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日報評論】財劃法爭議 何不以政策辯論替代政黨對決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2月17日訊】立法院將在結束黃曆新年連續假期的二月十九日,針對行政院所提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覆議案進行表決;相對於游內閣積極營造朝野溝通的轉圜空間,在野的國民黨、親民黨則向立法院黨團下達動員令,擺出不惜訴諸朝野對決的架式,年後的政局緊張情勢,一觸即發。原本屬於公共政策辯論的財劃法覆議案,在野政黨卻不排除以黨紀約束黨籍立委,壓縮公共政策的理性討論空間,頗讓浸淫於年節歡樂氣氛的國人感到遺憾。

新版的財劃法窒礙難行,其實不僅只是國家財政無法負荷的基本事實,包括國民黨、親民黨的立院黨團成員,也都能夠體認,所以在行政院祕書長李應元的拜訪說明下,在野黨團一度同意以延後一年施行或修法的方式,但在國民黨中央、台北市政府的強力介入下,財劃法爭議的解決之道被迫導向政黨對決,惟此絕非國人樂見的局面,朝野允應發揮政治智慧,共同促成財劃法問題回歸公共政策的論辯議題,避免經由動員表決的方式解決爭議。

誠如游錫堃、李應元所言,行政院是在萬不得已的情形下,「壓到最後一分鐘」才提出覆議案,先讓新版的財劃法爭議歸零,再以三個月的時間邀請各界代表,共同討論財劃法的修法事宜,否則一經總統公告施行新版的財劃法,國家財政的調度必然發生預算排擠的連鎖效應,因此覆議案只是修法的開始,而非游內閣主動挑起政黨對決的戰火,這是絕大多數的民眾都能體察的事實,在野政黨不能把覆議案激起政黨對決的責任,全都推給游內閣意圖「集權、集錢」。

事實上,國民黨、親民黨中央之所以要把財劃法覆議案逼向政黨對決的臨界點,頗有延續國、親兩黨合作拿下立法院正副院長之後「乘勝追擊」的況味,然而可想而知的是,民進黨方面不會坐視第二次的戰略失誤,惟此結果是讓國會的朝野政爭愈熾,益添國人的嫌惡,國、親兩黨中央允應適可而止,節制政黨對決的戰火蔓延,故在十九日的立法院討論財劃法覆議案時,朝野應該避免動員表決,而是針對國家整體財政的合理分配模式,透過媒體傳播的途徑,促使財劃法爭議成為公共政策的對話辯論議題,在野黨中央尤其不應訴諸黨紀,強迫黨籍立委充當政黨對決的砲彈。

──轉自《台灣日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相關新聞
總統府介入 民進黨團三長面臨難產
財劃法覆議案 馬英九質疑 :如果可修法 何必覆議
親民黨傾向否決財劃法覆議案  主張儘速推動修法
財劃法爭議 馬英九再度批評政院說詞反覆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