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種好米 朱聰榮全家同心自產銷

作者 : 文/余麗珠 攝影/曾漢東
font print 人氣: 31
【字號】    
   標籤: tags:

時光回溯到2012年、三星鄉「101年度稻米品質競賽」頒獎的那一日。

一早,陽光爛漫,一如老農朱聰榮燦爛的笑容。勇奪冠軍的他,掩不住興奮的心情,打扮整齊,在家人陪同下,高高興興領獎去。

「第一名啊,你不要明天就漲價咧。」頒獎典禮結束,道賀的民眾有人開起玩笑,有人問他得獎的心情。憨厚的朱聰榮一一認真回答:「我不會亂漲價啦。」「得獎真歡喜啦!比娶老婆還要歡喜!」一旁的老婆黃寶珠,也開心地跟著大夥兒笑成一團。

朱聰榮的冠軍米身負重任,要代表三星鄉參加「全國十大經典好米」選拔。他說:「參加比賽,藉此和種米高手交流交流,學習別人的經驗。可以取經啦!」

勇奪三星鄉101年度稻米品質競賽冠軍,朱聰榮夫妻倆開心秀獎牌。

得此殊榮並非偶然。故事得從朱聰榮發想申請自有品牌、自個兒賣米說起。這個想法讓他的人生有了轉折,不但走出自己的路,也開創三星鄉農夫自產自銷的先河。

稀飯吃光光 開啟賣米路

農夫賣米不稀奇。但在二十幾年前,有這種想法的農夫可不多。「別人買我們的稻穀回去碾成米,就掛他們的品牌賣,還有那麼高的知名度,可見我們的米很不錯。」40歲那年參觀中部的碾米廠後,朱聰榮開始思考,有沒有可能自己也來個「自產自銷」。

或許是機緣未到,賣米的想法在他心中醞釀多年,卻一直未能實現。直到十幾年前的一天,台北的親友來玩,早上煮了一大鍋稀飯,不多一會兒工夫竟一掃而光。「不然我來賣米好了。」意猶未盡的友人聞言喜出望外:「太好了,那以後我們就買你的米,最好是可以宅配。」友人的建議無疑為朱聰榮打了強心針,他接受花蓮農改場的建議,前往拜訪花蓮自產自銷的農民,汲取經驗。

全力以赴 放棄建築當農夫

當時花蓮農改場建議農民栽培具有香Q特性、穩定性佳且適應性廣的優質米高雄145號。「高雄145號是壽司米,口感果然很Q;米存放久一點品質也不會變很多,與『越光米』不相上下。但是比較不好種,產量也較少。」試種、評估後,朱聰榮覺得米好吃最重要,產量少一點沒關係。他決定除了由農會收購的台粳8號外,要種植高雄145號賣賣看。

賣米路水到渠成。首先得種出比別人家好吃的米。

朱聰榮心裡有了打算。本是農家子弟的他,年輕時也跟其他人一樣,不甘心只當個農夫。他在建築界有自己的事業,「以往稻田播種後,『巡田水』的事就交給我太太。一年有超過半年的時間,我都帶著師傅在做建築。」是時候離開建築業了,他準備全力以赴當個道地的農夫。

驗田土、看稻色 種出好吃的米

朱聰榮與太太黃寶珠同心協力種好米。

除了四處請益豐富知識,朱聰榮說,種出好米的祕訣就是要認真,「為什麼農夫每天扛著鋤頭到處走、到處看,就是在『巡田水』、『看稻色』。某個區塊的稻穀顏色不一樣,就要找出原因,針對問題解決。」他補充說:「其實農作物都一樣。就像種菜,菜的顏色偏黃表示缺乏營養,就得施肥補充營養。」

施肥可是一門大學問。「要先了解土質的特性。」他說,農糧署在花蓮農改場有一套檢驗土質的設備,他會不定期送驗田土,了解土中的礦物質含量。「每一種土的礦物質含量不同,要針對泥土缺乏的元素,抓好比例去施肥,達到營養均衡。」他再次強調:「就像人一樣,要了解自己缺什麼營養去補充。」他把種稻當成事業,如孩子般照顧,稻穀也給了他回饋,米的品質越來越好。2008年,他獲選三星鄉農特產傑出農民水稻組「上將之星」。

家人同心協力 連續得獎

朱聰榮夫妻倆攜手插秧。

得獎是個莫大鼓勵,推動他更加精益求精。然而,18甲的農田對六十幾歲的朱聰榮來說,可真夠忙的。所幸兩個兒子都很乖巧,除了有不錯的工作,也把家裡的稻田當成是責任的一部分,農忙時,會回家幫忙,隔天一早再趕回公司上班;農閒時,假日也會約好輪流回家,關心父親「稻米事業」的發展。

在臺北電腦公司上班的二兒子朱春鐘,除了製作稻作產銷履歷,也身體力行努力當個業餘農夫,表現毫不遜色。除了父親的經驗,他有自己的方法,以施肥為例,他會將肥料逐一過秤並作筆記,認真研究。冬山鄉101年度與102年度稻米品質競賽,他也以高雄145號勇奪冠軍,不讓父親專美於前。而大兒子春和則以桃園3號香米獲得三星鄉102年度冠軍。

多次獲得冠軍對朱聰榮而言,除了成就感,更是一種鞭策。他希望能獲選「全國十大經典好米」選拔,「很可惜連著兩年,都以一分之差,只進入前二十大,無法打入十大。我想一定還有我不懂的、要更努力的地方。」他特地前往拜訪獲選前十大的農民,觀摩、交流,學習別人的經驗,期許稻穀品質更上一層樓。

有了一些心得,朱聰榮開始嘗試不一樣的作法。他先拿兩甲地作實驗,請專人來翻土,把泥土挖鬆,讓稻子的根能深入土中吸取養分;並採取輪作的方式,輪流種植高雄145號、桃園3號香米及台粳8號;而插秧時,必須找秧苗距離適中的,太疏或太密都不行……

「大家的技術都在提高,也不一定能成功獲選前十大啦。

他說,還在摸索階段,拚拚看,希望有所突破!

