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灣區退休理財

新型短期儲蓄保險——隨時本金利息返還 無任何罰款

平均年回報5%的智能帳戶(Smart Money)靈活度猶如銀行定存帳戶

灣區理財顧問Amanda Wu代理新型儲蓄壽險,可以做到本利隨時退出無罰款。(Fotolia)
人氣: 118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7年12月18日訊】文:Amanda Wu・灣區退休理財顧問
保險公司推出新型儲蓄壽險帳戶,允許本利隨時退出無罰款。利率平均每年5%。利息根據S&P 500 Index來計算,每年可高達10%。猶如短期定存,十分靈活,並且收入延稅。首先我要強調一下,年金均由合法保險公司承保,絕對安全有保障。

很多的投資者因為怕社會安全金SSI不夠用而未雨綢繆,紛紛參加年金和儲蓄人壽保險。可是,我還是遇到一部分客人思前想後,始終不敢邁進一步參加任何的投資。讓他們卻步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

1)產品繳保費時間較長,提前支取又有罰款,定存時間長,有些甚至10年以上罰款期,太長。
2)有些儲蓄帳戶即使提前支取沒有罰款,卻沒有利息,感覺好像虧了。
3)有些退休理財項目例如退休年金,拿終生收入,很多客戶都已擁有,屬於長線理財目標。

現在有一個新型的短期儲蓄壽險帳戶,可以解決以上所有問題。我有一位客人,50歲的何太太,5年前想參加短期投資,參考過無數保險公司的計劃,後來看中一個5年期的,最後卻因為此計劃有5年的罰款期,她嫌罰款期Surrender Period太長,最後沒有參加。如今,一晃5年眨眼過去了,我最近又收到何太太的電郵,問我有關退休理財的事情。原來她的錢在過去5年,一直存在銀行的儲蓄帳號沒動過,因為她還沒有找到她心目中最完美的投資方案。

可是,想想看如果何太太5年前有參加那個5年的計劃,她就會得到比存銀行更好的回報,至少可以抗衡通貨膨脹。但是,她卻因為害怕漫長的罰款期Surrender Charge Period,而白白放棄了5年的利息。直到最近新的短期儲蓄人壽保險出現,讓何太太感到她終於找到一個可以滿足她要求的投資產品。

此儲蓄計劃年利率根據S&P 500指數來計算,每年回報可高達10%,當指數上升,本金參與增長,增長可高於10%。當指數下降時,本金不跌,保本,投資還可隨時退出,本金利息返還無罰款。何太太讓我把此投資作如下的比較後,最後決定參加。以下是我將此新型儲蓄投資與大家比較熟悉的理財工具所作的比較。

1)一般儲蓄人壽保險 VS. 新型短期儲蓄壽險

何太太覺得一般儲蓄人壽保險繳費時間對她來講太長,提前支取又有罰款,即使還本金無罰款,但利息不能贖回,還要身體檢查,她怕費用太貴或體檢通過不了。然而新型儲蓄壽險保費一次存入,可隨時退出無罰款,本金加利息返還,平均利率每年5%。這是現有保險市場上唯一隨時退出,本利退還無罰款的儲蓄保險。照顧自己的同時,也可以將來把自己的財富以免稅的方式加倍的留給家人。

2)CD VS. 新型短期儲蓄壽險

CD利息非常低,雖然聯儲局加利息但是兩年的定期利息也接近零。我最近看到Chase Bank的2年CD年利率0.5%。即使我們把錢存到其他任何投資項目都比存在CD要強。因為超低利率讓無風險資產,例如Money Market、CD和風險資產之間的相對風險收窄,以至投資者感覺即使放棄CD和Money Market的利益,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的犧牲。
要是把錢存在我所提到的新型短期儲蓄中,除了有一份人壽保險的利益,利息還有上漲空間(Upside Potential), 因為利息根據S&P 500指數來計算,每年可高於10%,即使指數下跌,本金也絕對保本。就算只存了兩三年以後退出,也可以。當年利息收入不發1099,收入延稅直到取出。對於很多保守的投資者來講,此計劃能為他們省稅、延稅,激活他們存在銀行的錢,不至於讓錢丟在CD裡貶值,反正保底,即使把銀行的定存轉成此計劃,也是0風險的分散投資。

3)退休年金 VS. 新型短期儲蓄壽險

退休年金,一般分為終生收入型和儲蓄型,很多客戶都已擁有,屬長線理財目標,一般有5年到10年的罰款期。對比短期儲蓄壽險,允許本利隨時退出無罰款,即使存兩三年退出也可。

各位,儲蓄保險、年金和投資應該是三管齊下,您的退休生活才能相得益彰。本公司致力研究市場上各種退休理財產品,以幫助不同年齡層的客人為目標,尋找最新的理財項目。我們還會根據客戶不同的財務狀況和背景,幫助他們選擇最適合的計劃,並確保計劃的適宜性和保險公司的穩定性。

理財顧問Amanda Wu,代理全美多家保險公司。(Amanda Wu提供)

詳情請質詢全美多家保險公司的理財專員Amanda Wu,電話:408-460-8623。

註:謹慎理財,本文僅提供讀者作為理財參考,如有需要請聯繫本文作者Amanda Wu或相關理財專家。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12月2日理財版,請點閱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李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