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勸丈夫這麼做 才保全了兒子的性命

文/常山子
《書經‧大禹謨》有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的規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卻無法遵從。不過伯宗的妻子卻深知此理,後人稱讚伯宗妻子知「天道」,從而保全了兒子的性命。圖為清 馮寧《人物》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3426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她的丈夫正直敢言,她因此預見了丈夫面臨的災禍,她該怎麼辦呢?

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伯宗,是賢才之人,頗受晉國國君景公姬獳所看重。

晉景公六年(公元前594年),宋國派大夫樂嬰齊到來晉國,請求出兵援助宋國,晉景公有意出兵相助,不過卻讓伯宗給擋了下來。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前一年,也就是晉景公五年,楚莊王派使臣出使齊國。按當時各國相交的禮節,楚國需事先知會途經的宋國,並取得宋國的允許,才得以通行。但仗恃國勢強盛,楚國沒知會、也沒取得宋國的同意。宋文公認為楚國此舉是大大羞辱了宋國,於是殺了路過的楚國使臣,而這也立刻引得楚國大怒,派出大兵,團團圍住宋國。就這樣雙方戰事僵持、宋國被楚兵包圍幾個月後,宋文公派大夫樂嬰齊到晉國,請求出兵援助。

晉景公原屬意答應宋國的要求,但遭到了伯宗的反對。

伯宗對景公說:「我們怎麼能為了幫助宋國而與楚國為敵呢?古人有一句話說,『雖鞭之長,不及馬腹』。」意思是說,「即使鞭子很長,也不能打在馬肚上」。

伯宗認為,楚國正受到上天的護佑,是國勢最強盛的時候,「晉國雖然強大,但是能違抗天意嗎?」言下之意,晉國再強大也不能與楚國為敵。

晉景公聽了,雖然覺得有理,但還是心存疑慮。他說:「我們怎能只顧自己的利益,而拒絕別人的請求呢?這樣做,我感到恥辱呀!」

善言的伯宗解釋道,「俗話說,『處理事情想高想低,全由自己的心意。』江河湖泊中有污泥濁水,山林草叢中藏有毒蟲猛獸,潔白的美玉中也隱藏著斑痕。」

伯宗勸景公,「一國的君主有時也不免要含恥忍辱,這都是很自然的事。再說,有點小過失,也損害不了大德呀!您還是忍一忍吧!暫且不出兵,等楚國國勢衰退後再說吧!」

伯宗這番話,說得晉景公連連點頭。晉景公就此打消出兵的念頭。而這也為後世留下了一句成語「鞭長莫及」,用來比喻力量有所不及。

這就是能言善道的伯宗,他總是善於直言,以口辯去壓服他人,雖然勇於講真話,但爭強好勝的性格,往往容易得罪他人。這讓他的妻子憂心忡忡,認為丈夫直言不諱,固然可取,但他卻忽視了他人的感受,在闡述道理之外,也需抱有一顆謙遜之心啊。日子一久,丈夫必然會遭來他人的忌恨。

再說當時,晉國內部已矛盾重重,君臣之間相互猜忌,卿大夫之間也是互相勾心鬥角。

於是,賢能聰慧的伯宗妻子,每天一早,在伯宗上朝離家前,總告誡丈夫要言行低調、謙和些,她說:「盜憎主人,民愛其上。」意思是說:「盜賊憎恨主人,百姓愛戴明君」,一個人為人處事,一定有喜歡他的人,也必然有妒嫉他的人。

伯宗妻子說,「你總是喜歡有話直說,這樣一來,必有邪曲不正之人厭惡你的,到時災難就必然落到夫君你身上了。」

也許是仕途順遂,伯宗對妻子的建言,總當成耳邊風。

有一回,伯宗回到家,臉上帶著笑意,神情有些志得意滿。妻子便問他:「夫君你面有喜色,今天發生了什麼事啊?」伯宗得意地說:「今日我上朝講話,大夫們都公認,我像陽子一樣有能言善辯的智慧呢!」

妻子一聽,就說了一句:「實穀不華,至言不飾」,意思是,子粒飽滿的穀子不開花,深切中肯的言論不修飾。「陽子就是因為華而不實,言而無謀,才讓自己遭來災禍。大家說你像他,你有什麼值得高興的呢?」妻子質問著伯宗。

陽子就是晉國大夫陽處父。晉襄公在位時,陽處父勸說襄公換掉任職中軍師的賈季(狐射姑),賈季降職為中軍佐後,懷恨在心,公元前621年,派族人狐鞫居殺死陽處父。

宗伯這回聽了妻子的話,警惕了起來,他心想妻子這麼明白事理,於是對妻子說:「我請大夫們來家裡喝酒,你來聽聽我們交談的內容,如何?」

妻子說:「好吧!」

伯宗大設宴席,款待大夫們。圖為《十八學士圖之書》局部,宋人繪。(公有領域)

幾天後,伯宗大設宴席,款待大夫們。整個晚上,伯宗與大夫們喝酒,高談闊論,而伯宗妻子就在隔壁的房裡。賓主盡歡,送客之後,伯宗來到房裡,問妻子說,「賢妻,今晚我與大夫們的談話,你覺得如何呢?」

妻子面帶憂色地說:「大夫們確實比不上你的能言善辯。然而,長久以來,百姓已經不擁戴國君了,這樣下去,你必然遭到災難的波及。再加上,目前國家已出現許多不忠之人,而你又始終無法改變直言善辯的性格,危難恐怕很快就要到來了。」

伯宗思忖目前的形勢,確如妻子所言,他問妻子:「那該怎麼辦呢?」

「你何不結交賢能之人,然後將我們的兒子州犁託付給他呢?」妻子說。

伯宗沉默了一會兒,說:「好吧!就這麼辦。」

於是伯宗就與俠士畢羊相交,結為好友。

後來,景公去世後,晉厲公即位,伯宗眼見晉國深受卿族一家獨大之害,尤其號稱「三郤」的郤錡、郤犨與郤至,把持軍政實權。正直敢言的伯宗便屢屢向厲公進言:「郤氏族大勢盛,應該稍抑其權。」三郤得知後,恨伯宗入骨,聯名上奏,誣告伯宗誹謗朝政之罪。最後伯宗被害身亡。

伯宗被害後,他的兒子伯州犁處境堪危。所幸伯宗早已聽從妻子的建言,與畢羊結交為友。伯州犁才得以在畢羊的護送下,投奔楚國,從而保全了性命。

《書經‧大禹謨》有句話:「滿招損,謙受益,時乃天道」。意思是說,自滿會招致失敗,謙虛會得到益處,這是自然的規律,普遍的真理。而耿直敢言的伯宗,卻無法遵從。不過伯宗的妻子卻深知此理,後人稱讚伯宗妻子知「天道」,從而保全了兒子的性命。@*#

事據《烈女傳》、《東周列國志/第058回》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