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張愛玲緣何得以善終?

人氣 2180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09月10日訊】9月9日是上個世紀四十年代上海灘最受歡迎的作家張愛玲去世二十週年紀念日,與其同時代的不少文人相比,張愛玲的睿智不單單體現在其在作品中對世態人情的精緻把握,更在於其對世事的敏銳洞察,而這恰恰幫助她逃脫了其他文人所無法避免的人生劫難。

在中共1949年竊取政權後,許多對國民黨失望的知識份子,抱著觀望的態度,選擇了留在大陸。在他們看來,中共作為一個「新」政權,不會對他們怎麼樣的。懷有同樣想法的張愛玲也留在了上海。中共一心想要收編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瞭解但同時對西方民主自由渴望的知識份子,自然也忘不了要將這位上海灘著名的作家「收歸旗下」。1950年7、8月間,在中共御用文人、上海文化官員夏衍的安排下,張愛玲隨上海文藝代表團到蘇北農村參加土改工作,體驗生活。

這兩個月的生活,是張愛玲和中國大眾距離最近的一段歷程,但也是她感到最尷尬和痛苦的一個時期。她所看到的「貧窮落後」、「過火鬥爭」與當時要求的「寫英雄」、「歌頌土改」相去甚遠,她在寫、不寫、寫甚麼之間困惑不已。她承認自己寫不來「一般所說時代『紀念碑』式的作品」,而且「也不打算嚐試」。她感覺到自己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這樣的感覺讓她萌生了去意。而不斷被視為「文化漢奸」的言論和來自政治方面的威脅,最終促使她決然離開了中國大陸。1952年7月,32歲的張愛玲隻身去了香港,後前往美國。此時,中共政府對於出境審查還不像後來那麼嚴格。

就在張愛玲走後不久,中共在大陸掀起了一個又一個運動。而留在大陸的諸多知識份子即便逃過了1957年的「反右運動」,也沒能逃過文革的摧殘。在眾多運動中被迫害致死或自殺的知識份子有儲安平、傅雷、老舍、吳宓、陳寅恪、剪伯讚、顧聖嬰、吳晗、熊十力、陳夢家……長長的名單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不忍卒讀的故事和傷痕纍纍的歷史。

與上述這些人相比,張愛玲是幸運的,她義無反顧的離開大陸使其不僅擺脫了厄運,而且以74歲的高齡善終。試想,如果她留在大陸,以她的傲氣,又怎會忍受各種凌辱?或許也會選擇自我了斷。無疑,當年張愛玲的選擇在今天同樣具有一定的意義,而我們在其去世20年後重溫她的文字時,不妨想想這個秀外慧中的女子的那雙慧眼吧。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洛杉磯的月夜裡我想起了張愛玲
張愛玲和李鴻章家的女人們
晴朗:從張愛玲的預言說起
王赫:中國廣義貨幣超300萬億背後的禍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