,便命令用車子裝載他們母子到官署。知縣的母親,贈給張乞人的母親大布及粟米,知縣贈給張乞人十貫銅錢。

張乞人叩頭說:「官母(指知縣魏繼齊的母)賜物給我母,我們不敢不接受;官(指知縣魏繼齊)賜給我錢,我不敢接受。」

知縣說:「我給你的錢,總比你討來的那殘湯冷飯好一些,你又何必不收錢,卻一定要早晚去沿門乞討呢?」

張乞人回答說:「殘湯冷飯,我母親習慣它,已經很久了,況且對品行沒有甚麼污損。我是個愚昧的人,不知道這十貫錢,官長是怎麼得來的。我母親已八十歲,我也六十一歲。官長能保持清白,老百姓就滿足了。」知縣聽了,慚愧得汗水往下滴,不再勉強他接受。知縣替他在城內金花卷建造房屋,打算讓他居住。

乞人背著他母親,離開了永清縣,不知到哪裏去了。

我讀了老朋友周震榮的上述記載,在它的後面寫道:

乞討行孝,難得;乞討而又廉潔,尤其難得!想到:乞人接受官母的贈予,不接受官的贈予,他真的把萬鍾(粟)看成如同侮辱性的施捨嗎?因為孝,所以能廉;不廉,便不能使他成為孝。儘管乞人以行乞養母,當官者以官職養母,官母賜給乞母物品,沒有一個不是當官者有所收受而安置他的母親的?乞人不過讚許他安母的心意,而尊重官母;也是善於給當官的,留有餘地。當官者為甚麼不慢慢地檢查他從前所受的,果真能夠安母?母親的安,也如同乞母一樣?這就不單是被乞人問難了。還應當慶幸:這個當官的,知道羞慚。

(轉引自 晚清 王文儒《續古文觀止》)@*

相關新聞
古風悠悠:清官祈禱飛蝗離去
鮑子都仁義感天
古風悠悠:諸葛亮的兩封家書
古風悠悠:官員趙良璧不失信於嫌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