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何謂真慈善 流浪漢麥丘救濟中心獲新生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7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陳光標紐約撒錢擺「窮人宴」被罵騙子,也讓不少人關注如何才是真慈善以及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無家可歸者的救助問題。日前,記者在紐約市救濟中心碰到一位流浪漢,他講述了自己在救濟中心學習生活及靈魂獲新生的過程,引人深思。

麥丘(Edward Mccue)的父親是意大利人,母親愛爾蘭人,他3歲時被送到西班牙人家寄養。高中畢業後做過廚師,也在花店打過工,年輕時喜歡無拘無束的生活,他認為流浪是一種權利,「可以說我選擇了流浪,我以前從來不在建築樓裡睡覺,我願意在水邊睡覺,總是這樣。」

同時麥丘也漸漸放縱自己過度飲酒,覺得這樣精神上自由自在,十分愜意。但是年屆50歲,身體狀態每況愈下,生活跌入谷底, 「如果我繼續(這樣生活),就會死亡,如果我停止,或有希望。清醒的時候,我請求上帝幫助我。」麥丘說。

無奈中,今年5月他參加了一個名為 「Turning Point」(轉折點)的精神項目,學習聖經,獲得證書。麥丘說,「神給了我力量,這是我從酗酒的深淵中擺脫出來的轉折點。」

28天的項目結束後,麥丘來到紐約市救濟中心,接受9個月的長住訓練。在這裡的人(大約30名長住客)必須遵守相關規定,不准吸毒、喝酒,早晚按時作息,白天必須接受生活和免費電腦技能培訓(已經畢業的白天要出去找工作),也要接受心理輔導,平時不得隨意外出,由中心統一安排外出登山等活動。

中心提供了洗衣房、淋浴房以及供存放私有物品的儲物箱。麥丘說,那些不在救濟中心長住的無家可歸者,會到中心洗浴,這裡設有專門的食堂,每天為大約500名無家可歸者提供三餐,他就在餐廳幫忙洗碗。

「從那時起,我的生活開始發生改變,最重要的是,我在這裡得到了重建生活的信心,我現在想活的長久了。」麥丘說,他已經開始存錢(將領取的精神殘疾費存入銀行),計劃將來申請政府樓、獨立生活,還想為社區服務,到教堂幫助廚師為無家可歸者提供飲食服務。

「如今回首過去,感覺前半生就像睡著了一樣,我直到50歲才清醒過來,開始思考未來。雖然不會每一天都是彩虹,但我學會真心真意的相信主,謙卑、祈禱、做正確的事情,放棄舊習,感謝一切,我不會再回到過去了。」 麥丘說。

(責任編輯:Aric che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