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零食成癮一口接一口的真相(上)

作者:幕內秀夫

人氣: 212
【字號】    
   標籤: tags:

零食中含有讓食慾異常高漲的物質?

在聽K小姐描述自己心路歷程的過程中,有一句話十分令我驚訝,那就是「心情的愉悅感勝過味覺的享受」。這句話「明確」表現出她很清楚知道自己已經上癮的事實。

通常我們吃蔬菜、魚或是飯時,不太會產生「愉悅感」。袋裝零食最大的特性就是有別於其他食品的這種快感。

因忙於照顧小孩而愈來愈離不開洋芋片的N小姐,也認為洋芋片與DVD是最有效的「舒壓組合」。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應該沒有人是吃蔬菜與魚來放鬆自己的吧!

袋裝零食可說是像「毒品」一樣,會給予大腦快感的食品。如果只有好吃,那麼在產生飽足感時,就會停止繼續吃下去;但就是因為大腦獲得了放鬆感、欣快感、恍惚感,疲勞瞬間一掃而空等,這類等同於毒品的效果與感覺,所以即使吃飽了也無法停止,依舊一口接一口。

接下來就要進一步了解,為什麼吃袋裝零食時,大腦無法滿足於「好吃」的需求呢?從理論的角度來看,由於大腦上癮的原因相當複雜,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就不只一個。

基本上袋裝零食是由麵粉、玉米與馬鈴薯等穀物和芋薯類為主原料製造而成。這些食材在人類悠久的歷史中一直是主食,即使是討厭吃蔬菜的小孩,也會喜歡吃這些食材。

由於其富含碳水化合物,是大腦與肌肉的能量來源,因此人類天生就覺得這些食物好吃。

話雖如此,我們從來沒聽說過有人吃煮玉米或蒸番薯「成癮」,為什麼經過加工、製成袋裝零食後,大腦就再也離不開它了呢?

K小姐只要一吃袋裝零食就停不下來,她也曾經懷疑「零食裡是否添加了讓食慾異常高漲的奇怪物質」,但我認為事情應該不是這樣。

我不清楚零食廠商的內幕,無法斷定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但想要引發我們異常高漲的食慾,其實只要調合一般人家中廚房常見的調味料就能做到。

調合內容包括油、砂糖、鮮味調味料(常見的成分標示為「胺基酸〔amino acid〕」)與食鹽,結合這些調味料就能組成「美味四重奏」。

這四大調味料即便是分開使用調理,我們的味覺本能還是會覺得「好吃」,因此在調和了三、四種調味料後,更能提升美味的感覺,讓人一吃上癮。

人類天生就偏好「四種美味」

人類天生就是喜歡吃「甜味」、「鮮味」、「脂肪」與「鹹味」,本書將這些味道稱為「美味四重奏」,只要吃進這四種味道,即使是孕婦體內的胎兒也會感到愉悅。

究竟有哪些食物能讓人滿足這些味覺呢?長久以來一直被我們祖先當成主食的稻米、番薯等穀物與芋薯類,在口中咀嚼愈久就能感受到淡淡的甜味。

我們一生下來第一口吃到的食物,也就是母乳,其實也帶有淡淡甜味。此外,熟成的水果吃起來也十分香甜。母乳含有大量的鮮味成分麩胺酸(glutamic acid)。

蕎麥麵與烏龍麵的麵湯之所以鮮美、拉麵湯之所以令人一喝上癮,都是因為使用昆布與柴魚片,以及豬骨與雞骨熬煮出鮮味成分所帶來的美味。

不只如此,花生與芝麻等種子類,當季的秋刀魚、鰤魚等海鮮類,也會因為盛產期的關係增生脂肪,變得更好吃。

(圖 :臉譜出版社 提供)

這一路看下來,你是否也發現到一件事?那就是能吃到甜味、鮮味與脂肪的食物,大多是高熱量食物。換句話說,大部分都是最容易讓人感到飽足,而且能有效轉換成活動能量的食物。

如果我們不喜歡這些食物,在自然界裡就找不到任何食物,人類族群就無法生存下去,進而遭到淘汰。話說回來,若是我們天生討厭甜味,早就會因為喝不下母乳而絕種了。

我們喜歡吃鹹味食物,是來自於對礦物質的需求。生物為了生存下去,會依循本能喜歡吃某類食物。

正因為是本能需求,我們從沒有肥胖問題的古早時代,就愛吃甜味、鮮味與富含脂肪的高熱量食物,一直到現在。

但這些高脂肪、高熱量的食物卻引起現代人最煩惱的肥胖等生活習慣病,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現代文明病」。這之間究竟產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事實上,沒有肥胖問題的古早時代與現代最大的差異就在於,以前的鮮味只存在於天然食物中的鮮味成分,甜味、脂肪與鹹味也全都是「天然甜味」、「天然脂肪」與「天然鹹味」。

相較之下,現代社會充斥著經過精製加工、萃取出精華成分的「鮮味調味料」、「白砂糖」、「食用油」與「食鹽」,使用這些調味料烹煮食物,早已成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習慣。

其實這才是重點所在,就是因為開始使用精製調味料,我們才會過量飲食。吃太多的結果,就讓以前幾乎未曾出現過的肥胖與生活習慣病急速增加,並成為現代人最常見的死亡原因。@(待續)

摘編自 《為什麼一口接一口停不了?:揭開零食成癮的真相》 臉譜出版社 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