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善心種良田 金廣米遠近馳名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3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擷瓔台灣嘉義報導)原本從事稻米行銷的劉偵奕在思考改變自己後,一個豐收的景象屢屢在夢境中出現,這股使命感趨使他一步步走進國家廣播文物館,在交涉下,承租了文物館前一片荒地,三年多來他將稻米由生產端連結到消費端,自創台梗9號金廣米品牌,兼顧4品:品種、品質、品牌及自己的品性,遍銷全台,受惠的人比比皆是。

年齡才40初頭的劉偵奕,世居在有台灣穀倉美稱的嘉義縣,由書中、前輩的口中,或實地觀察汲取別人種稻的經驗,他採取生產差異化,自創金廣米品牌,他說:「一樣米餵百樣人,金廣米只餵一種健康的人。」他又說,「由心底發出的善念,發現到好的東西就是要給有緣的人,給他們吃出健康,這種想法,所以能產出好的米。」

劉偵奕說:「一樣米餵百樣人,金廣米只餵一種健康的人。」他又說:「由心底發出的善念,發現到好的東西就是要給有緣的人,給他們吃出健康,這種想法,所以能產出好的米。」(李擷瓔/大紀元)

走進自己承租的水田,規劃設計的一台15馬力的抽水機足以灌溉10.5公頃的稻田,劉偵奕將此水田區分成17塊,每天注意水的高度,適時抽水灌溉,他的誠懇與勤奮,始終令這塊土地成為遠近馳名的良田。

農會發放老鼠藥給農民,劉偵奕從沒領過一次,蛇是田鼠的天敵,是農田作物的衛士,若巧遇蛇朋友,他會輕聲的告訴牠,他是來巡視水田,不會傷害牠,因此都相安無事,稻田也因為食物鏈的健康迴圈,沒有鼠害。

在劉偵奕堅韌的生命歲月裡,時時用心注意灌溉水的高度,讓稻田裡的草長不起來,田稉也不使用除草劑。一些小小的偏方,印證中華文化中的四兩撥千金的效果,除了培育秧苗、插秧及收割三件事請人代耕之外。整個10.5公頃的水田由他一人來維護,而且收穫量一期作達9成多,而二期作達8成多,聞者皆嘖嘖稱奇。

在不使用除草劑,不噴洒農藥、不使用老鼠藥的田間,夏天蟲聲競奏,大自然組曲–田園交響曲時常在耳際廻盪,劉偵奕說:要創造植物生長的最佳環境,譬如:由經驗中理解到清晨3時至7時是植物休眠的時間,所以此時不要去吵到牠們。

劉偵奕認為萬物都有生命,每天一上工第一件事是與他的土地對話,與田間所有的動、植物對話,這些讓他活的有滋有味。為了維護五千年中華稻米文化,除了以在民雄這塊良田為基地,他規劃將台灣稻米文化發揚光大,佈局中南半島五國,達到一花開五葉的藍圖。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