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五萬放生海龜」圖的是啥?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10月07日訊】近日,海南三亞的南山文化旅遊區傳來了「有人花5萬元放生海龜」的消息。單看「放生」這一行為本身,或許會讓人想像到是某位仁兄被人捕捉到了日行一善的美好瞬間。然而,若真正走入景區之中,親眼目睹一個明碼標價的放生點上所發生的一切,恐怕大家會重新認識這種被扭曲了涵義的善舉。

說到放生,忽然想起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幼年的唐僧用砍來的乾柴換取漁夫打來的活魚,並將魚再次放回水中的一段情節。儘管只有短短幾十秒的鏡頭,卻將放生之人的背景、何為放生、為何放生都清楚、直觀的交代給了觀眾。因此,人們在理解「放生」這個並不被視為常態的文化現象時,都會形成自然的把它放置在佛教信仰的特殊環境中,定位於體悟慈悲的修行之人身上。更重要的是,遭遇生命被扼殺的瞬間本就是因緣使然,無意邂逅,並非基於刻意的安排,也不是在有求於回報的功利之心的驅使下所為。這僅僅只是佛教的戒律在「放生」這一件事上的體現,只是對修行之人在行此善舉時提出的最低要求和標準。

然而,若就視線拉回到三亞景區的那個放生點上再加以對比,顯然就能看出此「放生」非彼「放生」,看似差之毫釐,實則謬以千里。首先,這裡的放生很明顯是以牟利為目地的,而景區的工作人員也是利用職務之便企圖從中獲取經濟上的收益。且先不說在景區工作的職責或許不應與謀取私利扯上關係,僅從旁觀的遊客對這種有償放生持有「放了又撈、循環利用」的質疑中便可發現,這種靠花錢來實現的「放生」之善舉從一開始就充斥著不被信任的欺騙意味。儘管工作人員一再強調「從正規合法的渠道進龜」,且這裡的「合法渠道」是「經過國家批准的海龜養殖場」,然而,誰也不能證實他們的確從未在這片自己管轄的海域中進行過打撈、也無法從明碼標價的海龜身上找出絲毫來自於養殖場、且從未被放生過的痕跡和證據。

事實上,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海龜本就不應該以任何理由成為市場上銷售的商品。如今,不僅海龜已然成為明碼標價的售賣品,更重要的是「放生」這種本該不計回報、沒有條件,只應本著一顆善心、憑著由內而發的慈悲才實施的善舉,也不幸淪為了以錢財的多少來劃分與衡量其價值的交易。那些被標以1999元、3999元、5999元、16900元和19999元不等的價位的海龜,只因大小不同,也使放生者隨之產生了對此舉所積功德有大有小的認識和理解。也就是說,在他們看來,此番花錢少的,功德甚微,而花了大價錢的,則可被視為功德無量。若非如此,那斥以5萬巨資的放生者又是如何痛下決絕之心的呢?

既然前面提到「放生」之舉的真正內涵全在於放生者的慈悲與善念,那麼我們就不妨來品評一下這些與標出放生價的海龜售賣者心意相通的善男信女,他們此次花費並不低廉的價錢而施行的「善舉」究竟又有多少慈悲蘊含其中?要說佛教中所言「放生」,眾多詮釋都意在指出應建立於對「戒殺」的理解之上,行於「戒殺」之後。也就是說,「放生」不過是對「戒殺」更加深遠而透徹的領悟與踐行。

如果一邊在此地自以為虔誠的施行著放生之舉,另一邊卻仍在日常中以滿足口腹之慾、享受美食佳餚為先而殺禽宰畜,那麼此番放生又與心生善念、了悟慈悲有何關聯呢?也許有人會辯解,正因為此前可能有過殺生之舉、造下了惡業,才會想到以此番放生來進行懺悔、贖罪。然而,佛教中所言的「因果善報」之理並不會只表現在這一次花錢贖買海龜進行放生就能了卻恩怨的刻意、有為之舉上,當然也更加不會縱容素來殺生、偶爾放生這種褻瀆佛理的假善與為私、有求的妄念。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偽善其實早在通過高價買賣海龜的逐利行為上就已經彰顯無餘了。在此番逐利過程中,不僅海龜被淪為牟取錢財、賺得利益的工具,認同以昂貴價格來贖買海龜即為行善的放生者,也毫無例外的成為了幫人實現牟利意圖的工具。然而,對他們不幸受騙的無辜有所抱憾的同時,或許我們更應該看到,在偽善、有求之心驅使下所做的所謂行善積德之舉,其實是多麼骯髒與醜陋。而「有求並非真信」的正理似乎也更應該讓錯解信仰的世人有所驚醒與徹悟。畢竟,向善是發自內心的,應不求回報、不容半點虛偽。

責任編輯:尚一

相關新聞
慶祝王后生日 泰國給海龜放生
私養鰲蝦釀瘟疫  放生亂生態
亂放生破壞生態  不如不放
菲印馬越  聯手制止海龜交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