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由紐約大學醫學院免除學費說起

人氣 620

【大紀元2018年08月23日訊】一週前,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董事會主席肯尼斯·朗格尼在新生入學儀式上宣布,該大學將免除醫學院「在讀生、今年和未來即將入學新生的學費」。

由於該校醫學院的院長說了一句「有抱負的內科醫生和外科醫生不應因為將承受壓得人喘不過氣的財務負擔而無法追求醫學事業」,大陸媒體就開始集中火力、在美國大學生的「財務負擔」上做文章。

陸媒撰文稱,「不少美國大學生剛進大學就成為了負債人」;「大多數的醫學生畢業後都背上了沉重的經濟負擔」;「根據美國醫學院學會統計,有75%的醫學畢業生在畢業時都有虧欠債務」;「公立大學醫學畢業生的平均債務為181179美元,而私立大學醫學畢業生的平均債務更是……達到206204美元」;「以紐約大學醫學院的學生為例,大約有62%的畢業生離開校門時都背負著一身的債務」;「2017年的畢業生平均債務數額為184000美元」。

債務看似驚人,但究竟會給美國的醫學畢業生帶來多大的負擔呢?連陸媒也不得不承認,「在美國,醫生、護士都屬於收入較高甚至是很高的群體」。有數據顯示,「美國兒科醫生的平均年收入為221900美元,內科醫師為260000美元」;「神經外科高達662755美元,整形外科醫生也能達到537568美元」。

將收入與債務進行對比之後,也就不難發現,只要畢業後能當上醫生,哪怕只是「收入相對較低的科室醫生」,上大學時的債務就不至於成為那些未來醫生們的太大負擔。即便有不少醫學畢業生會選擇到高收入科室就職,但這也只跟高收入的刺激有關,而與債務的脅迫無關。

此外,美國是一個極為講究投入、產出的國家。若非大學的精英教育能給人帶來長足的發展以及長遠的回報,又怎會有那麼多學生寧可負債也要蜂擁而至?美國的大學向來以學費高而聞名,但卻從未聽說其生源稀缺。尤其是大量出產精英的常春藤院校,更不會因為自己收的學費高而覺得理虧。

既如此,紐約大學又為何要提出減免醫學院學生的學費呢?按照陸媒所說,「紐約大學並非免除學費的第一家」,「美國很多高校醫學院都為醫學生的債務問題做出過努力」。不難看出,這裡的關鍵並不是「債務」,而是「醫學院的醫學生」。也就是說,美國高校在減免學費上所做過的努力,往往都集中體現在醫學院學生的身上。

比如,「今年4月份,哥倫比亞大學的內外科學院就曾宣布,對符合條件的學生,用獎學金頂替其原有的助學貸款」,因此「大約有20%的學生可以被免除所有學費」。凱斯西儲大學的勒納醫學院「從2008年起,該院的所有醫學生都會獲得全免學費的獎學金」。此外,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醫學院數年前也曾募捐到1億美元,為自己的部分醫學生免除了四年所有的費用」。

這裡頗值得一提的,就是被免除的巨額學費的來源。無論是「用獎學金」,還是通過「募捐」,或是像紐約大學這樣,「在董事、校友和朋友的資助下」籌措,都無疑在表明,美國的減免學費與歐洲一些福利國家完全不同。這筆錢不來源於財政,不是從國民繳納的「高稅收」中獲得。由此不難發現,美國這些大學想方設法也要減免醫學生的學費,必然有著重大的意義。

紐約大學醫學院院長在聲明中指出,「(減免學費的)這一決定,不僅對自己的醫學院,也會對整個醫學研究領域乃至整個高等教育界產生重大影響」。這裡提到的最關鍵的兩個詞就是「醫學研究」和「高等教育」。可見,在美國,高校的醫學研究領域若提出減免學費,就是要告誡求學者,一旦選擇從事醫學研究,無論未來能否當上醫生,都不應該被金錢所累,更不能抱著逐利之心。

醫療機構若以牟利為先,就很可能見死不救;醫學機構若不能為鑽研醫學的人排除經濟憂患,就很難在醫學領域培養出有所創新和突破的人。以科學為依托的醫學領域,同樣需要全身心投入鑽研、不斷在醫藥和醫術上尋求突破的研究者。

要知道,美國的醫學機構可不是為了發表兩篇論文、編造兩個為騙取經費的課題而存在的。這些機構的決策者們都深深懂得,要想真正做到救死扶傷,首先就得不斷突破現有的醫療、科技水平。在醫學上尋求發展,說到底,就是為了造福大眾,為那些因醫療水平有限而無法被救治的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中國那些以營利為先的醫生、醫院領導,以及想法設法也要圖謀利益的醫學機構、醫療部門負責人,若不明白這個道理,就只能繼續深陷在製造、銷售劣質藥品的漩渦中無法自拔。如果動輒再釀造幾起醫療事故,那麼最終等來的不是「醫鬧」、「殺醫」,又會是什麼呢?#

責任編輯:莆山

 

相關新聞
聯合國官員批大陸教育經費比烏干達還少
討論:中國看病難和看病貴的根源
中國看病貴現狀 「過度醫療」猛於虎
中國上學難  進「熱點學校」更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