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紐約足科博士:防患未然,始於足下

——紐約貝賽足科治療中心斯坦利‧陳博士專訪

李華

人氣: 62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12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華紐約報導)俗話說:「人老足先衰,樹老根先枯。」自古以來,行醫者們對足部的健康都格外重視,但在 生活中,百姓們卻常常對「腳」未能予以足夠的關注,以致耽誤時日,錯過防護與治療的最佳良機。更有甚者,為保全生命不得已要截趾截肢,為時既晚,痛悔莫 及。那麼,當足下出現哪些徵兆就該警覺,如何預防,又有哪些疾病應該找足科醫生為您提供最佳的治療方案呢?

帶著這些問題,筆者採訪了紐約貝賽法蘭斯路易士足科中心(Francis Lewis Footcare)的斯坦利.陳博士(Stanley Chen, DPM)。

斯坦利.陳博士的故事

陳博士出生於紐約,在布魯克林長大,母親來自香港,父親來自大陸。說得一口流利的廣東話,壯實的身體,淳厚的笑容,透過陳博士明澈含笑的眼睛,可以看到七十年代生人特有的踏實和真誠。94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紐約大學心理醫學本科專業;後來轉攻足科,就讀紐約足科學院暨 哥倫比亞大學內外科醫學院,於2008年獲得足科博士學位;2008年至2012年出色完成了在紐約醫院皇后區醫療中心(學術隸屬康奈爾大學Weill醫學院)住院醫師的培訓,期間的優秀表現為陳博士贏得了賓州整形外科中心的2012-2013年度重創外傷及踝關節置換術獎學金(這個獎學金,一年在全國範圍內只有18個名額)。

幫助患者重新走上健康之路非常重要

那麼,是甚麼原因讓這位年輕人轉向了足科專業,十多年中不斷實踐、學習,即使在取得了博士學位後仍在研究探索?

陳博士:「90年代我大學畢業後,曾在布魯克林的911急救中心工作過11年,親眼目睹過大量受嚴重創傷的病人,有從高樓上墜落下來的, 有機動車撞傷的,有因建築原因導致身體受傷……無論是怎樣的原因,往往都會傷及到腳、踝部,在參與搶救的過程中,我對足部的治療與康復產生濃厚的興趣,因 為那是幫助患者重新走上健康生活道路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旦認定了要走的路,我就一如既往的往前走。讀書之外,我參加了所有可能參加的相關培訓,學術研討,專家會診,實驗室研究,長跑/馬拉松 醫療隊……放棄了幾乎所有的社交聚會,個人生活,包括家庭、朋友,十多年來終於走到這個領域的前沿。 我相信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事實上,當今社會對足部創傷及康復治療的需求超出一般人的想像,例如在我曾經工作過的賓州整形外科中心,在那個費城上區的偏僻 小鎮,每天卻要處理大量的足科患者,有時甚至有直昇飛機直達中心,要求搶救足部受創的病人。」

紐約貝賽法蘭斯路易士足科中心(Francis Lewis Footcare)的斯坦利.陳博士(Stanley Chen, DPM)。(圖/大紀元)

每天治療20-25位足科病人

陳博士在目前工作的法蘭斯路易士足科中心,每天要看診、治療20-25位足科病人,同時作為紐約醫院皇后區醫療中心教學核心師資之一,陳博士還要經常去該醫院及法拉盛醫院會診並親自執刀做足部外科手術,同時帶教實習生。

「不要逃避,不要怕看醫生,要正視面臨的問題。拖延,只會坐失治癒的良機。」陳博士說,瞭解一些足科方面的基本常識,注意觀察、體會身體特別是足部的細微變化,就能為自己爭取多一些時間和和治癒的機會。

足科醫生可以為你解決哪些問題?

在美國,不同的州對足科醫生定義的範圍也不太一樣,例如在喬治亞州,從髖部以下都可由足科醫生處理,但在加州和紐約州,足科醫師主要處理腳踝以下的問題。一個受過足科全面訓練的醫師在條件具備的環境下可以施行如下手術及治療:

1. 各類足部手術。包括:足部關節炎手術,關節鏡手術,關節置換與融合術,骨折手術,腳趾與腳部重建手術,足部外科整形術,錘狀趾手術,雞眼及愈傷組織切除術,硬塊、腫塊等切除術等;

2. 各類足部疾病治療。包括:兒童先天足部畸形矯正,扁平足手術和治療,足底筋膜炎和腳跟疼痛治療,糖尿病足部護理及整形外科等。

可媲美專科醫院的法蘭斯路易士足科中心

記者問陳博士,美國這麼大,他在不同的診療中心服務過數年,是甚麼原因讓他選擇駐足法蘭斯路易士足科中心?

法蘭斯路易士足科中心創辦於1984年,由足科博士查爾斯.龍巴迪擔綱,所有在職醫師均通過美國足科醫學委員會的認證,並在各自領域有獨特專長,加上中心的先進設備及掌握的最新外科技術,以及與數個地方醫院,包括紐約皇后區醫院的專業合作,使得該中心在足科治療的深度及廣度方面均處於同行中的領先地位。據陳博士的瞭解,在紐約這樣優質的足科中心總共不到十家。

對亞洲人特別的囑咐

古人以「足下」表示對對方的敬稱,「足」雖位處卑微,但卻代表著尊貴。對「足」的關注,也是對身體、對生命珍惜的一種表現。陳博士說,就亞洲人而言,他注意到很多人足部發生的變化往往不太留意,就算髮現了問題,也常常自以為塗點「跌打膏」之類的藥物就能解決,結果反而拖延了治癒時間。特別是那些糖尿病人,不及時就醫處理,問題可能會更嚴重。

根據美國研究機構調查發現,在美國的亞裔人,糖尿病的發病率在所有種族中高居榜首。陳博士說,那是因為亞洲人本來就對運動不太熱衷,本身進食以米麵食為主,加上高糖高油的美國主食,糖分熱量攝取過剩,大量葡萄糖蓄積在血液中,形成高血糖。而糖尿病的主要併發症之一,就是「糖尿病足」— 足部因周圍神經及大小血管都發生了病變,軟組織及骨關節都相繼被破壞,血液很難順暢的流到肢體末端(足部),抗生素也因不夠血流而很難在足部發揮作用,導致足部感覺減弱,肌肉逐漸萎縮,進而出現潰瘍、感染、骨髓炎、Charcot關節病等。最嚴重的還可能會出現壞疽以致氣性壞疽,整個腳壞死變黑,感染傷及腎臟以致生命。病變至此,除了截肢保命,再高明的醫師恐怕也回天無力了。

「患有糖尿病的人,除了關注自己的血糖,還一定要關注自己足部的狀況,如果注意到任何感覺、顏色或氣味的變化,就該趕快去看醫生了。

「中國人一向以勤奮著稱,每天都非常辛勞的工作;但是如果你沒有同時注意身體的健康,甚至帶著一身的病痛和創傷生活還不及時調整,那麼生活質量在哪裏?如此辛苦的掙錢又有甚麼意義呢?

「Preparation could lead the opportunity. 防備才能帶來機會。防患未然,始於足下。從自己做起,從關注你的腳做起。這是我想贈送亞洲社區同胞一句話。」

◆陳博士診所地址:
Stanley Chen, D.P.M., A.A.C.F.A.S.
32-07 Francis Lewis Bldv. Bayside, NY 11358-1922
Tel: 718-224-2030
Fax: 718-224-0784

責任編輯:海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