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藍圖】太陽王世紀(五)太陽王的使者

作者:夏禱
font print 人氣: 919
【字號】    
   標籤: tags: , , , ,

航向東方古國

出現在凡爾賽宮的第一個中國人——沈福宗所描述的古國文明深深吸引了路易十四。同時,同行的比利時耶穌會士柏應理也向路易十四轉達了南懷仁的請求:儘速遣使去中華帝國。無論從貿易、科學或宣教的角度來說,太陽王深知法蘭西必須趕上西班牙、葡萄牙,深入新大陸和古老的東方。也就是說,對於法蘭西,遣使前往中國是十分自然而必要的一件事。

不久,凡爾賽宮選定六名博學的耶穌會士。由於他們特殊的使命,這六名耶穌會士被太陽王命名為國王數學家。1685年,這六名耶穌會士帶上厚重的觀測儀器和三十箱儀器,乘上遠洋航行的飛鳥號,從勒布斯特港出發,航向遙遠的東方。

西元17世紀在日本長崎海域航行的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公共領域)
西元17世紀在日本長崎海域航行的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公共領域)

經歷了三年海上、陸上險惡的旅途,這些耶穌會士終於抵達寧波。這時,六人中的一人被暹羅國王留在了暹羅,剩下五人:白晉、張誠、洪若翰、劉應、李明。在化解了浙江巡撫的詰難後,他們一行由南往北穿越碩大的東方古國,終於在1688年抵達了京城。比起那時傷亡慘重的海路,這樣的結果算是萬幸了。據柏應理推算,當年約有600名傳教士飄洋過海來中國傳教,最終能抵達的只有100人,其餘大多葬身大海或遇疾而亡。

經歷了驚險萬狀的海路和陸路,又在中國境內經過了一段漫長的路途後,太陽王的使者終於來到了當時東亞第一大帝國——滿清帝國的京城。他們攜帶的來自太陽王的禮物也一起抵達了地球另一端的中國。

從這裡,開始了一段千載難逢的東西方兩大帝王,也是東西兩大文明的歷史性邂逅。

在中國皇帝的朝廷

康熙 (公有領域)
康熙 (公有領域)

白晉、張誠等人進入了碩大的紫禁城,穿過一級又一級的石階,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是英武自信的康熙大帝。那一年,康熙三十多歲。他穿一身繡龍大綢袍,目光和煦而有神采。很快,這些來自法蘭西的耶穌會士發現皇帝陛下精力充沛,孜孜不倦,比史上大多數的帝王都要好學,才華洋溢,充滿了自信。

在很多方面,康熙大帝和太陽王宛如一對鏡像。在地球的這一邊,康熙大帝8歲登基,14歲親政,治理滿清長達61年。他體內流淌著女真族、蒙古以及漢族的血液,是一名神射手和一流的騎手,一生獵獲無數猛獸,長途騎馬時可以一連幾天換下幾匹駿馬而不覺疲乏。他超時工作、仁政愛民,開創了清朝的頂峰——康乾盛世。

康熙帝精通漢文和滿文,少年時,往往在書齋中苦讀到深夜,完全不像個皇帝,倒像是個準備赴京趕考的書生。一如年輕時的路易十四,康熙的感情豐富細膩。他寫了許多首真情流露的詩,甚至在耶穌會士的影響下寫了幾首讚頌耶穌的詩。這些詩完全沒有帝王的口吻。康熙朝還編纂了《古今圖書集成》、《全唐詩》等大部類書,對滿清的漢化投注了不少心血。

另外,康熙帝對藝術和戲劇的喜好也不亞於路易十四。南巡到蘇州時,他每晚觀賞昆曲;南巡到鎮江,他把白晉從法國帶回來的九名耶穌會士召來,讓他們登船演奏鍵盤樂器、提琴、橫笛。宮中也時常演出京戲,一演數天。

康熙帝親切地接見了來自太陽王的使者,他派遣李明、洪若翰、劉應去上海和陝西,完成他們向這塊土地上的老百姓傳教的心願,留下白晉和張誠在京城學習滿文,並教授自己數學、幾何、天文物理、樂理等西學。

