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腳步】

簡妤:路不拾遺,物歸原主之捷徑

人氣 28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9月08日訊】「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是唐太宗李世民「貞觀之治」時期社會風貌的描述,我以為基點中有一個「信」字:人與人之間的互信、人對因果報應的篤信。

沒有對「三尺頭上有神靈」、「暗室虧心,神目如電」的敬畏,缺少對「善惡有報」的理解,「路不拾遺」就是天方夜譚;心中無畏、則會隨心所欲、為所欲為、無法無天,哪個有膽「夜不閉戶」?

所以你看大陸人的居住屋通常是鎖上加鎖、門外有門,防盜的同時把自家也變成了一個牢房;一旦發生火災等緊急情況,恐怕逃生無門。

有兩個不太久之前的例子,2014年聖誕節的香港,解款車在告士打道(Gloucester Road)行駛中掉落3箱現金,共5,200萬港元,有圖片顯示,面對一大箱的「現金磚」,大家排隊拿錢;也有人撿幾張散落的伍佰元紙幣即開車走人;聽說還有人回家後冷靜思量、把錢退還銀行。幾天後的上海外灘,據傳因為有人從酒吧樓上撒錢,導致跨年慶祝的人群爭搶踩踏,死傷慘重。

看一個讓人略感安慰的消息。2月日本東京都警察廳報告,去年當地居民將總額高達33.4億日圓(2,800萬美元)的遺失款交與警方,其中近74%的錢回歸失主。另外,日本法例規定3個月無人認領的失款歸拾獲者所有,但不少市民選擇放棄這筆「不義之財」,使得東京政府多了3.9億日圓的進帳。

再遠一點,孔子在魯國推行仁政,3個月後,魯國大變,囤積居奇的商人不敢再壟斷,不守婦道的妻子被休,奢侈成性的人家不得不遠走他鄉。孔子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禮記‧禮運第九》)

在講信修睦、天下為公的社會氛圍下,無論誰丟失了什麼東西,看到的人第一念考慮的是失主的焦急,感同身受,誰會想要占為己有?進而再多為他人考慮一些,誰也不去挪動遺落的物品,也就省去了打聽、中轉、確認的流轉環節,失主沿路追查自會尋獲。這樣看來「路不拾遺」不僅體現了道德水準,也是高效的物歸原主的方法。

古人的智慧可見一斑。

責任編輯:王曦

相關新聞
【傳統文化】路不拾遺 捨己為人
我相信三尺頭上有神靈
跟你透過細節看一個路不拾遺的國家――日本
日本人路不拾遺 震災後拾財物 6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