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隋朝循吏】仁心化刁民 循吏第一人梁彥光

作者:洪熙

隋文帝楊堅稱帝後,平定叛亂,一統中原,結束了近三百年的割據局面。

隋文帝勤政,常常廢寢忘食,又因愛民之故,仁風遍及朝野。上行下效,地方官員施政之餘,也力行仁愛與寬恕之道,福惠百姓,《隋書》中就記述了不少奉公守法、循理而行的官吏。本篇介紹的是《隋書.循吏傳》開篇第一人──梁彥光。

至孝感通 石英自現

幼年時期,梁彥光即擁有出眾的天賦、出色的品行。他的父親梁顯常對人們說:「這孩子很有風骨,日後一定會興旺梁家。」圖為宋 蘇漢臣《蕉蔭擊球圖》。(公有領域)

梁彥光,字修芝。幼年時期,梁彥光即擁有出眾的天賦與出色的品行,令家人深感自豪。他的父親梁顯常對人們說:「這孩子很有風骨,日後一定會興旺梁家。」

梁彥光七歲時,父親罹患重病,醫生說只有吃五石散(中醫方劑,是由石鐘乳、紫石英、白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藥合成的一種散劑。)才會痊癒。梁家人到處去尋找紫石英,卻遍尋不著。小彥光擔心父親的病情,愁得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小彥光在花園裡忽然發現一樣東西,也不曉得那叫什麼,只是覺得奇怪,就拿回家裡。家人認出那就是紫石英。親友都感到驚訝不已,認為梁彥光至孝之心能感通神明,才能出現這樣的奇事。

梁彥光博學多才,廣泛涉獵經史,行事遵循法度,那怕是很小的事,他也都遵照禮義行事。十七歲時,梁彥光就步入仕途,擔任祕書郎。北周建立以後,梁彥光升為舍人上士。

治政有方 帝王嘉獎

圖爲南宋 馬遠 《高士觀瀑圖頁》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母親去世後,梁彥光離職守喪,因為太過哀傷,致使容貌憔悴。圖爲南宋 馬遠 《高士觀瀑圖頁》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公有領域)

母親去世後,梁彥光離職守喪,因為太過哀傷,致使容貌憔悴。皇帝見他居喪太過憔悴,曾多次寬慰他,之後有數次提拔他,賞賜他封邑,封他為陽城縣公。

隋文帝建立隋朝後,梁彥光擔任岐州刺史,政績很出色。隋文帝到岐州巡察,很欣賞他的才幹,於是下詔說:「賞賜善者,是為了教導百姓為善。彥光操守樸實正直,見識和才幹也很出色。治理岐州對百姓恩威並施,清廉謹慎的美譽天下聞名。」隋文帝允諾,三年後升遷他的官職,又擔心他過於清廉,生活會因此貧乏,於是賞賜他五百斛粟米、三百段布帛和一把御用傘蓋。

隋文帝希望梁彥光增修自身的美德,也冀望在梁彥光的帶動下,天下官吏都能仰慕品德高尚的人,效仿操守廉潔的人。不久,文帝又賞賜他五萬錢。

刁民橫行 興學化頑民

岐州民風向來質樸,梁彥光擔任岐州刺史時,不特意施加刑罰,就能將全州教化得很好;但他轉任相州刺史後,就面臨著不小的挑戰。

北齊亡國後,國中大夫、仕紳都遷移到函谷關以內。相州一地民風習俗紛雜,百姓缺乏教化,大多性情陰邪險惡。地方無賴橫行,不守法紀。經常有刁民造謠生事,所以打著各種名號到官府告狀的人很多。

為此,梁彥光改變施政方式,神準地揭露隱蔽的惡人惡行,惡人無處可藏,只好偷偷逃走,令全相州人民驚異不已。

為了革除弊端,梁彥光用自己的俸祿請來儒學大師,在每個鄉設立一所學校,並定下規矩,不是聖賢的書籍不得教授。每季的最後一個月,梁彥光親自到場測試學子。凡是勤奮優秀的學子,梁彥光讓他們登堂就宴;那些喜歡爭論,又懶於做事的學生,只能坐在庭院裡吃著粗劣的飯食。

待學業全部完畢後,梁彥光為應舉的學子舉行「賓貢」儀式,在郊外設宴為他們餞行,並贈送財物給德才兼備的學子。漸漸地人們都能克制私慾,力求上進,以光耀門楣。相州風俗大為改觀。

不孝之子 終成有德之士

圖為北宋「韓伯瑜泣杖磚」。(公有領域)
圖為北宋「韓伯瑜泣杖磚」。(公有領域)

另外,還有一件關於梁彥光的美談。

滏陽有一人名叫焦通,酗酒成性,也不克盡孝道。堂弟將焦通告到官府後,梁彥光並沒有治他的罪,而是帶他到州裡的學校,命他到孔子廟參觀。

廟中有一幅畫,畫的是漢朝「韓伯瑜泣杖」的故事。韓伯瑜的母親用手杖打他,他因感受不到疼痛,才警覺母親已年邁了,沒有力氣了,心裡哀傷不已,於是,對著母親大哭。

焦通看到這幅畫,大受感動,幡然醒悟,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既傷心又慚愧,簡直無地自容。梁彥光教誨他一番,就把他放回去了。

後來焦通洗心革面,砥礪品行,終於成為有德之士。梁彥光以仁德教化百姓,都採取類似的做法。官吏和百姓因此而深受感動,內心滿懷喜悅之情,漸漸地告官爭訟的事減少了。

梁彥光胸懷正道,待人以至誠,相州昔日刁蠻的民風,在他的治理下,全然大化。@*#

事據:《隋書.循吏傳》卷73

責任編輯:王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