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設置立體斑馬線能實現「車讓人」?

人氣 612

【大紀元2017年07月09日訊】最近,中國一些城市紛紛在主幹道上高調的繪製「立體斑馬線」,也叫「3D彩色斑馬線」。最普遍的繪製方法是「通過白、藍、黃三種顏色搭配,突出立體感」,但也有別出心裁的,索性將卡通人物也「搬」到了斑馬線上,使得原本統一、嚴謹的交通標誌變成了突發奇想的「地面塗鴉」。

對此,某地交管部門表示,這樣做是為了「進一步突出行人路權,警示車輛駕駛人注意前方讓行」。然而,有媒體實地調查時卻發現,「車輛在斑馬線前與行人搶行的現象依然存在」。此外,一些接受採訪的司機也表示,這樣的立體斑馬線「容易使人產生錯覺,如果正在行駛途中突然看到前方有『障礙物』,司機會本能的及時剎車,也容易造成追尾等交通事故」。

可以看出,僅在斑馬線上做文章,不但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甚至還極有可能衍生出其它的弊端。尤其是關係到民眾生命安全的交通問題,有關部門一時情急可以理解,但總不能為了避免「車撞人」,而不顧「車撞車」吧!從官方類似「死馬當活馬醫」的舉措中,我們應該看到,那匹無可救藥的「死馬」就是中國無數開車的駕駛者幾乎在任何時間、地點、場合都從未想過要禮讓行人。

儘管交管部門每天都在宣傳,「為了自己的安全和家人的安全」,「交通出行一定不要搶行,禮讓三分又何妨」,「交通安全不是小事」;事實上,中國大陸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早已有明文規定,「機動車行經人行橫道時,應當減速行駛」,然而,根據公安部交管局的統計,「近三年來,全國在斑馬線上發生的機動車與行人的交通事故共有1.4萬起,造成3898人死亡」;「其中,機動車未按規定讓行導致的事故占了總量的90%」。

這些可怕的數據足以證明一點,那就是「車不讓人」這種沒素質的個人行為,已在中國社會衍變成了一種不良的社會風氣與公共意識。一旦形成了氣候,那必然是難以扭轉的,更不能把希望寄託在極有可能影響視野的「立體斑馬線」上。

說到「公共意識」,人們似乎很難將其與「不良」二字聯繫在一起。因為「公共意識」本該緣起於國民對公共道德的維護和遵守。既然它涉及到品行、道德,那麼必然就會表現出一種良好的社會風貌。就拿在交通上形成的公共意識來說,許多國家根本不需要通過法律,全民早已約定俗成的規矩就是「車讓人」。

一位韓國學者在自己的書中寫道,「2002年,我在美國短期生活期間,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美國的交通文化」;「在沒有信號燈的斑馬線前,我依舊等著車先過去,但它們總是等待著我先過馬路」;「後來我才知道在美國過馬路的時候,車都讓人」。而「近十年來,韓國也逐步形成了車讓人的習慣」。

這種對「車讓人」大開眼界的事兒,一位旅居德國的朋友也曾經歷過。有所不同的是,朋友那時所過的馬路甚至都沒有斑馬線。按理說,車輛行駛的時候完全可以放心大膽的踩著油門,一旦有行人在不遠處橫過馬路,車輛也大可不耐煩的按著喇叭。然而,這一切在德國卻並沒有發生。

朋友在路邊站著,不準備過馬路,因為看見不遠處來了車,就想等它先過去。結果讓她感到十分驚訝的是,車輛從不遠處就開始慢慢減速,直到勻速滑行,最後停在了她的面前。在她愣神、不知所措的時候,看到司機在車裡示意,讓她先過去。這就足以說明,德國的司機一看到行人,本能的反應就是讓行人先走。

那樣的一瞬間實在是令一個在中國車輛橫衝直撞的交通厄境下生存的中國人感到無比震撼。相比之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到現在,中國交通文化沒有顯著的變化」;「優先順序一直是車輛>電瓶車(或自行車)>行人,但是也有電瓶車擠進去、汽車被迫讓道的時候,不過可以確定的是,行人永遠是排最後的」。套用一句大俗話也可以說,在中國,有車的是爺,沒車的永遠都是孫子。

這足以證實,在一個高度文明的社會,經濟水平與良好的教育成正相關,而良好的教育又與表現出的文明素養成正相關。值得一提的是,號稱「與世界接軌」的中國卻並未實現這樣的正相關。中國有錢的土豪一旦開車上了路,不在路人面前表現出霸道、拉風的一面,就覺得心有不甘。中共強權若不在P民面前耍盡威風、濫施暴政,似乎就覺得浪費了能欺負弱小的大好機會。而這樣的「恃強凌弱」也只有在野蠻、落後的社會中才會普遍發生。

應該說,當今中國社會的「恃強凌弱」是自上而下的,體現在交通上,那就是「人得躲著車走」。習慣了在弱者面前賣弄強悍的司機一看到行人,腦子裡最先想到的就是,「不怕撞死就躲遠點兒」。如此,又怎能自覺的做到「車讓人」呢?司機腦子裡那種「恃強凌弱」的惡念不除,別說畫什麼「立體斑馬線」了,就算把斑馬線豎在他面前,也決不會有所顧忌的。#

責任編輯:高義

相關新聞
雲南交警開車撞死人 官方稱死者自己撞上
河南一女子被車撞倒無人救 再被攔腰輾過
女子被撞路人不救 再遭輾死
袁斌:這是個地地道道的冷血國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