於是白晉和張誠努力學習滿文,蓄起了好叫「韃靼人」敬畏的長髯,每天清晨騎馬一兩個小時來到養心殿,為康熙教授幾何、音樂、物理,還為他講述歐洲的文化習俗。他們從凡爾賽宮帶來的禮物:天文探測器放置在御花園,康熙的寢宮中放著銅製的大尺規。白晉寫信向路易十四報告,說康熙「最喜歡的是用於觀察天體的雙筒望遠鏡、兩座掛鐘、水平儀,這種儀器精確度很高,他把這些儀器擺放在自己的房間裡,把著直尺和圓規愛不釋手」。

康熙帝南巡圖卷,治黃河。(公共領域)
康熙帝南巡圖卷,治黃河。(公共領域)

皇帝出行時,隨行的侍從扛著這些儀器。夜空清澈時,康熙大帝把雙筒望遠鏡對準了東方的星空;來到黃河邊上,他用水平儀測量黃河的水位。

康熙對古典科學的喜好超越了業餘愛好。他不但在南巡時測出了黃河倒灌的現象,還在殿中設自然科學的講筵,向九卿、大學士講授天文曆法、算學、樂律,並挑選學子去欽天監學習。他不但親自向皇子講授這些西學,也讓耶穌會士教導他們。康熙並且命耶穌會士把歐幾里德《幾何原本》和一些醫學書籍翻譯成滿文。之後,他在白晉等人的建議下成立了「蒙養齋算學館」,也就是滿清皇家科學院,培養科學人才,並命三皇子胤祉主持編纂了一系列大型天文地理方面的叢書。

康熙帝對西學的興趣一直持續到他晚年。下面這封信是1717年,捷克耶穌會士嚴嘉樂寫的。

「我們行過三跪九叩首的大禮之後,皇帝命我們走近他,到安放皇帝寶座的台前去。我們到了台前剛跪下,他又叫我們直接登上台,跪在他寶座前的小桌邊。我們可以把手放在桌上,用指頭指或者寫字。首先談起關於算術和幾何的各種問題。隨後皇帝唱了一個c-d-e-f的音階,叫我跟著唱。他彈了彈我的羽管鍵琴,垂詢了各種音調的問題。最後,皇帝表現出十分喜悅和對我的恩寵,說:我的到來使他感到十分高興,他早就希望來一個好樂師,同時又是一個好數學家。」(捷克耶穌會士嚴嘉樂寫給老友玆維克爾的信,1717年)

中國人看見的第一個地球儀

耶穌會士在中國。(維基資源共享)
耶穌會士在中國。(維基資源共享)

歐洲耶穌會士們留下了大量的書信,信中,他們詳實地記載了自己在這神秘古國中的見聞。在今天,這些書簡是我們理解這時代東西方文化交匯十分珍貴的一手資料。在這些書信中,耶穌會士們記下了或是萬分有趣,或是叫人悲從中來的故事,忠實地描繪了當時中華帝國的圖景。

「他們經常問我們歐洲有沒有城市、有沒有村莊、有沒有房屋。一天我親眼目睹了他們看地球儀時那副驚訝窘困的神態,真叫我忍俊不禁。有九到十位文人要我讓他們看一下地球儀,他們在上面找中國找了老半天。最後,他們認為包含著歐洲、非洲和亞洲的那個半球是他們的國家,他們甚至覺得把世界其它部分歸於美洲似乎還大了一點。

「我故意不糾正他們,直到他們其中一人要我解釋一下地圖上標明的文字和地名時,我才對他說:『你們看到的是歐洲、非洲和亞洲。在亞洲,這是波斯、這是印度、這是韃靼地區。』

「『那麼中國在哪呢?』他們大家都喊了起來。我回答道:『就在這塊陸地的裡面,這就是它的邊界。』我難以表達當時他們是多麼地驚訝,他們面面相覷,自言自語地吐出幾個中國字:『小得很。』」(耶穌會傳教士沙守信神父致郭弼恩神父的信)

