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災後的復育與重建 嘉義達娜伊谷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8月03日訊】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知名的「達娜伊谷」,自然生態豐富,全盛時每年吸引20萬遊客前來,但在98年莫拉克風災中,自然生態遭到重創。如今在居民的努力下,復育工作終於有了成果,生態園區重新開放,希望再現風華。

位於嘉義縣阿里山鄉山美村的達娜伊谷,是鄒族人的聖地,達娜伊谷溪長18公里,地處曾文溪上游,風景美麗,溪水清澈,溪中自然生態豐富,尤其是鯝魚。鯝魚俗稱苦花,是台灣特有種魚類,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喜歡棲息在20℃左右的溪流中,在陽光照射下,銀白色的魚肚閃爍出此起彼落的光芒,十分美麗。

風災衝擊 昔日仙境生機全無

民國98年莫拉克風災,嚴重衝擊達娜伊谷,生態保育成果瞬間歸零,河岸遭沖刷,河床遍布嶙峋石巨,生機全無。當地居民並不氣餒,在沒有任何經費的情況下,重新打造家園。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解說員莊敬明談起過往表示,「我們透過無數會議及討論,並號召村民重建家園,過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難,但在我眼裡都是小問題,總會解決的,重點是大家要團結。」他們召集八百壯士共同打拚,莊敬明笑著說:「居民總是要生活,沒辦法義務服務,不少人自掏腰包捐錢,讓壯士們一天有800元工資。」

在村民們的努力下,風災後1年,發現小鯝魚逐漸回流,象徵著山美部落族人的活力也正逐漸復甦。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園區結合鄒族文物展覽、農特產攤位、鄒族歌舞表演、風味餐,也培訓許多導覽員,重新開放生態園區,要讓達娜伊谷再現風華。

新美部落 堅持自然農法栽種

「新美部落」位在達娜伊谷和茶山村之間,是阿里山重要的農業地帶。起初有30位不懂農業的婦女發展當地特色農業,許多人質疑、取笑她們怎麼會成功,但她們依然堅持使用自然農法栽種。也許是大地聽見了她們的聲音,自然農法栽種漸漸有了成效,更多人開始紛紛加入。她們也希望把這股有機栽種的風潮推廣出去,帶動農民種植更多有機產品。阿里山鄉有機發展協會總幹事楊佩珍說:「這是良心事業,天在看著,即使只有一點作物,還是會想盡辦法將產品出售。」

這裡的原住民沒有茶葉、咖啡等高經濟作物可賣,發展農業的起步較晚,農產品僅有五穀雜糧、苦茶油、白薏仁、筍類及短期蔬菜。日據時代新美部落曾種植過小麥,雖然當時居民認為不好吃且照顧不易,收成不好,但她們仍計畫未來要把小麥復育成為地方特色。

為了推動地方觀光農業,過去這裡也曾舉辦過一些活動,但當時導覽人員、接待員經驗不足,效果有限,因此這次決定培養國高中生,並給予零用錢,幫助家庭增加收入。現在隨著季節變化,當地會隨之推出不同的農田體驗,例如跟著農民去採貴族筍,穿上農民耕作時的服裝,學習如何挑選和採收竹筍的技巧,還可以背著竹筍、煮竹筍,並參與割稻體驗。許多小朋友在參與活動後才知道,「原來木瓜是長在樹上的,花生是長在土中。」

茶山部落 傳統手工藝的復興

茶山部落是阿里山鄉最南的村落,茶山村內最有特色的景觀「hufu」,意思就是「茅草涼亭」,村中隨處可見各種風格的涼亭,採用茅草、竹子及木頭所搭建,幾乎每一家人都有自己的涼亭。

八八風災重創當地農業,經濟損失慘重,茶山村因此記取教訓。部落意識到傳統工藝技巧的重要性,將當地盛產的月桃發展成為編織工藝品,把月桃葉編織發展成特色產業,還可讓遊客參與手工藝DIY。此外當地還有四大天王,茶山社區發展協會祕書田佳玲表示,「甘蔗、破布子、脆筍、苦茶油,都是當地很熱銷的產品。」透過大家的努力,茶山村已走出風災過後的陰霾,看到了光明和希望。◇

行程建議:

Day1:中午到達娜伊谷,品嘗風味餐,欣賞歌舞表演,逛園區餵鯝魚→到新美部落看麥田,度過一個悠哉的午後→傍晚抵達茶山部落,夜宿茶山部落,晚上取火賞螢。

Day2:早餐,參觀茶山部落,生態解說長知識→漫步情人公園,大埔漂流木DIY,品嘗午餐→行動故事車趴趴走→遊曾文水庫看山豬。

(責任編輯:鄭樺)

相關新聞
莫拉克3週年 陳菊感謝各界援助重建
莫拉克風災3周年 屏縣播新苗建家園
蘇拉風災重建  中市府被指牛步
長榮助重建 原民耆老始信漢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