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價回落置業仍需量力而為

陳德霖:市民購買力不足 務必衡量若加息時的供樓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11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潘在殊香港報導)金管局總裁陳德霖昨日表示,樓價近期有回落跡象,但市民的購買力仍然不足,要量力而為。外匯基金第三季投資則錄得最大季度虧損的638億元,陳德霖認為是受市場波動影響,希望年底前能收復部份失地。

陳德霖出席立法會會議時表示,支持樓價上升的因素可能出現變化,包括房地產價格跟市民的收入及購買力脫節的情況已非常嚴重,美國利率正常化後,香港的利率亦會上升,以及香港經濟本身的增長在放緩,住宅樓宇的落成和供應量正在增加,大陸人購買力下跌等。

「市民在香港現時買樓要量力而為,一定要小心計算和衡量。如果周期逆轉時他可能會面對的風險能否好好管理自己的財政情況。見到如利息增加時他的供樓負擔仍能應付。」

他又指,另一個風險因素就是香港銀行信貸增長情況。9月年率化信貸增長率5.2%,比去年下降不少。另外,9月以來,金管局多次在市場買入美元賣出港元,規模約1,500億港元。

陳德霖表示,樓市上升周期時金管局會逐步收緊按揭,下行周期時則會適度放寬,但減辣與否仍要視乎當時情況,又強調息率並非唯一考慮因素。但就算按歇利息沒有甚麼改變,最近一些二手樓、一手樓出現比較減價的傾向,所以樓市本身發展的因素很複雜,很難預測究竟美國真的加息,會有甚麼影響。

外匯基金第三季虧損新高

另外,外匯基金第三季投資虧損638億元,是有紀錄以來最大的季度虧損。各項投資中,以股票方面的虧損最嚴重,合共虧損超過600億元,其中港股投資虧損佔近一半,達300多億元。外匯虧損亦虧損逾1百億元,只有債券投資錄得盈利。

陳德霖回應指,在預期美國今年將會加息和憂慮大陸經濟放緩下,金融市場第三季表現大幅波動,金管局亦無能為力。「但看到10月至今,市場的氣氛好像好了一點,平穩了,我只能希望年底前,收復部份失地。」

議員何俊仁問到外匯基金能否以對沖方式止蝕。陳德霖稱這屬於可行的辦法,但在資產上升時則未能得益,效果亦不理想。「外匯基金不是短炒,而是中長線的策略投資部署。」

陳德霖認為大陸A股大上大落與滬港通的開通沒有直接關係。因為香港主要是由證券商去融資,或者由銀行提供孖展時。銀行的監管是相當謹慎,而銀行對這些股票融資很謹慎。

此外,陳德霖預計人民幣拆倉潮將持續一段時間,10月份人民幣資金池將繼續受壓。據初步資料顯示,存款資金池跌幅有所放緩,唯不影響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亦不影響香港作為離岸市場中心的地位。

對於人民幣能否被納入IMF特別提款權(SDR),他相信可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責任編輯:李薇

相關新聞
法巴看好保險 港樓價或回落
【香港樓市動向】CCL破頂後稍回落 新界區續創新高
【香港樓市動向】再推白居二幫助有限不如集中資源增供應
香港太古嘉湖半年樓價升逾一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