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全球金融市場 6大怪象引人側目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4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李平多倫多編譯報導)金融危機過去近7年,目前利率仍頑固保持在低位,全球經濟增長高低不平,全球金融市場還有幾大怪。其中有些是最新出現,有些已冒出多時。匯豐銀行首席經濟師金(Stephen King)最新在推文中,列出目前全球金融市場中6大「超現實」之怪象。

怪象1:

價格失控,各國央行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輸出通貨緊縮,觸發貨幣戰。

英國央行首席經濟師哈爾丹(Andy Haldane)製作圖表顯示,全球通脹大幅下滑,報通脹緊縮的國家數量不斷上升,有些國家物價漲幅僅報1%,通脹5%以上的國家極其罕見。

怪象2:

名義利率呈負值,各國央行被逼孤注一擲全力阻止外匯升值,威脅信貸增長這一怪象在歐元政府債券收益方面最明顯。

目前多數歐元政府債務處於負值,使得債券持有人處於實際虧損。甚至一些3年前被外界視為存在拖欠風險的國家,其政府債券收益也開始低得不可思議。

怪象3:

全球貿易增長疲軟,似乎顯示不僅僅是後危機時代保護主義。

21世紀初,全球貿易增長大幅增長,全球商品出口在不到10年時間翻2倍多。但自2008年金融危機後截至目前,仍看不到全球貿易同樣增長步伐之任何跡象,令人懷疑全球貿易增長是否退回當初緩慢的增長勢頭?

怪象4:

已得到美聯儲證實,即美國經濟復甦舉步維艱,具體體現在工資增長緩慢,能源生產下降。

美國銀行製作的美國經濟活動經濟指數(ASI)圖表顯示,目前美國ASI指數處於5年新低值,ASI負值期限大大增加。

怪象5:

央行說甚麼,就信甚麼。鑒於英國央行、瑞士央行(SNB)和美聯儲之前車之鑒,市場現在得多個心眼。

去年夏初,分析師和市場對美聯儲或英國央行是否會先升息這一點不太確定,有段時間看起來似乎央行會微微升息。但此後,利率大幅下調,現在幾乎沒人認為英國央行會先升息。不知這種行為,是否會影響央行信譽?

怪象6:

預報偏差,自2000年以來,對美國經濟增長初步一致預測一直偏高,15次預測有12次如此。

人們對美國經濟增長預測一直被認為太過樂觀,自2000年以來,僅3次一致預測過於保守,其它12次預測都是樂觀過頭。對英國經濟一致預測一直較平衡,但對日本和德國經濟預測也像美國一樣太過樂觀。◇

責任編輯:文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