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保持心理健康講座

人氣 31
標籤: , ,

【大紀元2021年0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陸希休斯頓報導)8月14日(星期六)上午10時由亞裔健康教育協會、中華老人服務協會、光鹽社、休士頓華裔醫師協會、休士頓華裔護理協會、慈濟德州分會共同主辦的健康講座:「疫情期間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在ZOOM 線上舉行,邀請鄭沛寒(Pei-Han Cheng) 博士擔任主講人。

Dr. Pei-Han Cheng鄭沛寒博士 。(圖取自Pei-Han Cheng網頁)

講座由中華老人服務協會會長趙婉兒主持並介紹鄭沛寒博士是紐約州的執業心理學家和布魯克林學院的助理教授。她的專長包括情感關係、自我認同及發展、飲食失調症與亞裔民眾的心理健康,同時為公司跟機構提供多元文化、領導力和員工健康的培訓工作坊。她在哥倫比亞大學輔導心理學系獲得博士學位。

緊接交棒給主講人鄭沛寒開始進入主題,她表示因為疫情的關係造成兒童、青少年自殺率和暴力事件暴增,人們產生抑鬱、焦慮、恐懼失眠、緊張等不良情緒。針對疫情期間如何保持自己的心理健康?講座內容包括了:(一)亞裔美國人在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二)大腦與壓力反應(三)壓力對我們的影響:行為、情緒、認知、身體(四)維持心理健康的技巧。以及最後安排有互動問答交流時間。

在談到「亞裔美國人在疫情期間的心理健康狀況」時,鄭博士在現場為觀眾作即時問卷調查,測驗結果顯示,失眠、無法集中注意力、對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勁及感到孤單四項圈選的比例最高。

並以圖象介紹「壓力」對人們認知、身體、情緒和行為的影響。如在認知方面,造成思想遲緩/混亂、不能集中、記憶力減退;在身體方面,造成頭痛、肌肉緊繃或疼痛、出汗/發冷、腸胃不適、呼吸困難/胸悶等;接著產生焦慮、憤怒、煩躁、內疚、恐慌和責備,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進而出現酗酒/濫用藥物、孤立自己、易怒、暴飲暴食等「行為」問題。鄭博士建議:透過正念/冥想的方式來減壓。

當在危機或情緒高張的時候,很容易只看到事情的一小部分,所以需要停下來,退一步,仔細觀察跟評估現在的狀況很重要。另外強化「自我定位」,隨時帶著有安全感的小東西,多跟有安全感、舒服的朋友保持聯絡等。

最後,總結疫情期間保持自己心理健康的不二法門,她以吃好、睡好、多活動、守望相助、做開心的事—老祖宗的智慧作為講座結語。

責任編輯:王梓

相關新聞
享受夏日保持健康 送你9個小貼士
812國際青年日 千位青年「疾課行動」齊思辨
開學在即 家長憂心孩子能否返校上課
增加就業提振經濟 保守黨發布162頁復甦計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