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剝開驚見多彩珍珠!藏在牡蠣中的美麗與哀愁

【大紀元2018年0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海柔綜合報導)珍珠是人類早在幾千年前已就發掘的「天然珠寶」。它不需打磨、雕琢,渾然天成的美麗特質讓人愛不釋手。影片中可見,女子剝開牡蠣尋找珍珠,居然找出許多罕見的鮮豔成色。

古今中外有許多美麗傳說描繪珍珠的高雅、脫俗。然而它卻是外表不起眼的牡蠣,以其蘊藏的驚人「潛值」在殼內形成的璀璨珍寶。

牡蠣是雙殼類無脊椎軟體動物。當有寄生蟲侵入或是異物、貝殼碎片掉進殼內時,牡蠣感到不舒服會啟動「防禦機制」,軟組織細胞會分泌碳酸鈣和貝殼硬蛋白,將外來刺激物包裹起來。

看完整影片»

這種化合物稱為珍珠質,分泌物一層又一層地覆蓋上去,將「異物」轉變成自己可以接受的一部分。牡蠣和異物這種「和平共存」的方式,歷經時間的淬鍊,便能形成價質不斐的珍珠。質層越薄、層數越多,光澤就越漂亮。

珍珠的顏色繽紛多彩。除了我們常見的白色珍珠,典型的成色還有米色、黃色、粉紅色、銀色或黑色,甚至還有更多特殊色。

珍珠的成色和微量元素有關。(視頻截圖)

導致珍珠顏色各異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水生環境中的潛在微量元素、母貝類型等等。當珍珠中含銅離子,成色就是金黃色;含銀離子,成色就是奶油黃色;含鈉離子,成色就是肉色;含鋅離子,成色就是粉紅色。

珍珠各種基礎色的形成,都和母貝的品種相關,珍珠貝越厚,珍珠顏色越豐富。這需要歷經數月至數年的時間「孕育」完成。然而,大顆粒珍珠的形成,對牡蠣來說,卻很可能是致命的。

在大自然中,天然珍珠十分罕見,現今市面上的珍珠貝絶大多數是人工養殖。而大量珍珠的產出卻是由牡蠣的苦澀歷程換來的。

各式珠寶飾品中,可以嵌入珍珠增添質感。(視頻截圖)

養殖場技術員將淡水蚌殼做成的圓珠子,代替異物植入牡蠣體內,然後再從牡蠣身上切下一小塊軟組織。異物侵入再加上軟組織受傷,造成牡蠣的刺激,使其分泌更多銀色碳酸鈣,直至珍珠成形。

若從牡蠣的角度看待人生逆境,我們可以試想一下,當遭遇挫折或是不公時,與其一味排斥抗拒,不如擴大包容心,勇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或許會有超乎想像的收穫也不一定喔!

Credit:Maddy’s Pearls

女子揮菜刀劈開大黑蛤蜊當晚餐 結果劈出一個大驚喜

責任編輯:蘇明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