1690-1705 耶穌會士天文學家和康熙大帝織錦畫。(波維絲出產/公共領域)
1690-1705 耶穌會士天文學家和康熙大帝織錦畫。(波維絲出產/公共領域)

1708年,康熙發布上諭:「諭傳教西士分赴內蒙各部、中國各省,遍覽山水城廓,用西學量法,繪畫地圖。並諭部臣,選派幹員,隨往照料⋯⋯並咨各省督府將軍,札行各地方官,供應一切需要。」

在法國耶穌會士雷孝思、白晉等人的主導下,十幾名傳教士及滿漢學者分赴全國各省勘測,他們使用先進的三角測量及天文測量法,以十年的功夫描繪出第一幅實地勘察、繪有經緯線的中國地圖——《皇嶼全覽圖》。這幅地圖標誌著中國以一種全新的方式觀察這個世界。

暢春園夜裡的奏鳴曲

皇輿全覽圖。(手機百科網)
皇輿全覽圖。(手機百科網)

為了在世界各個角落傳教,耶穌會士接受的教育是嚴格而又多元的。來到康熙朝廷的歐洲耶穌會士不僅知悉天文物理,他們之中還有許多一流的音樂家、畫家、建築家。在康熙居住的暢春園中擺放了許多歐洲各國贈送的鋼琴、小提琴、豎琴和各種西洋樂器。康熙對這些樂器很感興趣,並讓耶穌會士教會了他彈奏這些樂器。很快,遠在凡爾賽宮的路易十四知道了中國皇帝不單會演奏中國的絲竹,他演奏起西洋音樂來也十分嫻熟。就像他對待科學的認真和專業,康熙對音樂戲曲的興趣有創新獨到之處。

熱愛音樂的康熙皇帝任命徐日昇為宮中首席樂師,經常讓他在御前演奏風琴和古鋼琴,另外法國傳教士巴多明曾演奏長笛、古豎笛及海軍軍號。徐日昇、德理格等人在宮中向皇室子弟及后妃講授西洋樂曲、樂理及西洋樂器演奏法,使得西方音樂成為清宮中生活的一部分。

這些耶穌會士還會自己製造樂器。意大利傳教士德理格自製大管琴,法國教士南光國為康熙帝製造羽管鍵管、定音鼓,葡萄牙傳教士徐日昇則製作了一座巨大的風琴,安放在宣武門天主教堂裡,轟動了朝野。這座巨大的風琴奏出了驚人的巨風吹奏一般的音樂,震動了整座教堂。

徐日昇還在教堂鐘樓上製作了一座報時鐘,鐘上裝有銅鑼,以齒輪與小鐘相連,演奏中國樂曲。這座鐘轟動了北京城,全城百姓士子官紳傾巢而出,湧向教堂。當時有傳教士說,巨風琴加上這報時鐘,就能使這些古國老百姓相信天主。南懷仁生動地描述了當時的景象。「我實在是無法用言詞來形容這一新奇精巧的設計是如何使前來觀看的人們感到狂喜。甚至在超出我們教堂前廣場之外的廣大的街區裡,都不能阻止這擁擠、失序的人潮,更不要說我們的教堂和教堂前的廣場了。特別是在固定的公共節日裡,每個小時都有不同的觀光者潮水般地、絡繹不絕地前來觀看。雖然其中絕大部分人是異教徒,但他們還是以屈膝叩頭的方式向救世主的塑像表示他們的敬意。」

為了在康熙帝御前演奏,精通音樂的耶穌會士們組成了一個室內樂團。在夜晚,花木扶疏的暢春園內舉辦小型音樂會,花園中傳來了德里格譜寫的鋼琴奏鳴曲,或是悠揚的室內樂。在傳教士寫回歐洲的信中,提到了他們以大鍵琴、木笛、大提琴、小提琴和巴松管為中國皇帝演奏巴洛克室內音樂會。有時,康熙也會坐到鋼琴前面,優雅地彈奏一首曲子。

康熙帝不但學習樂器、樂理,並命耶穌會士教導皇子樂理。1714年,在康熙親自主持下,徐日昇、德里格等人編撰完成《律呂正義》,包括了中國傳統樂律、西洋樂理及五線譜。

東方的夢幻花園:圓明園

諧奇趣。(互動百科)
諧奇趣。(互動百科)

