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L傳涉會計醜聞 人事變動又遭股東起訴

人氣 18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唐青綜合外電訊/華爾街日報7月19日報導﹐律師事務所Lovell & Stewart LLP代表美國在線時代華納(AOL Time Warner, AOL)的股東起訴美國在線(America Online Inc.)虛報网上廣告業務收入。圖為去年1月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合併後在紐約的門面。(法新社)

該訴訟是代表在1999年7月19日至2001年1月10日期間買入美國在線普通股、及在2001年1月11日至7月17日期間買入美國在線時代華納股票的股東而提起的。記者未能馬上聯系到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對該訴訟發表評論

Lovell & Stewart LLP在周四(18日)的新聞稿中稱,這起訴訟起訴美國在線將与中止廣告合同有關的一次性付款也計入收入。訴訟指指控,公司人為地夸大了2001年第一財政季度的网上廣告收入,將以下項目也計入公司网上廣告收入中:為解決一起法律糾紛,美國在線要求24dogs.com購買的价值1,640万美元的网上廣告,以及替网上拍賣公司eBay Inc. (EBAY)出售的网上廣告收入。

紐約證交所上市的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在周四常規交易中下跌66美分,收于12.65美元,跌幅5%。2001年7月18日,該股曾創下52周高點47.48美元。美國在線時代華納的股价自今年年初已經下跌了大約60%。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周四報導,2000年至2002年期間,美國在線曾通過一系列“非常規性交易”提升了网上廣告收入。

*高層人事變動

華爾街日報報導﹐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周四(18日)還宣布了管理層的重大變動,首席營運長皮特曼(Robert Pittman)周四辭去了他的職務,這是該公司高層變更的一部分。兩位時代華納的高層管理者被提升至了高級職位上。

在新的管理架构中,時代公司(Time Inc.)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洛根(Don Logan)擔任新的媒體和通訊集團的董事長。Home Box Office(HBO)的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比克斯(Jeffrey Bewkes)擔任新的娛樂和网絡集團的董事長。這兩位董事長將直接向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首席執行長里查德-帕森斯(Richard Parsons)報告。

4月份,皮特曼被任命為美國在線首席執行長,希望他能夠帶領美國在線走出困境。但當時,公司的管理人士就已表示,這只是一次臨時性任命,一旦美國在線的業務重回正軌,皮特曼就還會返回紐約就職。但數周前,皮特曼對人表示,他在對美國在線時代華納施加的壓力逐漸感到厭倦。

*涉誇大營業額

在金融市場因美國企業會計醜聞而風聲鶴唳之際,華盛頓郵報週四(18日)報導指出,根據檢驗美國在線內部機密文件及查訪前現任美國在線高層及其夥伴廠商後發現,美國在線在二○○○至二○○二年期間曾透過一系列非常規的交易手段來美化帳面,藉以收刺激營收成長之效,相關手段包括部門營收挪列、將客戶廣告營收計入公司帳上及廣告交換等等。

台灣工商時報19日報導﹐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週四發表聲明,否認此篇報導,表示報導與事實不符,而且結論誤導。該公司的聲明並且指出,該公司對會計事務內部審核嚴格。不過儘管如此,該公司股價週四早盤下跌逾六%。

華郵的獨家報導指出,早在二○○○年十月美國在線準備與時代華納完成美國史上最大宗企業併購案當時,美國在線業績即面臨是否受到廣告業不景氣衝擊的質疑。

當時,美國在線總裁皮特曼(Robert W. Pittman) 面對此一質疑,向華爾街分析師及媒體記者提供一個很圓滑的答覆,他說:「眼不見,所以我不信。」

但是,美國在線其他公司主管卻不若皮特曼那樣樂觀。雖然美國在線整體線上廣告營收仍持續快速成長,但公司內部的預測報告卻對網路產業提出審慎的評估:網路新公司倒閉情況加劇,但網路新公司占美國在線廣告業務相當大的金額。

*非常規交易

華郵指出,廣告市場逐漸惡化,但美國在線又處於與時代華納合併的關鍵時刻,所以美國在線希望設法維持其廣告及商務營收的高速成長。

根據華郵檢視美國在線數百頁內部機密文件,以及查訪公司主管與商業夥伴後發現,為達上述刺激營收的目標,美國在線在二○○○至二○○二年間採用了一系列的非常規交易。

這些方式包括:將另一部門的營收挪至另一部門,藉以提振線上業務;代替eBay賣廣告,將eBay的廣告營收計入公司的營收;以廣告交換方式向昇揚購買電腦設備;將投資拉斯維加斯 PurchasePro.com的股權列為廣告及商務營收。

此外,美國在線也發現可以從網路公司破產中蒙利的方法,像是將可能流失的長期廣告合約改為短期合約,藉以增加美國在線的季報營收。

已於今年三月離職的前美國在線廣告部門財務副總的歐康納(Robert O’Connor) 向華郵表示,他去年及今年不斷向公司高層表達質疑,他說:「我不知道他們現在是否還否認這些情況,但公司確實有些他們不願正視的大問題。」

*新聞背景

2001年1月11日﹐國際互聯網大型公司美國在線(AOL)與美國傳媒集團時代-華納(Time Warner)獲得了最後一個美國監管當局的批准後,正式宣佈合併﹐成為全球最大的媒體公司–美國在線時代華納(AOL Time Warner)。

2001年7月﹐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這個美國的媒體大亨和中國的网絡老大-中國最大的電腦制造商簽署了一個价值2億美元的合同,共同開辟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网絡服務市場。據悉﹐美國在線可能為中國提供網絡封鎖等方面的技術。

2001年10月,AOL成為第一個獲准在中國有線電視提供服務的外國媒體﹐而作為交換,中央電視台的英語頻道將進入美國几個大城市的有線電視網。

但今年5月2日出版發行的遠東經濟評論發表署名Ben Dolven的文章說,美國在線時代華納達成的曾經轟動一時的業務在中國至今沒有取的什么進展﹐政治敏感、管理方面的問題、基礎設施的不完善、以及競爭劇烈導致AOL-時代華納仍然在中國掙扎。(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在線廣告市場將繼續萎縮  AOL影響巨大
微軟MSN“偷襲”AOL 搶奪用戶初見成效
AOL問題繁多 皮特曼缺乏具體計划
巴爾默坦言微軟四大敵手 Oracle不在其中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