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諸葛亮的兩封家書

嚴謹
font print 人氣: 153
【字號】    
   標籤: tags:

一、諸葛亮《誡子書》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韜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今譯】

德才兼備人的品行,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品德的。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理想。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幹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追求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後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自家的狹小天地裡,悲傷歎息,還有什麼用呢?

(諸葛亮,字孔明,琅琊人。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官至丞相。這篇《誡子書》,他是寫給兒子諸葛喬的。)

二、諸葛亮《誡外甥書》

【原文】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氣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於情,永竄伏庸,不免於下流。

【今譯】

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慾,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咨詢,去除猜疑和吝嗇,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地。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於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慾束縛,勢必永遠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以上均據《三國誌》)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庾亮在擔任護軍的職務時,囑托廷尉桓彝,為他物色一位好的官吏。過了一年,桓彝遇到了徐寧,並且瞭解了他,便將徐寧推薦給庾亮。
  • 唐代的貞觀年間,京城附近的農田大旱,生了蝗蟲。唐太宗拾起一個蝗蟲,引咎自責說:「這都是我的罪過呀。百姓們以吃糧食來維持生命。蝗蟲,你不能吃莊稼。我寧願讓你吃我的肺腸!」於是,把蝗蟲吞入肚中。
  • 士大夫一生,應該珍惜名節,不應該用不正當手段營取名聲。敦促讀詩書,崇尚氣節,謹慎收取和給予,注重儀表,威嚴持重,這是珍惜名節。
  • 梁王、趙王都是皇帝的近屬,富貴榮華,盛極一時。中書令裴楷每年都請求梁、趙二王,從他們收租的錢中,拿出數百萬,賜給裴楷,裴楷用這筆錢,去救濟他所知道的那些貧困戶。
  • 有一次弟子賈瓊請教他:「怎樣平息誹謗?」王通說:「不辯解,就是最好的平息誹謗。」
  • 宗少文問他的侄兒宗愨說:「你的志向如何?」宗愨回答說:「我願意乘駕長風,衝破萬里巨浪,勇往直前!」
  • 東漢開國名將馮異到京師見皇上,漢光武帝賜他珍寶、衣服、金錢和細絹,並且下詔說:「以前事變時,我在蕪蔞亭,承蒙你招待豆粥;在滹沱河,承蒙你招待麥飯。這種深厚的情意,很長時間了,我還沒有報答。」
  • 龔遂將要進京時,一個小吏員名叫王生,給他當跟班相隨。到了京城以後,由太守迎接龔遂,並引著他進宮,去見皇上。
  • 狄青消滅了儂智高的部隊以後,卻沒有抓到儂智高本人,於是遍查敵人的屍體,發現有一個穿金龍衣、旁邊又扔著金龍盾的屍體。大家都認為是儂智高。
  • 富有的人,傾其資財去求官做;貪官污吏,因貪污受賄而違犯王法。起初都是恨自己缺少某一方面的東西,而想法去得到;最終把自己擁有的東西,也搞丟失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