1715年,康熙的朝廷中出現了一名卓越的耶穌會士畫家郎世寧。他來自文藝復興的源頭意大利。在他筆下,中國傳統的花鳥畫和駿馬圖獲得了透視法的精確和豐富的彩度。年輕畫師開始學習西洋透視法,以另一雙眼睛觀察這個世界。

在乾隆朝,郎世寧把他來自於上天的才華發揮得淋漓盡致,不但為滿清皇室留下了氣勢磅礡的歷史圖卷和多幅畫像,如《乾隆大閱圖》,乾隆的妃子香妃的畫像,更留下了傳世的《百駿圖》和結合東西方藝術風格的、好似透明、有景深的花鳥畫。

乾隆大閱圖。(郎世寧繪)
乾隆大閱圖。(郎世寧繪)

郎世寧的才華不止於繪畫。他和法國傳教士蔣友仁、王致誠等人參與了圓明園長春園北部西洋樓群的建造。這是一組巴洛克風格的宮苑建築群,建了十二年才完成。或許由於一種天賜的東方的神韻,這一組建築宛若一件件高超的藝術品,美不勝收。蔣友仁建造的大水法流轉四射的珠玉可與全歐洲最美的宮殿——凡爾賽宮花園中的噴泉媲美,而由兩座圓形階梯環繞的宴海堂、兩翼呈弧形,紫色圓光琉璃瓦頂的諧奇趣更是充滿了遐思奇想,有如自天外飛來。

諧奇趣是一座音樂廳,演奏滿族、少數民族的音樂和西洋樂。和他的祖父康熙一樣,乾隆也熱愛音樂。他成立了一個小型的西洋管絃樂隊,令宮中的樂師學習西洋樂器,不定期演奏。樂器有大拉琴(大提琴)、中拉琴、小拉琴、豎笛、弦子(吉他、曼陀林)、古鋼琴等。於是,在這座東西合璧的夢幻花園中傳出了和聲對位、宛如天音的西洋音樂。曼妙的音樂中,諧奇趣前方的大水法灑下白花花的萬斛珠玉,叫人沉醉。沒人在跟前的時候,足踏花盆鞋的宮女們弓下腰,探手將銅羊銅雁嘴裡噴出來的涼水花,拍上臉頰。對於她們聽多了胡琴、嗩吶的耳朵,這西洋音樂不免有些奇異。

夜裡,圓明園的千燈熄滅,噴泉也安靜下來。只有來自歐洲的自鳴鐘按時打開小門,彈出來一圈旋轉的小人,擊打出一陣咚咚的金屬聲,打破園子的寂靜。

文明古國的基督徒

《通過耶穌會規章壁畫》(公共領域)
《通過耶穌會規章壁畫》(公共領域)

從康熙到乾隆,這些來自上帝的使者在中土收穫了豐盛的果實。然而這些耶穌會士在中華帝國刻下的最深的印記不是科學,也不是藝術,而是基督教。

1692年,康熙頒布了天主教赦令,允許百姓入教。在康熙大帝的支持下,各地建造了教堂,耶穌會士遠赴各省傳教。逐漸的,在這古老的國度中,人們皈依這洋人的教派,信起了藍眼睛黃鬍鬚的耶穌,讀起了翻譯成滿漢文的、厚厚的聖經。在滿清皇族中,一些親王也成了虔誠的基督徒。到康熙朝中期,滿清帝國有大約三十萬名基督徒。

