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牡蠣生食正式進入量產

人氣 17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2月17日訊】為了提升台灣牡蠣的生食技術,嘉義縣長陳明文今天在嘉義大學水產生物系教授秦宗顯的陪同下,前往布袋鎮巡視牡蠣淨化過程,並品嚐全台第一批由產官學界合作淨化完成的台灣活生蠔。陳明文表示,嘉義縣牡蠣預計年底前逐漸量產,希望為台灣本土漁業開創另一個新紀元。

據中央社12月17日報導,陳明文表示,嘉義縣東石、布袋沿海一直沿伸到外傘頂洲,有一萬多公頃的淺水海域,是台灣本島唯一最天然、最沒有污染的海域生態,每年生產俗稱「蚵仔」的牡蠣有七千多公噸,產值超過新台幣十一億元,有六千多戶漁民依賴牡蠣為生,因此可說是「蚵仔的故鄉」。

為了因應台灣加入國際貿易組織(WTO)之後的衝擊,同時提升牡蠣的價值,增加蚵農的收入,在漁業署的專案核准下,嘉義縣政府結合嘉義大學技術研究,逐步將牡蠣淨化細節落實,可大幅降低生產及運輸成本,讓所有消費者直接在各大餐廳享受最鮮美的台灣牡蠣。

秦宗顯指出,世界各國魚產類都有生食及熟食兩種方式,但目前衛生署只有針對魚介類,也就是魚類、蝦類訂有生食標準,例如大腸桿菌數、生菌數落等,但尚未有關牡蠣的衛生生食標準。

布袋牡蠣淨化處理廠,是在無菌室中先用水注強力沖刷牡蠣表面的附著物,再經紫外線及臭氧淨化一到兩小時,換池後再淨化六到八小時,當中並隨時以泡沫方式除去水中蛋白質及雜質,以達到食品衛生最頂級的要求,不僅符合歐盟、日本生食HACCP標準,也是我國第一次為生食漁產開發的頂級標準淨化技術。嘉義縣農業局蔡秋虎表示,牡蠣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菸鹼酸等成份,國外以「海中牛奶」形容牡蠣的高營養價值。布袋淨化廠處理過的牡蠣,已經通過縣衛生局食品衛生檢驗測試,將於月底正式進入量產,每天可生產十萬顆的活牡蠣。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灣牡蠣致癌率  超美國標准500倍
牡蠣遭污染致癌 嘉義業者抗議
牡蠣被打入冷宮
馬英九魚市年貨大街 促銷牡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