申請品牌 農友從質疑到效尤

連續獲獎表示米的品質相當好,應該賣得不錯!回首賣米伊始,朱聰榮話鋒一轉,忍不住哈哈大笑:「買了一臺小型碾米機,不知道能不能成功,覺得很不好意思,拉起捲門偷偷地碾,一整天才能碾出500斤米。」

「賣稻穀比較單純啦,賣米零零散散。賣得出去嗎?」農友質疑的聲音沒有改變他的想法。他靠著人工作業,賣給親朋好友,口碑還不錯,第一年就賣出一兩萬斤稻穀。這令他信心滿滿,全家人商量後,由媳婦設計Logo、申請品牌,兒子製作稻作產銷履歷。
全家人同心協力,朱聰榮的心願終於完成,「老農米」成為一家人的事業。

米賣得好,農友們有目共睹,紛紛起而效尤:「要像你這樣做才會輕鬆。」對於來請益的農友,朱聰榮總不吝分享心得,甚而請媳婦幫忙設計商標。

當初一個「自己種的米自己來賣」的單純想法,卻影響到其他農友跟進,朱聰榮也始料未及。

賣米賣信用 不做缺德事

正所謂「全家同心,其利斷金」。好口碑的老農米,7月採收後,經常到翌年3、4月份就沒庫存了。有農友提議自家的米要給朱聰榮賣,但是他完全不予考慮,「我不可能拿別人家的米來賣,又不知道品質如何,是不是有不妥當的處理。這可是有關健康的問題咧。」

「有些老客戶已習慣吃我們家的米,會一直催。賣完就賣完了,我也沒辦法。」他語氣堅定地說,做生意講究的就是誠信,「賣信用的啦!」

近年來臺灣發生一連串的食安問題,包括假米事件,令消費者惶惶不安!對此,朱聰榮表示無奈,也無法茍同,「這是關於人的良心的問題。我們就是腳踏實地,努力種出好米,那種不道德的事,我不做。」

自產自銷這條路,一路走來有甘也有苦,朱聰榮覺得自己越做越開心:「聽到客人稱讚米好吃,我就很高興,怎麼做也不累!」

本文轉自第361期【新紀元週刊】「人間萬象」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88/11065.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28日,在武漢天地「過大年趕集市賞民俗」活動上,來自青山區的畫家江先孝,向市民們展示了他與兒子江舟聯手揮毫潑墨,歷時1年,精心繪製的20米巨幅國畫長卷《百牛圖》。
  • (中央社記者褚盧生洛杉磯23日專電)為鼓勵在美國各地的中文教師豐富教學內容,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主辦的「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計劃」,將在洛杉磯開辦四天的充電課程,即日起接受報名。
  • 為搭建海外民俗文化藝術的新平台,讓傳統僑校及主流學校的中文教師更具備文化的實力與競爭力,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將於今年8月21日至23日,在該中心舉辦「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班」,歡迎有興趣的教師報名參加。
  • 中華民國僑務委員會籌辦已久的「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計畫」,8月27日即將抵達華府,展開一連四天的課程,本次培訓計畫將會在北美地區掀起文化學習的熱潮。
  • 僑務委員會為培植海外優秀文化種子教師,傳承中華民俗文化、藝術,將於8月13至16 日在紐約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舉辦「98年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班」,預計培訓60名文化種子教師。課程內容包括:傳統工藝、中華節慶、悠遊古情、民俗體育、民族舞蹈、教學行政等。
  • 經過三天密集「文武雙全」的訓練,第一屆「海外民俗文化種子教師培訓計劃」於23日下午5點,在波士頓華僑文教服務中心舉行結業典禮。60名在主流學校或僑校教授中文的教師們,將所學的各項才藝,以默契極佳的團體表演方式展現出來,令來賓們驚喜不已。四位指導教師─賴美智、林碧玲、陳重佑、陳郁欣隨即於第二天飛往華府,繼續播種的教學旅程。
  • 台灣人過年講究喜氣,日本人在過新年時,有很多地方的傳統是會有人扮成妖怪,專門來嚇小孩,這樣的傳統已經成為日本重要文化,日本秋田縣就舉行了一場妖怪大集合活動,現場果然嚇哭了不少小朋友。
  • 桃園縣長吳志揚6日下午陪同桃園縣議會議長邱奕勝、副議長李曉鐘前往桃園市百年古廟鎮撫宮捐贈一百萬元重建經費,吳縣長表示,鎮撫宮擁有130多年悠久歷史,如果能夠順利重建,除可維繫地方信仰,亦能保存廟方珍貴文物,是功德一件。
  • 為支持國際民俗文化交流,中華民國駐美代表袁健生今天代表政府,捐款贊助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Smithsonian Institu-tion),舉辦「2010年史密森尼民俗節」活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