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從落馬高官多博士說起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3月24日訊】近日,隨著雲南副省長沈培平因昆明血案應聲落馬,有關他的一系列醜聞都被悉數曝光。在充斥著權錢交易、暗箱操作的從政狼藉中,他所擁有的博士學位、教授頭銜也一併囊括在內,從而招致外界的陣陣唏噓和質疑。

大陸的眾多網絡媒體紛紛轉載了一篇名為《雲南原副省長沈培平學歷之謎 博士到教授僅花5月》的評論文章,將沈培平如何由地方院校的文科學士直昇為北京重點大學的理科博士的不合理、不合法行為進行了深度的剖析和詮釋。最終,人們有理由相信,沈培平的博士頭銜以及5個月後榮獲的教授職位都與真才實學無關,這些虛假的殊榮不過只是權錢交易下的「水貨」而已。

這樣的「水貨」博士,在中國其實並不稀缺,尤其是在落馬高官的隊伍中,更是人頭攢動、甚為活躍。就在2013年的中共十八大之後,被指「第十位落馬的副部級官員」、原南京市市長季建業便是其中一位頂著「法學博士」頭銜落馬的中共高官。根據有關文章披露,季建業的履歷中甚至沒有本科或大專學歷;在進入蘇州大學法學院「攻讀」憲法學與法學專業的在職碩士研究生之前,他只是在蘇大政治系的幹部專修科有過兩年的學習經歷。而此後在職碩士畢業一年後,他便接著升上了博士班,獲得了同校同專業的在職博士學位。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季建業不僅在學歷的提升上順風順水、一路暢通;與此同時,在官職的晉陞過程中也是如魚得水、扶搖直上。從揚州的市委副書記、市長一路飆升至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直到後來的南京市市長,其晉陞速度可堪比直昇飛機。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類似季建業這般在中共十八大之後相繼落馬的副廳(局)級以上高官共超過60人。其中,擁有博士學歷的至少有12人,約占落馬高官人數的五分之一。由此可見,曾經被查違規、甚至違法的官員中頭頂「博士」頭銜的並不在少數。儘管這類狀況表現出了極端且不尋常的一面,然而我們並不能把它歸併為「個案」或「偶然」一類,其衍生和發展定然是有據可循的。

一些媒體報導稱,早在6年前,中國的博士授予數量已經超過美國,攀昇至世界第一。並且其中相當一部份是政府在職的公務員,甚至有的身居要職。然而,有意思的是,這些靠國家經費培養出來的父母官有九成以上都參加過以「速成」類教育培訓為主的研究生班。而更為有意思的是,此後他們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人們還未來得及關注的瞬間,就迅速拿到了學術界中並不那麼容易獲取的博士學位。毋庸置疑,這樣的過程肯定會讓人匪夷所思、浮想聯翩。我們不禁要問:究竟是何種力量在打造這種不需費吹灰之力就能當上博士的瞬間?究竟是甚麼原因能讓這些官員跨越所有的標準與硬性規定,直接拿到普通人必經寒窗苦讀、鑽研多年才能得到的一紙文憑?

答案或許並不難找尋。一黨專制、獨攬大權的大環境以及官官相護的官場規則就能恰如其分的解釋並印證這一點。只是人們或許很難接受,這只權錢交易的黑手居然會從國家項目、建築工程以及資源、經濟領域,最終伸進到教育系統之中。利益都是相互的,以博士所處的教育系統——大學來說,行政負責人或者學術權威迫於權力淫威,給官員帶上博士的高帽時,定然也指望著從權力中為自己謀得一些實惠或福祉。自古以來,從事教育事業的學者大都應本著甘於清貧的無利之心。若是如今的這些學者與學術負責人不再甘於清貧,甚至意圖從中謀求實惠或福祉時,很顯然,這些所謂的福祉和實惠不過是赤裸裸的金錢利益而已。

於是,以沈培平為首的眾多在大學頂著博士頭銜、掛著教授職稱的高官們,都在其所在學院設立了一個所謂的研究中心,並參與研究某項與之相關的課題。而掛羊頭賣狗肉的招牌之下,其根本的目地不過是通過騙取到的國家經費為那些曾經授予其博士的院長、專家們提供一個生財之道而已。如此,大家都各取所需,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利用自身的權力為那些原本未達標準、毫無點墨的人大開方便之門,甚至就連涉嫌淫亂、不雅視頻遭到曝光的官員中也都有頂著「博士」頭銜的人。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能看到,如今的學術界早已物是人非,早已不再是那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時代。

或許還有人會問,當官的已經是權力在握了,又何必執著只限於學術領域一比高下的學位和職稱呢?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盡可在官員陞遷的規定或規則中找到答案。官員陞遷的快慢、晉陞職位的高低都與學位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在官場中早已是心照不宣的實情。在一些官員陞遷的硬性規定中,甚至還白紙黑字的寫著對學歷以及學位的要求。而對於中共官場中至上而下的,如此看重一紙學歷文憑的眾位官員來說,對學術頭銜青睞有加,或許只是徒有其表、欲蓋彌彰罷了。他們真正想掩飾的,不過是頭腦中不學無術的半文盲狀態以及毫無基本道德意識的墮落本質而已。

相關新聞
這13人會牽出哪些大老虎?王岐山講話釋信號
中南海對決逼近攤牌 最新信號指向終極大老虎
傳習近平隨時記錄中共軍隊高級軍官裙帶關係
傳前最高法院長因女歌星被習近平「頂回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