從那不勒斯港啟程的那一天起,這些虔敬的耶穌會士開始了他們人生中最神奇的章節。在那神秘的古老大陸上,他們所成就的,很可能,超出了當初自己的所求所想。如果這些傳教士留下的事跡僅止於我們在上面所陳述的,也足以叫人讚歎不已了。然而人類創造的歷史充滿了驚奇。不久我們就要發現,太陽王的使者所做的遠遠不只這些。他們所成就的,是一件更為奇妙的事業。@#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位於上塞納省的始建於1677年的蘇鎮(Sceaux)城堡,以周圍181公頃的廣袤地區公園聞名於世。這個典型的17世紀法式園林曾屬於太陽王路易十四的財政部長科爾貝爾,之後成為路易十四兒子緬因公爵的領地,由此這座花園城堡成為王室聚會的場所……
  • 從古羅馬式的遺蹟,到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品,再到如今的現代化建築,里昂在跨越了2000年的時間裏,成功地印證了歷史的變遷。
  • 聖日耳曼昂萊(Saint-Germain-en-Laye)城堡位於塞納河西岸的伊夫林省,從巴黎出發乘坐RER A線僅需20分鐘就可到達。這裡以路易十四的出生地而聞名於世,現在是法國國立考古學博物館。在公園的柵欄對面,還有與領地接壤的3500公頃廣袤森林,是休息日偕家人朋友旅遊的一個優美又便利的樂園。
  • 在巴黎西南遠郊的曼特農,有一座靜謐而孤傲的文藝復興風格城堡,以其身為路易十四第二任妻子曼特農夫人的封地而聞名遐邇。它是法國最精美的城堡之一,因為歷史、建築、花園和領地遠端巨大的高架渠而著稱。城堡佇立在風景如畫的法式花園之中,厄爾河清澈的淙淙水流四面環繞,還有太陽王時期風格的完美奢華的宮室,令遊人繾綣於那個繁盛時代的浪漫中流連忘歸。
  • 路易十四無疑是給人類帶來最為深刻影響的國王。在他統治期間,法國的文化藝術達到了歐洲的最高水準:哲學上有笛卡爾、帕斯卡;在文學上更加群星璀璨,有高乃依、拉辛、拉‧封丹、莫里哀、博絮埃、塞瓦涅夫人等;他於1661年開始修建著名的凡爾賽宮,直到1689年才告全面竣工,成為歐洲最宏大、豪華的王宮。巴黎成為歐洲的中心。
  • 1715年路易十四逝世到現在已300年。2015年9月1日,人們成群結隊來到金碧輝煌的凡爾賽宮,自發地紀念逝去的太陽王,以及隨之而逝去的偉大世紀le grand siècle。凡爾賽宮特地在城堡北翼布置了路易十四廳,並舉辦了盛大的化妝舞會。人們穿上十七世紀的華服步入燈火輝煌的凡爾賽宮,衣香鬢影、杯觥交錯之間,我們仿佛回到了那充滿了自信、高蹈的時代。
  • 不遠處森林的環繞下,有一座布置成中世紀場景的橢圓形場地。上百位貴族裝扮成中世紀的騎士,手上持著刻著金色詩句的盾牌和徽像,騎在駿馬上浩浩蕩蕩地踏蹄而入。場外,王后和貴婦們在拱門下觀看這古味盎然的演出,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射到穿一身華麗的紅寶石色軟甲、頭戴高冠、無比尊貴的國王身上。那一年,路易十四25歲,他親政已三年。
  • 在寫這篇有關十七世紀巴黎的稿子時,發生了巴黎恐怖襲擊事件。人們把這一場前所未有的屠殺叫做戰爭。事實上,這不是文明和野蠻之間的戰爭,更不是宗教與宗教之間的戰爭。它的根源遠為深刻。
  • 我們知道,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是兩個大力扭轉了人類文明方向的時代,而路易十四時代正是介於這兩者之間。站立在文明的十字路口,這偉大的世紀扮演了甚麼角色?十六到十七世紀,在太陽王登基前後,歐洲經歷了全方位的衝擊。把他所身處的時代放入歷史的大背景中,我們將更能理解路易十四時代的意義。
  • 台灣民主自由
    蔣經國先生是中華民國第6、7任總統。他知人善任,啟用一批優秀的官員,將台灣建設成一個經濟起飛的國家,成為當時亞洲四小龍之首。同時他晚年也解除了種種的政治禁令,讓台灣走向民主化。曾有民調統計,有超過半數的台灣人民認為他是最受到懷念,也是對台灣貢獻最大的總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