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借新債還舊債 17省賣地收入資不抵債

人氣 6

【大紀元2013年06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10日,中共審計署發佈對大陸36個地方政府審計報告,顯示中共地方政府債務兩年增12.94%,16個地區債務率超100%,債務率最高達219%。部份地區土地收入增幅下降,17省會市土地出讓收入資不抵債。中共地方政府不斷借新債還舊債,有民眾被迫貸款給政府。有業內人士表示,中共地方政府債務已失控。

變相融資現象突出 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

6月10日,中共審計署在其官網公佈36個地方政府本級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審計結果表明,地方債務兩年增12.94%。中共一些地方通過信託貸款、融資租賃、售後回租、發行理財產品、BT(建設—移交)、墊資施工和違規集資等方式變相舉債融資的現象較為突出。

中共地方政府這些融資方式隱蔽性強,不易監管,且籌資成本普遍高於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如BT融資年利率最高達20%、集資年利率最高達17.5%,蘊含新的風險隱患。

從債務資金來源看,2012年底債務餘額中,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分別占78.07%和12.06%,仍是債務資金的主要來源。

從債務率(債務餘額與中共地方政府綜合財力的比率,為衡量債務規模大小的指標)看,36個地方政府本級中,有10個地區2012年政府負有償還責任的債務率超過100%;如加上政府負有擔保責任的債務,有16個地區債務率超過100%,債務率最高的達219.57%。

土地收入增幅下降 17省會收入資不抵債

中共地方政府一直以土地出讓作為地方財政主要收入來源,中共部份地方政府的債務償還對土地出讓收入的依賴較大,2010年底,承諾用土地出讓收入作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餘額為25,473.51億元,共涉及12個省級、307個市級和1131個縣級政府。

2012年底,4個省、17個省會城市承諾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餘額7,746.97億元,佔這些地區債務餘額的54.64%,比2010年增長1,183.97億元,占比提高3.61個百分點。目前中共部份地方政府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餘額增長,但土地出讓收入增幅下降,償債壓力加大。

上述地區2012年土地出讓收入,比2010年減少135.08億元,降低2.83%,扣除成本性支出和按國家規定提取的各項收入後,可支配土地出讓收入減少179.56億元,降低8.82%。數據表明,這些地區2012年以土地出讓收入為償債來源的債務,需償還本息2,315.73億元,為當年可支配土地出讓收入的1.25倍。

中共地方政府借新還舊 民眾被迫出錢給政府

中共審計署數據表明,2012年有8個省通過舉借新債,償還高速公路債務453.85億元,其中4個省借新還舊率超過50%,3個省已出現逾期債務17.15億元。並且有些中共地方政府將資金違規投入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或用於修建樓堂館所。

中共財政部原部長項懷誠在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坦承,從公開披露的數據看,截至2011年底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是30多萬億元,債務率為37.8%。2012年債務數量比2011年增加了幾萬億元。

由於中共銀監部門對中共地方政府融資平台的政策限制,除了顯性政府債務外,隱性政府債務大量存在,在政府部門的脅迫下,民眾「被貸款」後,再借給作為中共地方政府錢包的國有資產管理公司,由中共地方政府支配使用。

據《中國企業報》報導,4月22日,貴州某小學教師張蕾表示,如果教師不幫忙貸款,年終考核就會受到影響。在學校的反覆催促下,她只好到銀行排隊借款2萬元,下午再交到當地縣國有資產公司。

2012年初,張蕾所在縣的縣政府曾經集體商議,要求全縣行政事業單位的職工幫忙貸款,按照行政級別的不同,貸款的金額分為2萬元、3萬元、5萬元、10萬元多個等級。張蕾的丈夫李雲在鎮寧縣一家醫院上班,同樣是普通職工,所以貸款給政府的錢依舊是2萬元。

中共融資平台資產質量差 債務風險已失控

中共地方融資平台公司資產質量較差,償債能力不強。2012年底,36個地方政府本級的223家融資平台公司中,有94家年末資產中存在不能或不宜變現的資產8,975.92億元,佔其總資產的37.60%;有5家註冊資本未到位56.19億元;6家虛增資產371.07億元;3個省會城市本級政府違規向融資平台公司注入公園、道路等公益性資產45.53億元。

從償債能力看,有68家資產負債率超過70%;有151家當年收入不足以償還當年到期債務本息;有37家2012年度出現虧損。在2012年融資平台公司償還的債務本息3,618.85億元中,以財政資金償還1,205.75億元、占33.32%,舉借新債償還738.93億元、占20.42%,兩項共佔53.74%,凸顯融資平台公司自身償債能力仍顯不足。

2010年6月23日,中共審計署公佈18個省、16個市和36個縣本級財政審計數據,數據顯示大部份地方融資平台公司的政府性債務平均占本級債務餘額的一半以上。2012年年初,中共銀監會主席尚福林透露,目前地方融資平台貸款規模為9.3萬億元。該數字甚至超過了印度2012年的GDP(約合8.9萬億元)。

4月9日,國際評級機構惠譽宣佈將中國償還長期本幣債務的評級從「AA-」降至「A+」,主要理由就是中國式「影子銀行」和中共地方政府債務問題的債務風險。惠譽對中共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龐大及不透明表示警惕和擔憂。無獨有偶,另一家評級機構穆迪在4月16日宣佈將中國主權信用評級展望由「正面」下調至「穩定」,並表示地方財政健康程度下降。

36個被審計的中共地方政府名單

3個直轄市本級及所屬轄區:
天津市、天津市南開區;上海市、上海市虹口區;重慶市、重慶市合川區

15個省本級及所屬15個省會城市本級:
河北省、石家莊市;遼寧省、瀋陽市;吉林省、長春市;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江蘇省、南京市;安徽省、合肥市;福建省、福州市;山東省、濟南市;湖北省、武漢市;湖南省、長沙市;廣東省、廣州市;四川省、成都市;雲南省、昆明市;陝西省、西安市;甘肅省、蘭州市。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中共地方政府爛賬向民衆轉嫁隱秘路徑被揭
中國經濟漸衰 長江與珠江三角區問題眾多
北京樓價壓不住的背後原因
大陸地方債高企政府鬧錢荒 金融掮客暗聯境外資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